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1&rec=549&run=13

1974年,牟平县开始检查地方病,边查边治。几年后,地方病已基本查清,确定钩端螺旋体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布氏菌病、地方性氟病、疟疾为牟平县的地方病。省确定的5种地方病中的大骨结病由外地转入2l例。境内未发生l例。 一、疟疾
1949—1985年,疟疾在县境有31个年度发病,共518l例。其中发病集中在1965~l974年的4773例,其它年份均呈散在性发生。其特点是传播快、流行面广、传播媒介(蚊子)不易消灭,控制流行的难度较大。
1965年,疟疾发病上升,由1964年的48例上升到117例。1966年和1971年,又出现两次高峰(均为800多例)。发病原因是对根治、预防的综合性措施不落实;对外来人口控制不严;夏季雨水较大,有利蚊虫孳生。疫发后,防疫单位对发病村(户)重点人群服预防药,消灭越冬蚊蝇,严格控制外来人口,抓好系统治疗。在流行季节,对现症病人做到了一场发现,两场治疗,临床症状控制在三场发作之前;治疗现场病人落实到人,送药到户,看服到肚,使发病率逐年下降。1975年以后,每年均呈散在性发生,多者十几例,少者一二例。
二、地方性甲状腺肿
1960年,牟平县普查各种疾病时,查出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简称地甲病)323例,病因主要是食物中缺碘。直至1976年,尚未引起防疫部门重视。1977年,按照省防疫站的要求,县境重点普查2处公社6个大队,实查1991人,患地甲病人数为25例,患病率为1.26%。l978年,对地甲病进行全面普查,普查总人口为42.76万名,受查率为8l%,共查出2度以上地甲病人343例。l980年,除再次普查地甲病外,还选择30眼水井做水质含碘检查,除1眼水井外,其它水井含碘量都超过了正常范围的最低限度(饮用水含碘不得低于2.5mg)。对几次查出的3293例地甲病人,采用口服碘化钾,其次是服用甲状腺肿制剂及中药治疗,治愈3044例。
三、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1964年,牟平县首次发现,至1985年,发病人数为l797例,经治疗无1例死亡。其中,1966年发病高达518例。钩体病的发病多在夏、秋急性传播,7月发病,8月、9月高峰,10月下降,11月病止。患者以青壮年见多,而且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区域,多在县内山区、丘陵地带,平原地带一例未见。其传染源主要是猪、狗、鼠。因山区养猪养狗较多,并且有散养的习惯。为预防钩体病,采取圈猪拴狗、捕灭老鼠、保护水源、畜便消毒和讲好卫生等措施,减少污染机会。1974年后,钩体病呈散在性发生,多者88例,少者3例。1979~1985年,唯有1983年发生3例。
四、布氏菌病
1964—1979年,县境布氏菌病共发病43例。其中60年代两个年份发病8例,70年代后期4个年份发病35例。传染源主要由带病的绵羊、山羊、牛和猪经皮肤粘膜及消化道传播而来。临床特征是发热、多汗、关节痛,神经痛及肝脾肿大、病程较长、易复发。1977年,从王格庄、刘家夼公社中各选3个养羊较多的大队进行调查。首先对3周岁以上的l504人做布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其中有13人皮变阳性,又经抽血做莱特氏反应,均为阳性。在防治方面,除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外,还给饲养员、养羊人接种了布氏菌苗214人份。
五、地方性氟病
1977—1978年,牟平县普查地方病时,查出地方性氟病5766例。病因是地质环境中含有较高的氟,通过饮水和饮食进入人体,因而引起一种全身慢性中毒疾病。1978年,对10处公社71个大队部分饮水井的氯化物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氯化物低的为0.1mg/l高的为1.6mg/l,平均为0.37mg/1。氟斑牙患者就是常饮含氟高的水所致。当时卫生部门曾采取防止地方性氟病的措施:凡是含氟化物高的水井一律停用,重新打低氟水井,新打的饮水井含氟化物必须在0.8mg/l,以内,方准饮用。l979年,全县仍有12个大队1898人患氟斑牙病。1982年,省地方病办公室派人到牟平县龙泉公社龙泉汤大队搞氟骨病调查,确诊6名轻度氟骨病人。
牟平县防止氟病的主要办法是改水。居住在高氟地区的农户,不准在院内打手压机井,大队统一上自来水。从l983年起,采取国家资助、大队集资的办法,使北王家瞳、头甲、杨家泉、河北崖、龙泉汤等10个高氟村2570户1.14万人,吃上了低氟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