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的历史瑰宝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4&rec=390&run=13

【地雷战】 民国29年(1940年)2月7日(己卯年十二月三十日),日军由青岛侵入行村。10日(庚辰年正月初三日)进占海阳县城,先后在城里、鲁古埠、行村、大山所安设据点,蹂躏百姓。其间,盘据海阳、栖霞、烟台等地的日伪军,也频入海阳县境进行“扫荡”;赵保原、秦毓堂等投降派,勾结日军,残害人民。
中共海阳县委先后建立健全起抗日群众团体,发展群众武装组织,配合部队,开展游击战,同日伪军和国民党投降派进行坚决斗争。
1943年春,县武委会在小纪区南埠村,召开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县武委会主任栾进阶介绍了平度大泽山区民兵摆地雷阵杀伤敌人的经验,参谋杨兆龙传授了埋雷方法,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接着各区武委会召开各村武装组织负责人会议,讲述了开展地雷战的意义和方法,把地雷发给重点村庄试验。
是年5月,小纪区瑞宇村民兵副队长于凤鸣,在瑞宇、东村庄之间公路上埋下两颗地雷,炸死炸伤从行村出来抢小麦的日伪军5名。首次爆炸成功,显示了地雷的威力。同年秋,行村区赵疃民兵队长赵同伦,率赵守福、赵乾江,在村西南山枣埠顶附近埋设两颗绊雷,炸死炸伤伪军5名;文山后民兵指导员李树梓和分队长于化虎,带领爆炸组在野虎岭埋设地雷两颗,炸死炸伤敌人7名;大山区叶家村民兵基干队队长叶洪福,在谢家村头埋雷1颗,毙伤日伪军5名;于凤鸣两次带领民兵,用地雷毙伤日军3名、伪军8名、副官和翻译各1名,炸死战马1匹。初期爆炸战连战连捷,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斗志,地雷战由点到面,普遍展开。起初,地雷战仅在靠近敌人据点的小纪、行村、大山区开展,后来渐及全县,榆山、龙山、磊石、昌水、高家、徐家店等区一些村庄的民兵,也把地雷战成功地运用到反“扫荡”斗争中去。
地雷战广泛展开,铁雷供应不足。文山后、赵疃、“五虎村”、栾家、夏泽等村民兵创造了石雷。文山后民兵在一次反“扫荡”中,布设石雷70余颗,毙伤日伪军17名。县、区武委会总结推广其经验后,全县民兵普遍学习造石雷。铁雷、石雷并用,威力大增。日伪军走到哪里,地雷就响在那里,每次“扫荡”均遭杀伤,窜回据点,轻易不敢出动。1944年9月,在主力部队和民兵打击下,驻行村的日伪军仓惶逃往青岛。1945年5月,日伪军两千余人,占据盆子山区。海阳民兵对敌展开规模空前的地雷爆炸战,取得重大胜利。
解放战争中,海阳民兵继续运用地雷战,迎击进犯解放区的国民党军队,予敌以重大杀伤。
1943年5月至1947年12月,海阳民兵广泛开展地雷战,毙伤日、伪、顽军千余名,多次受到上级嘉奖。
地雷种类 随着地雷战的开展,海阳县民兵先后创造出地雷30余种,主要有拉雷、踏雷、绊雷、夹子雷、胶皮雷、连环雷、子母雷、梅花雷、头发丝雷、马蹄雷、飞行雷、水雷、三角雷、蝎子雷、鱼钩雷、天雷、洞雷、钓饵雷、丁字雷、通电雷、空中绊雷、虚实连环雷等。
战术运用 埋雷等敌。起初,民兵普遍采用“等敌雷”,把地雷埋在固定地方,敌人碰上就炸,碰不上则无效。这种埋雷法曾发挥过杀敌作用,但不适应敌人狡猾多变的行动,杀伤力较差。
飞行爆炸。飞行埋雷,俗称“不见兔子不放鹰”,即等见到敌人的影踪后,认准敌军行动的路线和方向,迅速埋好地雷,飞快隐蔽,出敌不意,每次必中。1945年5月10日,驻行村的日伪军到文山后“扫荡”。于化虎从县上跑回家时,敌人已离村不远。他背起地雷迎着敌人跑去,在日伪军必经的道口上埋好地雷,十几分钟后便爆炸了,敌人伤亡7名。于化虎多次“飞行埋雷”,博得“活雷化虎”之誉。各村民兵普遍学会使用飞行埋雷的方法。日伪军出动“扫荡”,屡遭杀伤。
