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饲育放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1&rec=220&run=13

一、柞蚕放养
建国前,境内柞蚕品种主要是河南种、本山种、克岭种、艾山种。建国初,县境仍放养老品种。l950年,引进关东种并改良更新。1959年前后,80%是属于关东种的黄安东。l963年,于高陵、刘家夼、水道3处公社建立育种基地,自育柞蚕种。次年,全县有35个联村制种点。l935年,又增加姜格庄公社河里曲大队育种场。全县放养品种主要有黄安东、胶兰、杏黄、鲁青、克岭。l972年,茧种自给有余,质量也较好,并返销东北。80年代主要有青黄、胶兰、杏黄等蚕种。胶兰一直为蚕户所欢迎。
据《栖霞县志》和《野蚕录》记载:清朝初年,栖霞、牟平一带,柞蚕寥寥无几。清康熙年间,宁海州学正王汝严始教民植柞养蚕。起初,不论个人放养,还是野生,或丰或歉,甚至有的年份几乎灭种。雍正年间,知州李湖提倡植柞,劝导养蚕,并从诸城、青州(益都)请人来牟传授养蚕技术,同时立规护柞。自此,柞蚕业兴盛起来。民国26年(l937),全县放养面积15万亩,产茧9000担。“七七”事变后,面积减少到7万亩,产茧2400担。境内为单户分散养蚕,每个蚕工需严防一定蚕岚面积的虫害,只能除虫,不能灭病。靠捕杀来灭蚁、蜂、蛙、蛇、鸟等害。民国38年(1949),全县柞蚕茧产量达200O担。
建国后,县政府提倡放养柞蚕,放养面积迅速扩大。1951年,仍为个体养蚕,始用暖卵补温,出蚕浴种,春蚕早放,防病,除害;秋蚕围蚁育苗,年产茧9800担。合作化后,改为集体养蚕,成立养蚕队(组),专人负责,对桲椤狗子,大头虫、义和虫、象鼻虫、甲板虫、刺毛、金龟子、柞天牛、蚜虫、包虫、线虫、蜘蛛、蝈蝈儿、螳螂、蜂子、蚂蚁及鸟兽等,均采取严密地防治措施,并喷洒药物,使放蚕区基本无虫害。l958年,产茧量达l.l万担。60年代,春蚕早放,选良种(选蚕、选蛾、选优质),防风、防雨、防霜、防害,勤检查、勤均蚕(密度适当多保苗,及时剪移,调节饲料);秋蚕放丝,墩蛾破卵,围蚁破青,拣子蚕,稚蚕保苗,壮蚕壮膘。产茧量最低年份(1961)400担,最高年份(1964)1.21万担。70年代;春蚕,土坑养蚕苗圃,蚁场收蚁,喷水抗旱;秋蚕,适当多用种,扩大放养量,纸面产卵,三手破卵,梢嫩密破,突击起场。1978年,产茧量高达l.7万担,1983年,改柞蚕集体放养为个体放养。l985年,产茧量下降到2444担。
二、桑蚕饲育
民国18年(1929)前,全是土种,多为烟台、益都等地所赠送,大半为诸、桂、鲁、黄。次年,从江西引进四眼良种:诸华×桂五,华东×桂六,诸华×桂六、50年代,又引进兰溪五号5华大,兰溪59×镇12,南农6号、7号,日9号;60年代,再度引进华九、华十、谭文、谭汉、华九×谭汉;70年代,第四次引进苏16、17、正反等新品种。
明、清时,宁海州蚕农虽知饲养,但墨守成规,不事改良。民国20年(193l).版《山东农林报告》载:牟平饲养者为5000户,多用自然温度折衷法饲养,年产茧488担。后因柞蚕放养大兴,桑蚕减少。民国38年(1949),全县桑蚕产茧量仅有2担。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提倡科学饲养,饲养技术不断提高。50年代,重点是制种、催青收蚁、消毒防病,精心饲养,上簇结茧、采茧、烘茧等养蚕法,l959年,产茧量达到200担。60年代,重点是彻底防病,选叶、勤喂、勤扩座,勤除沙,保持蚕室、工具、桑叶和环境洁净。年产茧量前期回落,后期回升。l969年回升到l959年的水平上。70年代以后,重点是小蚕共育。从前常发生而尤为严重的脓病、痢病、软化病、猝倒病、疣结病、萎缩病、微粒病等基本消灭。蚕茧生产得到发展。1977年,产量高达1357担。以后逐年下降。1985年,下降到549担。
三、蓖麻蚕饲育
1965年,牟平县开始饲养蓖麻蚕,多为农村青年和学校师生义务植蓖麻,生产大队集体养蚕,当年产茧57担,l971年25担。次年停止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