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阳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意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4&rec=380&run=13

海发[2009]17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现就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把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1.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群众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政策。当前,我市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这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是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一片两带”发展思路,建设富足和谐文明新海阳的迫切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把做好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不断开创群众工作的新局面。
2.明确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指导思想。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群众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适应时代要求和群众需求,创新工作理念,完善体制机制,关注改善民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明显下降,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高,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正确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一是要树立群众利益至上的观点。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力求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群众要求。二是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漠然置之,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群众所需。三是要树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观点。在决策时,充分听取群众意愿,尊重群众的选择,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做到决策前考虑群众意愿,决策中征求群众意见,决策后听取群众反映。四是要坚持发展成果与群众共享的观点。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五是要强化群众主体作用的观点。坚持通过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将蕴藏在群众中的巨大力量调动、凝聚起来,依靠群众的力量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
二、建立健全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认真落实工作联系点制度,市级领导每季度至少深入联系的镇区街道或部门两次;落实信访工作制度,亲自阅批人民来信,做好公开、预约接访和包案蹲点工作,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落实联系困难群众制度,每人至少联系一户困难群众,经常到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落实基层调研制度,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2个月。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市纠风办要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市直机关工委要牵头抓好畅通“面对面、民生热线、网上民声”三条民意渠道,市委组织部要牵头抓好党建工作专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线、农村经济管理专线、基层民主建设专线和党风廉政建设专线等五部专线电话,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反映和有效解决。
2.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规范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对涉及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格实行听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及评价等制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使决策最大限度地反映不同群体的合理意愿。落实重大决策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政策、重大项目和敏感事项,都要在事前进行评估论证,做到有明显稳定风险的政策不出台,利益关系严重失衡的项目不立项,劳民伤财的活动不开展。实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和纠错改正机制,有效防止决策失误;对因决策失误导致群众利益受损失的,要依照法律规定及时予以补偿。积极探索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的有效形式和办法,建立健全新闻发布会和政务公告栏等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坚持和完善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创新民主管理形式,组织职工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行使民主权利。要在农村推广村民公决、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群众评议等制度,形成工作按章法、行为有规范、办事有依据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做到决策让群众参与、过程让群众监督、效果让群众评判、结果让群众满意。
3.建立健全矛盾预防排查调处机制。要严守征地拆迁“三条红线”、严把环境保护“三道关口”,从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健全社会矛盾动态排查机制,实行市镇村三级矛盾排查制度,建立健全“村情档案”,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的苗头倾向。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增强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能力,防患于未然。要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排查相结合、经常性排查和重点时段排查相结合、分级排查和分类排查相结合的方法,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各部门、各镇区街道实行月查月报制度。建立健全“三调联动”大调解机制,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力量,形成全方位调处矛盾纠纷的工作新格局。围绕调处稳控重点矛盾和重点不稳定人员,进一步强化农村、企业、城建、涉军、涉教、涉法涉诉“六条线”,进一步完善“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包到底”的维稳工作领导机制。同时,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三定一包”责任制,将群众的诉求依法、及时、合理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4.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为民服务机制。创新群众工作组织网络,市里探索建立群众工作服务中心,对民生问题和矛盾纠纷实行“一个大厅集中受理,一条龙归口办理,一体化协调处理,一揽子统筹解决”。各镇区街道要设立群众工作站,农村要设立群众工作点,集中优势力量做好群众接待和服务工作,为群众搭建一个排忧解难的场所,促进群众工作的常态化。镇区街道干部要普遍建立“百姓家事”日记,随时记录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探索建立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实行行政审批、矛盾化解、便民服务“三结合”,把服务中心打造成开展群众工作的新平台、密切干群关系的新纽带、化解矛盾纠纷的新载体;在社区推广建立和谐共建联席会制度,引导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做到和谐共建、平安共保、资源共享、责任共担。要依托农村群众工作点,建立“村民说事室”,通过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五事”工作机制,说百姓事、消百姓怨、解百姓难、让百姓安。
5.建立健全群众教育引导机制。利用五一、国庆节等长假,定期组织广大市民参加“看发展、强信心”等活动,大力宣传我市发展规划和长远发展目标,宣传改革发展稳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群众的自信心和对美好前景的心理预期。加强对群众的利益观教育,引导群众树立长远目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科学、和谐发展上来。加强对群众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五进”活动(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在法律框架内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注重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群众,总结推广不同层面的发展典型和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用身边的人和事来启发、引导群众。夯实教育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切实提高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把握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形成顾全大局、干事创业、倾心发展、共建和谐的强大合力。
三、认真解决涉及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