将计就计。日伪军吃尽地雷的苦头,便挖空心思对付地雷战。民兵们根据“敌变我变”的原则,采取对策,出其不意,炸其不备。敌人行军时,先派尖兵侦察,发现可疑之处,用石灰划上“○”,后面的人马便绕转而过。民兵发现后,便在敌人必经的路面上划上“○”,以假乱真;在“○”的周围埋上地雷。敌人见“○”后向两边闪躲,正好踏上地雷。再者,敌人用望远镜观察前方,发现破绽,立即起雷。民兵们又研制了“头发丝雷”,把头发系在雷弦上,使望远镜发现不了,敌人坦然前进,踏雷挨炸。敌人无奈,从青岛调来工兵,用探雷器探测,破坏了不少地雷。民兵们昼夜试验,赶制出“子母连环雷”,敌工兵起出的是假雷,向上一搬,底下的真雷随之爆炸,敌工兵立即粉身碎骨,其他工兵胆战心惊,不再起雷。敌人掌握了民兵怕雨水使地雷受潮、下雨起雷的规律,便在雨后“扫荡”;民兵们将计就计,埋雷时用油纸、麦糠等防潮物件保护好,雷嘴上扣一瓷碗防潮。一次雨后,敌人到赵疃骚扰,陷入地雷阵,被毙伤18人。
送雷上门。民兵爆炸队由埋雷御敌转为主动向敌人进攻,设法埋雷于敌据点周围,诱其触雷。赵疃、文山后、五虎村、大山所等村民兵,多次埋雷于敌据点内外,屡创爆炸奇迹。
地雷战与麻雀战相结合,是民兵对敌斗争的基本战术。遇有战事,民兵立即行动,出没于街头巷尾、山头密林或青纱帐间。爆炸组埋设地雷,“麻雀组”打冷枪诱敌撞进雷区后,掩护爆炸组安全转移。
爆炸战例 仗子山歼敌。1943年冬,300多日伪军去赵疃北的东村庄一带抢粮。赵疃民兵闻讯,便埋伏于仗子山,在大路上布好地雷阵。敌人走到离赵疃二三里时,突然向西转去。赵同伦果断命令:“麻雀组打枪,土炮手点炮,把敌人引过来!”枪炮齐鸣,人人喊杀,日伪军立即向民兵扑去。民兵们机警地转到雷区方向继续打冷枪,敌人又朝民兵扑过去,正好陷于地雷阵,死伤15人。
五虎村布雷。1945年5月19日,日伪军500余人侵扰五虎村。行至北口子,分成三队,大队居中,左右翼为搜索队。搜索队边打枪边向山上爬,行至山腰,踏响了纪云岗埋的信号雷。这时,西山上纪洪福带领的麻雀组,东山头纪彦、辛寿方带领的游击小组,一齐向敌人开火,打得搜索队东躲西藏。敌人攻山不克,夺路南窜。日伪军赶到纪家店疃北,又踏响地雷。敌指挥官挥刀督战,敌军走不多远突见几堆新土,怕有地雷,便绕道而行,正好踏上头发丝雷。敌人仓惶绕村东行,地雷连续爆炸。二次攻山,又被地雷炸退。日伪军窜进纪家店,沿街向南爬,走到关帝庙后,触响两颗地雷,十多个敌人伤亡。余敌伏地不起,在指挥官的威逼下,才慢慢向前挪动,又触响两颗地雷,毙伤6人。500多日伪军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整整5个小时,走了不足5里路,踏响地雷20多颗。逃回索格庄据点后,焚尸30余具。
水雷炸敌。1945年5月后,海阳的地雷战炸得敌人不敢走大路。小滩村南有一条河,是行村日伪军到莱阳穴坊庄据点必经之地。敌人为避地雷,便在水中走。小滩村孙藻训、孙玉敏、孙春旭等,做成九颗水雷(用葫芦衬上防潮物件,装着地雷,合缝处用“船泥”封严),瞅准敌人将到时,迅速将雷埋在河中。日伪军涉水过河,九颗水雷全部爆炸。
赵疃摆雷阵。1945年5月18日,行村据点的敌人偷袭赵疃。赵同伦、赵守福等预获情报,即率民兵在村里村外摆下雷阵。敌进村北树林,碰炸“绊雷”;扑进十字街口,又踏响“箱子雷”,共毙伤日伪军16名,炸死战马1匹。6月初,孙家夼据点300多日伪军到行村搬运物资,行至赵疃东集前埠嘴下,陷入赵疃民兵布的“长蛇雷阵”,在长达二里的路上,地雷连续轰鸣,敌人左闪右窜,总躲不开挨炸,被毙伤30余人。
