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业余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1&rec=515&run=13

一、农民教育
1、冬学:
民国30年(1941),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抗日根据地内开展农民业余教育。次年,县、区冬学促进委员会成立,训练冬学教师336人。民国32年,冬学发展到220处,学员1.12万人。冬学办有妇女识字班和夜校。妇女识字班初学常用字,结合学习抗日时事,后学妇女识字课本。夜校吸收青壮年入学。民国35年(1946),全县各村均成立冬学委员会,自行培养民师和“小先生”,采取集中授课、登门包教和村口设认字哨卡等方法,教农民识字。1952年11月,县扫除文盲委员会成立,推广“速成识字法”。12月,办速成识字班150个,学员6000多人。1953年,冬学停办。
2、民校:
民校首见于民国19年(1930),蛤堆后村私立育德女校校长曲发树创办一个妇女识字班,学员50名左右,多为青年妇女。曲校长特从上海购进最新通用的《妇女识字课本》,赠给学员。教师由育德女校六年级优等生担任。利用午休、星期日、节假日授课。先学国音字母,后学课本。一年后,学员全部摘掉文盲帽子,并颁发学员文化结业证书。
1963年,全县建常年民校27处,学员821人:妇女常年识字班63个,学员1182人;青年学习室240个,学员4574人;分散组79个,学员1576人。学员日学2小时,学习文化和生产、卫生知识。促使学员会读、会写、会用常见字600个。巩固冬学扫除文盲成果。1958年秋,掀起第二次扫除文盲运动,组织师生划片包干,教师包村,学生包人,送字上门。
3、业余学校:
1962年,改青年学习室为业余小学、初中、高中。业余小学设语文、算术;业余初、高中一般设政治、语文、数学、农业常识等。1966年停办。1975年恢复,掀起第三次扫除文盲高潮。8月,经地区“验收”,宣布牟平县为“无文盲县”。但全县尚有文盲1681人,其中少年136人,青年384人,壮年1161人。此后,业余学校以学农、林、果理论和技术为主,结合办养殖、缝纫、财会等短训班,至1983年12月,全县有业余学校518处,527个班,学员6.24万人,农业技术讲座710次,培训各类技术员1.96万人。
4、家庭学校:
家庭缝纫学校全县共数十家。1984年,龙泉乡河北崖村赵先拥夫妻办缝纫学校1处,共办33期,招收文登、威海、乳山和县内学生1536名,出师后盛于蓝者15名。
家庭君子兰函授学校全县独家。龙泉乡西口子村刘文序,1983年培育“胶东烟霞”君子兰成功,2年开花,比名家养的提前半年。见报后,全国求教者1700名。在此基础上办起了函授学校,学生700名,学费(含邮费)60元。1984年夏天,他还自费去青岛、胶南、济南、泰安、枣庄等地,为函授学员登门面授,并指导他们成为君子兰专业户。
家庭豆腐培训函授学校全县4家。1983年国庆节,马家都村曲立文,办起了家庭豆腐培训函授学校,传授五巧豆腐技术,每期30天。学员来自17个省市计480名,其中部队58名。学费、生活费50元。免费函授者1.2万名。河南南乐县青年艺人,无路费,一路卖唱,来到马家都,拜师求教。
二、职工教育
1、工人学习:
抗战时期,在境内日伪占区,伪县政府组织商团,除进行军训外,还强迫学日语,进行奴化教育。在境内抗日根据地内,人民政府组织职工学文化、学政治。
1952年8月,县总工会创办职工业余文化学校。教师3人。设初小、高小各1个班。设语文、数学2科。早、晚各授课1小时。次年改为晚上上课。1955年,教师增至8人,设8个班,其中初中班2个。1957年春,与机关学校合并为牟平县机关干部职工业余文化补习学校(简称业余学校),教师15人。设13个班,其中2个扫除文盲班,6个小学班,5个初中班,学员1000多人。扫除文盲班只学语文;小学班学语文、数学;初中班学语文、数学、社会发展史。次年3月,增设时事政治。每天早晚各授课1小时。9月20日停办。1964年3月复学。设城关、车轮厂、丝绸社、酒厂4个授课点。学制,小学低年级3年,中、高年级2年,初中3年半,高中4年。小学班设语文、数学,初、高中单科独进。1965年,增设姜格庄、龙泉、牙山铜矿、昆嵛山林场、玉林店、观水铁木业社等授课点。次年春,又建解甲庄、高陵2处业余学校。

“文革”初期停办。
