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日用工艺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1&rec=303&run=13

一、绣花、花边
光绪二十一年(1895),绣花技术得英国人马茂兰夫人传习,渐散于各乡村。民国元年(1912),普及全县,从业者万余人。有花庄270多处。品种有5:满工扣锁,姜格庄、龙泉一带业此者为多;棉麻布绣花,抽纱工艺简易,莱山、牟平镇、王格庄一带业此者较多;棒槌花边,观水、埠西头、王格庄,莱山一带业此者较多,初为长花边,后为绣花拼镶,花边台布,盘垫等日用装饰品;扣眼,又称“扎目”,莒格庄一带业此者较多;勾针,民间会此技艺者多,勾织荷包、钱包、帽子、鞋帮饰花,自用或馈赠。花庄下乡分送原料,按期收成货。抗日战争时期,绣花业中落,花庄倒闭。
1951年,县政府在埠西头建绣花社。1955年增建东关、同心工艺社,职工600余人,农村绣花者8000多人。1958~1962年,停滞不前。1963年又开始发展。1965年合上述4处绣花社为县绣花厂,并在姜格庄、莱山、埠西头公社设点,后普及各公社。1967年,生产“四新”图案产品,不受外商欢迎。1971年纠正。次年县绣花厂添置烫平、脱水等机械设备。1973年优质新产品大批进入国际市场,成交额连年增长。当时从事绣花者达4万余人,1981年增至6.5万余人。抽纱等产品畅销英、美、德、日、意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刺绣
牟平刺绣始于70年代初,在玉林店公社小囤圈设点,后来转入孙格庄,再转入公社。1980年12月,县服装厂开始生产绣花衣。1982年,县刺绣厂设计人员摹仿棉布,麻布的特点设计机绣品,年产工艺美术品9200打,绣花衣3.67万套。机绣台布、餐套3.8万打,枕套412对,床套280片。产品销往香港、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三、草制品
牟平的草制品为古老的手工制品,民间用玉米叶、麦杆编辫制作铺团、扇子自用。1968年,县绣花厂设草制品车间。1975年11月,牟平县工艺品厂成立,中曾与绣花厂并、分。公社设加工点。1982年10月又重新建县工艺品厂。该厂负责设计方块形、三角形、s形出口产品图案,从业者自备原料加工草制品。公社加工点收成品,县工艺品厂验收、包装、出口。1985年,增加圆形、六角形品种及门帘,开拓蒲子同玉米叶间错编制品。当年生产草制门帘2.5万架,地毯13万平方米。产品销往英、美、日、意、联邦德国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