黄山顶炸敌哨。1945年5月25日起,日伪军在孙家夼、夼里安设据点,每天派一个班到黄山顶放哨,监视沿海一带村庄民兵的活动,以便伺机袭击、扫荡,对民兵活动和群众安全威胁很大。大山区作战指挥部抽调叶家、修家、代格庄、槐家泊的20多名爆炸能手,由区武委会主任于东山率领,夜间摸上黄山顶埋设地雷。天明,敌人上山便踏雷挨炸。日伪军不肯放弃山头要地,继续派兵上山放哨。民兵们便夜夜上山埋设地雷,使敌人天天挨炸,死伤累累。
包打盆子山。1945年夏,日军在盆子山上构筑工事,企图控制盆子山区。赵疃民兵队长赵同伦毅然提出“包打盆子山”的口号。6月25日夜,赵同伦率赵绍云、赵新瑞,带着地雷摸上盆子山,把敌人筑的围墙炸掉。26日晚,又挑选13名爆炸能手再上盆子山,在敌人的掩体和道路上布下地雷;摸上小盆子山,埋设4颗地雷;最后在山顶敌人的大席棚里,把一颗15斤重的地雷埋进煤堆,雷弦系在风箱上。次日8时许,大小盆子山的地雷连续爆炸;时近中午,一声巨响,“风箱雷”爆炸。敌人死伤惨重,工事也被炸毁,日伪军不敢再上盆子山。
三路敌军陷雷区。1945年5月26日下午,索格庄据点日伪军600余人,分三路南撤。文山后村民兵队长于化虎带领爆炸组,速摆雷阵阻敌。伪军200余人先抵村西,接连踏响3颗地雷,不敢挪步。日军200余人随后赶到,在疃西北头踏响一颗地雷;绕道村北,再响一颗;转到村东北,又遭雷炸;后无奈,挪到疃东停下。晚到的200多敌人,在河边踏响连环雷,死伤甚重。一股敌人向村南迂回逃走,又被炸回。村西北的敌哨兵踏响石雷,也不敢乱动。敌军四面皆雷,进退两难,只得抬着40多个死伤者,绕路逃到夼里和孙家夼据点。
远征爆炸队 1943~1947年,海阳民兵奉上级命令,多次组织远征爆炸队,配合部队作战,为当地民兵和部队培训爆炸手。
1943年冬,赵守福、于化虎、赵同伦、栾恒月等60余人,始组胶东爆炸队,开赴莱阳,布雷城外,日伪军被封锁得不敢出动。
同年,县武委会主任栾进阶等,在小纪区笤帚夼村集合民兵50人,夜入莱阳五尺渡,袭击赵保原的联络点,俘敌8人。撤离时布下地雷,后全被敌人踏响。
1944年1O月,于化虎奉命率领5人爆炸队,赴烟潍线开展地雷战,历时四个多月。他们在黄县、蓬莱一带,教会1000多名民兵埋地雷;于化虎等有,有一次在蓬莱城附近埋雷20多颗,毙伤日伪军28人。
1945年1月,胶东区武委会派于凤鸣带领4人爆炸组,到蓬莱县执行任务。10余天中,教部队、民兵600多人学会爆炸技术;布雷封锁大辛店据点,毙伤敌军40多人,受到胶东武委会通令嘉奖。
1945年6月初,赵同伦受胶东军区委派,带领赵炳昆等5名爆炸队员,扛着军区授予的“胶东远征爆炸队”大旗,到胶济铁路沿线的蓝村一带,配合南海独立团作战,并向部队干部战士传授爆炸技术。同部队一起实验,用地雷加炸药爆破敌人铁路,连续3次,炸毁铁路50多米,致使敌人的铁路运输长期中断。
1945年5月6日晚上,各路日伪军集结莱阳城,赵守福奉命带领远征爆炸队,奔赴莱阳城及东漩河,埋设地雷20颗。次日,敌人被毙伤24人。
1946年秋,赵守福同11名爆炸能手组成远征爆炸队,到滨北地区配合部队,埋雷打击国民党军队,并培训爆炸手,成绩卓著,集体荣立一等功,赵守福立特等功。
1947年7月2日,小纪区民兵组成远征爆炸营,营长纪常胜,教导员纪中胜,率民兵360人,随解放军赴胶济铁路沿线,开展地雷战。在大沽河西峰桥头两侧、毕郭陈家南山等地埋雷120余颗,炸毁敌汽车11辆,毙伤敌人无计。
1947年9月,纪中胜等率胶东民兵爆炸营一队,赴平度、莱阳等地,配合解放军十三纵和地方武装,开展阵前爆炸,阻击、围困、封锁进犯胶东的国民党军队,历时三个月余。集体荣立三等功,获“钢铁爆炸队”称号。
【大秧歌】 渊源 秧歌起源于劳动。因常用领唱形式,具有号子特点,亦称“秧号子”。明洪熙元年(1425年),大嵩卫指挥使司乐舞生闻韶,为指挥兼镇抚赵通欢庆“五世同堂”,综合汉、宋、元等朝流行的龙、狮、傀儡、社少、村田乐等舞蹈动作,吸收雅乐中帗、羽、人、皇、干、旄六小舞的舞姿,结合当地民间乐舞特点,编排出秧歌舞。于悬御赐“七叶衍祥”金匾之日,正式演出。自此,秧歌兴起。
