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民地方武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5&A=1&rec=177&run=13

一、地方部队
1.建立武装:
特务队民国28年(1939)6月,姜岐山、宋文负责组建,也称特务班,10人,姜任队长。次年6月,编为第九营。9月编入主力十四团。
四大队民国29年(1940)2、3月,县委各部门弄到一批枪支,组建起一支50余人的队伍,按东海特委序列编为四大队,县委书记林明任大队长。接着与海阳五大队和东海主力部队部分骨干合编为九大队,属东海特委领导。东海独立营连长孙保山任大队长,林明任教导员。牟平、海阳各1个连,共200余人。牟平连指导员是孙国光。主要在牟平地区作战。
保卫队民国29年(1940)5月,在嵠山后成立。姜岐山任队长。
牟平县大队民国29年(1940)10月成立。大队长由政府工作部长王元(郑铭石)兼任,副大队长丛戎,指导员张珊,队员几十人。次年1月发展到170人。民国31年(1942)冬,日军“大扫荡”后,县大队只有1个连队。民国32年春,与牟水、磨山的工、农、青游击队合编为独立营。后又将县警卫队,县保卫队编入,共3个连,361人。营长郑省农、田夫。各连都建立了党支部。民国34年(1945)8月,独立营发展到4个连,以及侦察、交通、通讯3个班。指战员500人左右。
区中队民国30年(1941)3~8月,一至九区区中队相继建立。民国32年,9个区中队共有指战员264人,其中党员35人。步枪132支,短枪14支。步枪子弹1470发,手榴弹549枚。除一、四、五、八区区中队无党员外,其余各区中队都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民国33年(1944)春,建十、十一、十二区区中队。次年,牟平县区中队共有队员700人。民国37年(1948),全县12个区中队改编为10个海防队。次年6月升级为主力部队。
牟平县人民武装指挥部民国35年(1946)12月,由独立营、武委会、武装部合编,下设3个连,1个炮排。指挥牛洪禄,政委于清波。民国38年(1949)秋,以指挥部为基础成立边防营,下设4个连队。次年3、4月份,升级为主力部队。
2.战事活动:
民国30年(1941)3月,保卫队配合公安局在牟平县委领导下,破获了“反动暗杀团”;9月,破获了反动组织“抗日救护团”,打击了奸特的阴谋活动,巩固和发展了县境的抗日根据地。民国33年(1944)至次年上半年,牟平县地方武装共作战119次,毙伤日伪军258名,俘敌17名,缴获大枪39支,短枪8支,冲锋枪1支,机枪3挺,手榴弹518个,子弹1783发,破路109.5公里。
二、民兵
1.民兵组织:
民国30年(1941),境内正式出现游击小组、青抗先和自卫团等群众武装组织。次年,全县发展到3800余人,配合主力部队破坏敌人交通、电信(破坏公路,割电线),广泛开展地雷战、麻雀战,趁机袭扰敌人。民国33年(1944),游击小组和青抗先改名为民兵。次年11月,民兵发展到8909名。解放战争时期,农村普遍建立了村团部。民国35年(1946),全县民兵发展到1.15万名,并有1233名民兵自愿参加主力部队。次年,全县民兵发展到2.01万名。6月,部分山区民兵参加子弟兵团。区子弟兵团按照军队连的建制组建,辖4个排12个班,外加1个炊事班。武器有步枪、地雷、手榴弹。
1952年,全县普遍实行民兵制,并建立了民兵基干团。1957年,以复员军人为骨干,结合适龄青年组成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次年,全党抓武装,开展全民皆兵活动,全县建立20个民兵师。每年进行一次组织整顿。1964年,民兵整编,全县组建1个民兵师,以公社为单位建18个民兵团,140个农村民兵营;县直机关建1个民兵团,5个民兵营。民兵师、团、营长分别由县长、社长,厂长兼任;师、团政委和营教导员分别由县委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兼任,还设武装基干民兵连、独立排、独立班。1970年3月,牟平县武装民兵独立团成立,公社建营,生产大队编连,生产队编排和班。全县15个营,816个连,共有普通民兵6.11万人,基干民兵9.89万人,排以上干部1.44万人。
1980年,民兵组织进行改革,取消县民兵师、公社民兵团的建制。农村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编成民兵连,生产队编成排和班。公社编成武装民兵营,县直编成武装民兵团。社、县武装部分别为武装民兵营、团的领导机关,不另设机构。县委书记兼任民兵团第一政委。男民兵年龄由过去的16~45周岁改为18~35周岁;女民兵年龄由16~35周岁改为18~25周岁。
是年,全县民兵9.09万人,比1970年压缩了6.91万人。
1985年,全县1个武装民兵团,18个营,741个连,共有普通民兵4.34万人,基干民兵1.58万人。
2.军事训练:
民国31年(1942)10月,县武委会抽调各区区中队副队长到东海军分区受训。次年1月,武委会组织民兵干部学习地雷战、爆炸战、麻雀战战术。两期训练班共培训民兵干部百余人。4月,训练1250人。解放战争时期,牟平县南部山区民兵开展小型分散的练武活动;北部沿海一带民兵进行隐蔽地间隙练武活动。1950~1966年,以公社为单位,采取既有分散又有集中,小型多样、就地等方法进行训练。每年训练30~40小时,民兵干部为65~75小时。训练射击、投弹、防空降,学习队列和兵器常识。各专业兵种主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训练成绩是:
