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统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1&rec=477&run=13

一、统计调查
建国后,统计工作主要是搞统计报表数字。1978年开始,统计人员深入基层,先后就县内农村产业结构、生猪发展、农村水利建设、市场物价、职工住房、县城蔬菜供需情况等,进行了大量调查,写出若干专题调查报告,为领导和部门提供了大量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
1983年,县统计局开展抽样调查工作,实行农产量代表户制度和农经代表户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7%的农产代表户和60个县级农经代表户,推算全县粮油产量和经济收入。1985年,建立乡镇级农经代表户520个。4月,农村经济调查队深入到户检查指导农经代表户记帐工作,总结经验,全县推广,并对分管的乡镇统计人员和农经辅导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了全县农经调查数字的准确可靠。
二、统计资料整理
1983年统计改革,统计工作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使统计工作能全面地为上级、地方、基层、群众服务。统计内容增加了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利用外资、能源消耗、经济效益、旅游、市场物价、村办工业及其产品销售、村办商业、乡镇建筑、交通运输企业等统计。自1985年开始利用电予计算机搞年报.月报,开展《活页资料》服务活动。印发了“农村集体商业购、销,存日报”。每月汇编成册。收集整理编印了《牟平县1949~1980年国民经济历史统计资料》、《庆祝建国35周年国民经济主要统计资料》、《牟平县“六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统计资料》,并与全国27个县市建立了信息联络网点,广泛收集资料,加强横向经济研究,为指导全县经济建设提供了数字依据。
三、统计数字质量检查
1982年年报,统计部门改变了县长想将夏花生2亩顶1亩上报花生单产的意见,实事求是地上报了花生的产量。1984年农业部门统计的农民人均收入为616元。社会上一直反映偏高。统计局根据社会商品零售额、农民储蓄存款、自给性消费、文化生活服务性支出等有关资料,进行了认真的验证,确认水分在5%左右。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关于正确提报农民人均收入”的建议,受到了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1985年,在夏粮实产统计中,玉林店乡以代表户推算的小麦产量比上年减少20万公斤,乡领导要更改数字,统计局坚持没有可靠依据不能更改,保证了全县小麦产量的及时准确上报。
四、基层统计管理
自1980年以来,每年年报,各专业都采取长会短训的办法布置年报任务,并先后举办了工业、农产、农经、商业等培训班15次。1981年9月,以统计局为主,会同工业局、二轻局、乡镇企业局举办了全县范围内包括乡镇工业在内的工业企业统计人员学习班,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工业总产值、净产值、产品、产量、财务指标、经济技术指标,职工人数、工资等基本统计知识。1985年对乡镇招聘的青年农民统计员,进行了全面的业务培训。统计局每个专业还进行一年两次数字质量检查(上半年由主管局组织,下半年由统计局组织),增强了企业统计人员的责任心,使基层单位的统计原始记录、台帐手续制度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