发展 秧歌舞以其豪放、活泼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吸引着广大群众,故迅速传入民间。清朝中叶,广为流传,拜师学艺之风,遍及全县。东石兰沟的秧歌,就是寨前村荣氏兄弟传授,尔后传入盘石店、朱吴、高家一带。
雏形秧歌 无固定程式和演唱脚本,大都即兴发挥,或依靠老艺人言传身教。后受外来艺术的熏陶,吸收民间武术的英武功架与戏剧的表演技艺,秧歌舞的角色、舞姿、演唱,更加丰富、优美。
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秧歌舞除保持其传统形式外,又充实了新内容、新形式。县青救会干事姜良忱,将霸王鞭演变为打花棍;教师徐晓东,把闺秀舞扇改成彩扇舞;剧作家虞棘,吸收海阳秧歌的精华,创编秧歌剧《改邪归正》;教师隋易夫,排练了秧歌舞《送公粮》、《光荣花》、《献花篮》、《民兵舞刀》,深受群众欢迎。
1959年,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烟台专区艺术馆、海阳县文化馆及秧歌艺人颜明玉、王法等,对海阳秧歌进行挖掘、加工,把这一民间艺术提高了一大步。同年,海阳秧歌队参加山东省跃进歌舞会演,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自此,命名海阳大秧歌。晋京汇演,名列前茅,引起文艺界瞩目。嗣后,中央歌舞团、总政歌舞团、山东省歌舞团等单位,相继派人来本县挖掘、整理,使其更加丰富,更具特色。
流派 海阳大秧歌因受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影响,形成大架、小架两个流派。
大架。以凤城、东村、徽村、大阎家、二十里店、大辛家、留格庄一带为代表,朱吴、高家、盘石店受其影响,亦属此派。该派的乐大夫、霸王鞭、花鼓、樵夫的动作,多仿武术英姿,雄勇、大方;其他角色的舞姿,则文雅飘逸,仅以打击乐器伴奏。
小架。以行村、辛安、郭城、发城、徐家店、战场泊、泉水头、黄崖、小纪等地为代表,其舞姿少拳术功架,动作小巧利落,风格粗犷简约,以打击、管弦乐器伴奏。
特点 海阳大秧歌的特点大致有六:(一)舞队庞大,群舞单逗;(二)结构严谨,礼仪庄重;(三)舞则纯舞,唱则逗情;(四)即兴扭舞,多样统一;(五)走阵多变,布阵巧妙;(六)鼓乐单纯,快慢适度。
阵容 海阳大秧歌的阵容,由执事、乐队、舞队三部分组成。顺序是:三眼枪——彩旗——乐大夫——花鼓——村叟、家妇——渔翁、樵夫——相公、闺秀——货郎、翠花——锢漏匠、王大娘——丑婆、傻小——霸王鞭等。
程序 进村。舞队行至对方村头,鸣三眼枪三响,示礼报信,该村会首率秧歌队或村民击乐相迎。乐大夫指挥乐队、演员,由慢到快热烈欢舞,行“三出三进”礼,每番趋步向前,双手托伞,躬身行礼,然后率队进村。
串街。仪仗前导,鼓乐交响,演员边舞边行。以两路纵队为基本队形,节奏时快时慢,队形不断变换,多采用“串剪子股”、“双龙摆尾”等套路。
耍大场。舞队进入广场,以“慢走阵”舞圆场。鼓乐和精采节目居中,如众星捧月,各显身手,欢快扭舞。
跑阵势。以“快走阵”紧张扭舞,或单队或双队或多队,连续跑出巧妙变换、多姿多式的阵势。
演唱。演员走大圆场、乐大夫致祝词后,点报节目,应点演员入场演唱或舞蹈。
收场。乐大夫致答谢词后,率队行“二龙吐须”、“三出三进”礼告别。
旧时,除上述程序外,秧歌队若遇松门、牌坊、神驾、寺庙、祠堂,均须行三拜九叩礼;两台秧歌相逢,要尽情斗舞,依礼互拜。
阵势 海阳大秧歌阵势巧妙,变换多样,主要有龙摆尾、二龙吐须、四门斗、剪子股、竹篮开花、八卦斗、八门斗、牡丹花开斗、勾心斗、彩云遮月斗、星王斗、竹篮花、扣心斗、卷爆竹、波螺浆、五星斗、拧麻花。 