步(骑)枪:第一练习,参加人数,民兵排以上干部2156人,基干民兵6299人。完成练习均为88.5%,成绩评定均良好。第二练习,干部380人,基干民兵761人,完成练习均为86%,成绩评定均良好。轻机枪:第一练习,干部97人,基干民兵196人,完成练习分别为90.7%、89.8%,成绩分别为优秀、良好。第二练习,干部2人,基干民兵4人,完成练习分别为100%、89.8%,成绩分别为优秀、良好。重机枪:第一练习,干部18人,基干民兵40人,完成练习分别为100%,97.5%,成绩均为优秀。冲锋枪:第二练习,基干民兵12人,完成练习83%,成绩良好。48名基干民兵参加各种大炮实弹射击,完成练习100%,成绩优秀。
1969年3月,“珍宝岛事件”后,县武装部坚持以劳为主,劳武结合,利用冬闲季节,就地分散组织训练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每年训练75~160小时。民兵连长由县武装部分期分批进行培训。训练“三打”(打飞机、打伞兵、打坦克)、“三防”(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野营拉连和传统战法。1973年,县人武部、公社人武部和大队民兵连分别组织排以上干部、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进行射击、投弹、刺杀、爆破、打坦克。利用地形地物等基本项目的训练。时间为35~65小时。1977~1980年,民兵军事训练为四年纲要训练。公社武装部对基干民兵和武装基干民兵主要进行射击、投弹、战术、爆破、打坦克等基础科目训练,每年训练15天,各类专业技术分队进行专业技术科目训练,时间为20天。县人武部对民兵连(营)长重点进行基础科目训练和排以下干部的战术训练,每年轮训1个月,1981年,改为两个周期训练。1983年,全县(大窑、象岛、县直除外)两个周期共训8020人。比赛项目有射击、投弹、爆破、战术、队列、军事理论、组织指挥等。平均90分以上的有武宁、龙泉、王格庄、埠西头、姜格庄、莒格庄、刘家夼、解甲庄、玉林店、院格庄、观水、水道等公社,城关、莱山、高陵公社平均在89分以下。1985年,开始转为对预备役部队进行训练。
3.军事比赛:
1962年6月19日,执行毛泽东同志民兵工作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指示。从此,军事比赛活动有所增多。1964年8月,举行全县民兵军事观摩选拔赛。参加选拔赛的共有156人。比赛反偷渡、进攻、防御、各种轻武器精度射击(水上、运动对空目标射击)等。比赛结果:单项目一等奖3名,二等奖14名,三等奖31名。象岛公社张家庄、武宁公社北官庄东、姜格庄公社北山、城关公社北系山民兵班荣获对水上目标射击二等奖。同时,选出单项选手。城关公社北系山战术班、象岛公社孙家疃炮班参加烟台地区民兵比武大会。
4.支前:
抗日战争时期。牟平县以民兵为骨干支援前线,出动大车28辆,小车1615辆,担架1113副,挑担支前人员1.23万名,牲口1.88万头,为主力部队运输粮食、武器、转送伤口贝。
解放战争时期,县武委会成立了战勤科,下设冶头村和上潘家庄民工站,组织支前。民国35年(1946)6月,县境支前,骡子4895头,驴5798头,大车243辆,手推车1858辆。次年,全县组织12批支前队,赴鲁南、胶东各6批。共计担架683副,大车473辆,小推车1557辆,自行车690辆,骡子472头,共计7842人,其中挑担者493人。民国37年(1948)2~11月,全县共组织7批支前队。其中担架队4批,担架1388副,5276人;挑担2批,1720人;船队1批,船30只,艄公163人,向渤海运粮。次年5月出小拖车23辆向桃村运军火。
5.战事活动: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牟平县民兵开展游击战争,配合部队作战4557次,毙伤俘敌2853名,缴获战马11匹,步枪424支,子弹2.54万发,手榴弹1.14万枚。
民国30年(1941)9~10月,伪县长周华东为蚕食抗日根据地,急于设冶头、下雨村、张家圈、仙姑等据点,强迫各村筹备木料,砖石等建筑材料。各区游击小组、民兵深入发动群众,拒工拒料,破坏道路,炸毁桥梁,阻碍日伪运输。次年,水道和玉林店据点的伪军强迫据点周围村庄的百姓组织“自卫团”,推行日伪“强化治安”,强令站岗放哨,充当外围警戒。民兵与“自卫团”取得联系,将计就计,频频报警,弄得伪军彻夜打枪,不敢睡觉。日久,伪军由惊慌变麻痹。民兵乘机深入日伪腹地,掘公路,毁桥梁,割电线,埋地雷,写标语,弄得伪军束手无策,不敢出堡。民国32年(1943)5月,二区唐家夼民兵刘元宪巧布地雷阵,爆炸战中大显神威。次年8月24日,牟平县部分民兵紧密配合东海主力部队和牟平独立营拔除水道据点,在牟水公路上埋设地雷,伏击增援的日伪军,致使日伪军从午夜至次日6点仅行进15公里,有力地配合了水道攻坚战。
民国36(1947)10月4日,国民党五十四师进入牟平城。龙泉区子弟兵团分兵两路在枣园口和孟良口侦察报告敌情。爆炸组埋地雷,保卫组掩护群众转移。当五十四师接近山口时,子弟兵团猛烈射击,五十四师不敢快速行进。当其先头部队陷入地雷区时,从枣园口至东店子村12个地雷区70多个地雷爆炸起来,五十四师伤亡惨重,被追由东犯改为两路向西撤退。当时胶东《大众报》刊登了子弟兵团这一胜利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