1982年,县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对1968—1980年间,初、高中毕业生进行文化补课。补习学科有语文、数学、理化、史地。补课方式有脱产、半脱产、业余等形式。有教师20名,其中专职18名,聘用2名。全县参加补课的职工8490名。至1985年底,先后有7466名补课合格,领取毕业证。1984年以来,牟平成人高等教育开始,采用电大、函授、自学考试等不同形式,由县招生办公室管理。
2、干部培训:
干训班民国34年(1945)8月,胶东行署于县城正阳里、城隍庙分别办行署干训班和青年干训班。学员来源于在职干部和日伪中学生。主要学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学习3个月,结业后全部分配工作。学员结业数额未考。
牟平县直属机关业余文化学校
1951年春,县政府创办。文教科长兼任校长,教师2人。学员来自县直机关干部。设初小、高小各2个班。开设语文、数学2科,采用全日制课本。每天早、晚各授课1小时。1956年4月,教师增至3人。增设1个初中班,学员30余人。使用《业余文化专用课本》。次年春,与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合并,成立机关干部职工业余文化补习学校。
“文革”初期停办。1980年建牟平县直属机关业余文化学校,机关党委隶。教师、职员各2人。设1个高中班,学员54人,学制2年。设语文、数学2科。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晚上和星期二、四的下午授课,计16节。1981年,有18人领取语文、数学2科结业证书。次年3月停办。
牟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1953年3月,教师“星期学校”成立。教育局隶。设初中数学、语文、生物等课程。主要培训高小毕业的小学教师。1955年3月,改名牟平初级函授师范学校。1958年,改名牟平师范函授部,属牟平师范。设中师语文、数学函授班。1962年秋,牟师停办,函授部改属教育局。次年,改名牟平县函授师范学校。
“文革”初期函授中断,1972年8月恢复。1981年7月,改为现称。1983年,教职工33人,其中教师25人,正副校长3人。主要是疏通教材和集中培训教师。
牟平县“五·七”干校
1968年10月成立。校址在华侨农场,后迁至牟平一中,改名为红校。1974年8月,迁至养马场前新校址,恢复原称。县委副书记兼校长,设专职副校长1人;学校党委会5人组成,设正副书记各1人。全校有干部职工22人,其中教师4人。校办布轮厂1处。招收学员5期,每期50人。学习时间半年,每周学习4天,劳动2天。学习内容主要是《政治经济学》,1977年12月停办。
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牟平分校
1979年9月,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牟平县工作站成立,有工作人员2名。设数学、物理、化学、英语4个单科。学制1年。招收学员(教师和企事业干部、职工)279名,在职自学。1982年8月,招收全科学员72名,后辍学66名。1983年8月,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牟平分校成立。设经济类3个专业。学制3年。离职学习。1985年,全校共有教职工40人,教育局副局长兼任校长,设副校长2人。在校学生312人。毕业8人。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山东省牟平分校1981年创办。招生4期,第一期毕业276人。第二期毕业493人。
2期补考毕业86人。第三期招生370人,第四期招生471人。设农学、畜牧、农经、林业4个专业。初办时,只为农村培养农业技术人材。毕业生不承认学历。1984年开始承认学历。学员由农村知识青年扩展到干部、教师、工人。
离职进修
1979年以后,每年都由人事部门安排一批干部进县委党校复习,参加高考。录取者,分别进大中专院校读书。结业后,返回原单位工作,优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