乐谱 大秧歌的音乐由打击乐、牌曲、唱腔三部分组成。扭舞时以“串街”、“快走阵”、“慢走阵”使用最多。
【螳螂拳】 螳螂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大瑰宝,是中华武林的一支奇葩。
螳螂拳具有在意念上高度集中、刚毅机智,在手法上快速击挡、灵巧多样,在身法上俯仰自如、拧旋巧变,在步法上左右闪展、腾挪突跃的鲜明特点,故深受拳界青睐。螳螂拳更由于短小精悍、动作优美、节奏感强,与现代人的生活、工作节奏相吻合,而广受欢迎,享誉海内外。
而海阳正是螳螂拳的发源地。螳螂拳在海阳的影响是大而深、博而广。

螳螂拳始于清朝的嘉庆初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这是有可考证文献所记载的螳螂拳历史的开始。
在诸多的螳螂拳拳谱中,在1988年的《海阳县志》中均有记载。《海阳县文化志》也留下了“清朝嘉庆年间,海阳第一代螳螂拳师李秉霄收徒传艺于发城、盘石、东村等地”的记载。
这些史实表明:螳螂拳是清朝嘉庆年间出现在海阳的,并由李秉霄收徒传艺。经考证,李秉霄是李赞元之十七子李本潢的重孙。祖籍大嵩卫,也就是海阳凤城。他是一个文学士,祖传武学,兼通药理,曾遇大盗传艺,又是聪颖豁达、好结交侠客之人。历史的机遇和特殊的天分,使李秉霄得以博取内外家之长,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成为开创螳螂拳先河的一代宗师。

螳螂拳在海阳得以发展和传播,粱学香是贡献最大者。
粱学香,海阳榆山夼人,少年时师从李秉霄的弟子赵珠。由于勤奋好学,仅用3年多的时间,就将崩步、乱接、八肘三个套路和单手动作学会,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粱学香对螳螂拳的贡献极大。
《海阳县志》中载,“粱学香拳术功底深厚,有创新精神。学艺之初,螳螂拳只有棚扑、乱按、分身八肘三个套路和单手动作。至中后期,粱从各套路和单手动作中取其精华,创编成摘要,使螳螂拳得以进一步发展提高”。
粱学香先后编写了《可使有勇》、《棍棒枪谱》、《内心法》等3本螳螂拳拳谱,这也是现存最早的螳螂拳拳谱。曾经在海阳的榆树夼、北石河和烟台、北京等地收徒传艺,进行武术交流。还于清朝咸丰年间,赴省城比武,两获亚元奖。

螳螂拳在海阳传播的高峰,始于十九世纪80年代,终于二十世纪30年代,持续时间达50多年。
《海阳县志》中载,“螳螂拳主要流传于徐家店、郭城、发城、盘石店、山西头、泉水头、黄崖、战场泊、北埠后、留格庄、朱吴等乡镇的部分村庄。1985年,已有第九代传人”。
海阳榆山夼是螳螂拳的主要传播地,梁学香收徒传艺就开始于此。其弟子姜化龙为粱学香建造的6间拳房,仍较好的保持着原貌,这也是现存最早的螳螂拳拳房。
朱吴是螳螂拳的重要传播地。孙元昌11岁拜粱学香为师,学成后回到杨格庄设场传艺,在高家、郭城、凤城等地拥有众多弟子,任风瑞、任风合、赵丹犀等是其中的佼佼者。赵丹犀被誉为“青春豪侠”,曾跟随孙中山、蔡锷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战死于四川泸州的讨袁战场上。
《海阳县志》的记载更能说明螳螂拳当时的兴旺情况,“清代,本县即兴习武之风,民国年间尤盛。较大村庄多设拳房,延师教练”。在“体育比赛”一章中这样记载,“民国13年县城举行武术比赛,参加者200余人,历时3天。八卦掌第四代弟子丛金诰、螳螂拳第五代弟子修坤善,分获魁元、亚元”;“民国24年,在城里进德会体育场举行国术比武大会,参加者100余人,历时3天。八卦掌第四代传人侯天国、螳螂拳第五代传人祝永修,分获冠军、亚军。奖给冠军金牌一枚,亚军银牌一枚”。

螳螂拳这一起源于海阳的武林奇葩,还与起源于海阳的另一文艺奇葩海阳大秧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海阳大秧歌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海阳县文化志》第七章“海阳大秧歌”中,留下了“清朝嘉庆年间,海阳第一代螳螂拳师李秉霄收徒传艺于发城、盘石、东村等地,武术表演遂融入秧歌舞队”的记载。《海阳大秧歌》载,“清乾隆年间,海阳大兴习武之风,村村设有拳房,庄户后生多练八卦、螳螂之术,渐渐地,拳术被艺人借用到秧歌队表演之中,有些武术动作被男性角色吸收运用,形成新的表演风格。海阳乐大夫素有‘螳螂门’、‘八卦门’之分,即指其舞蹈动作借鉴不同武术套路而形成不同的特点”。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海阳螳螂拳界又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
1937年秋,海阳武术界组建了健夫抗倭公会,宗旨是倡行国术、健身报国。海阳、牟平武林参加者500多人。据走访调查,仅石人泊、下院口、杨格庄、北石河、前杨台、桃李等20多个村,就有130多名螳螂拳传人参加了抗日队伍,参加支前的更是不计其数。
在1938年11月22日开始的威海向阳山战役中,海阳赴威海抗战在前指挥部,率海阳儿女与日寇展开血战,总指挥姜仞九及85名将士战死。其中,螳螂拳弟子达10余人。许世友在胶东领导抗战的1941年到1944年间,也曾长时间活动于海阳的发城、郭城一带,与当地武术界进行了较多的接触、交流。海阳凤城、留格庄、发城、郭城、盘石店等地,有许多人跟随许世友学习过少林拳,海阳的螳螂拳传人也与许世友进行了交流。其中代表是修坤善,他于1942年前后,随许世友部队活动,边同许世友切磋武艺,边指导部队大练武。1942年11月,在日寇发动的“马石山拉网合围战”中,修坤善与许世友相伴20多天,共同渡过了那个艰苦的时期。


进入二十世纪70年代,随着国家对传统武术的重视,螳螂拳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84年,国家组织挖掘传统武术时,梁学香的玄孙粱振照,将梁学香亲手书写的螳螂拳拳经、拳谱,捐献给了国家。1986年3月,国家体委给粱振照颁发了三等奖奖状。山东体委授予海阳“武术挖掘先进县”称号。
1988年《海阳县志》载,“1978年5月,在东村举行了海阳县武术表演大会,应邀参加者有螳螂拳师刘德崇、祝维贞,八卦拳师黄吉满,太极拳师张同昀及武林新秀80人”。
现在,海阳已经成立了海阳螳螂拳分会、海阳螳螂拳研究会,对螳螂拳历史、典故、拳谱、师承等方面的挖掘也加紧进行着。海阳也已被国内外螳螂拳传人所关注。每年都有众多来自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台湾、澳门的螳螂拳传人,到海阳参观、考察,到梁学香大师的拳房、墓前拜访,与海阳螳螂拳传人切磋、交流。
2010年3月22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康戈武教授,在烟青两地武协同志的陪同下,到发城镇榆山夼村实地考察螳螂拳发源情况。经过考察,初步认定海阳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有实物佐证最早的螳螂拳发源地。在榆山夼村,康戈武教授看到了梁学香当年习武授徒的老宅、山墙上用的拴马石,接触到梁学香家族的一些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