1.大力拓宽城乡就业渠道。紧紧围绕“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目标,深入实施“一片两带”发展规划,纵深推进四大经济工作重点,把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作为拓宽城乡就业渠道的根本途径,大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做好配套服务工作,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着重加快服务业发展,不断增加城乡就业总量。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产业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扩大群众就业渠道。积极支持创业,推动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重点解决好再就业资金投入不足、小额贷款落实不到位、担保能力不强等问题。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加强以市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体、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镇区街道劳动保障机构为延伸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行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完善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将创业培训由城镇失业人员扩大到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强创业拉动就业的辐射力,不断拓宽就业空间。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培训城镇失业人员500人以上,农民技能提升和转移培训800人以上,创业培训200人以上。
2.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搞好老居民区尤其是背街小巷的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新区水、电、路、供暖供气和城市排水系统等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惠民利群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完成40个村庄、4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3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11座小(一)型水库和29座小(二)型水库的灌区修复改造,完成县级公路高凤线改造(盘石—大薛家)。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乱占乱建、环境污染等现象的整治力度,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3.着力打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进一步加强对机动车辆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无证无牌工程车横冲直撞、酒后驾车、公交车超载的查处力度;在人群密集的重要路段设置减速带,在高危路段安装警示灯,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加强出租车管理,提高出租车司机素质,引导出租车司机文明行车;增加公交车线路,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4.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深入推进困难职工、残疾人救助工作,解决好贫困生入学问题;深入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范围,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和生活质量。做好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确保低保水平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完善低保边缘群体救助政策,解决好低保边缘群体在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的困难。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继续开展“爱心捐助”活动,提高慈善组织劝募能力。加强社会救助组织网络建设,形成市级为主体、镇区街道为依托、村(居)为基础的上下贯通的服务体系。加快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推进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抓好现有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管理,把“三无”老人的服务保障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解决好破产、改制企业下岗职工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劳动模范补贴等问题。
5.努力打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严打、严防、严管、严控有机结合,加强对治安重点部位和突出治安问题的集中排查整治。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力度,把防范力量最大限度地摆上街面,提高预防、发现、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在更多路段、更多场所安装监控设备,发挥电子监控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作用,2010年完成海阳一中、海阳四中视频监控系统和老城区东西南北4个主要道路进出口高清治安卡口系统的建立,以及城区内30个主要路口和12处重要场所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改造和建设;加强对下学青少年、失业人员的教育管理,减少治安隐患;加大对地痞、流氓、村霸、渔霸的打击力度,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加强城区饲养宠物犬管理,尤其是加大对城区饲养大型犬监管力度,保证群众安全。
6.大力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各类传染病防治工作和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强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做好社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设备配套,经常开展医疗专家下乡活动,强化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广大群众能够及时就近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综合医院建设,大力发展专科医院,满足不同群体的就医需求。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2010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以上;抓好低保对象医疗优惠定点医院建设,加强对医院和药店的监管,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7.加强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加强镇区街道文化机构建设,加快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普及群众健身舞,定期举办秧歌比赛、群众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定期开展送文化、送电影、送科技“三下乡”活动,保护、推广和普及螳螂拳,进一步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加强新元广场、和平广场功能改造,加强城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增加群众健身场地,2010年完成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扩建,在城区至少建设一处健身广场;组建社区文艺队,发展广场文化,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8.加强社会软环境建设。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进一步提高部门工作效率、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深入开展“携手办亚沙、文明伴我行” 提高全民素质主题活动,在全市上下掀起文明热潮。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抓好三条渠道和五部专线的落实,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理顺和规范部门职能,及时取消部门的一些不合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减轻群众的负担。落实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制度,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定期在一线现场办公,方便群众办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六民”活动
1.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听民声、察民情、重民意”渠道。要坚持开展调研研究,切实摸准群众所想所盼所愿。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深入基层查找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群众得到实惠。各级各部门工作重心要进一步下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和解决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健全和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学校以及驻村蹲点责任制等保障制度,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全面掌握民情民意。
2.加大落实力度,进一步提高“帮民富、促民和、保民安”成效。开展“六民”活动要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与“携手办亚沙、文明伴我行”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推进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相结合,与建立服务为民长效机制相结合。各级各部门要以顺应民意为着力点,坚持边查边改,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要明确目标,每年在认真办好市里统一确定的惠民利群实事的基础上,都要立足实际自行确定一批实事,推出一系列服务为民新举措,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层层分解任务,明确标准、责任和完成时限,确保每项工作都得到有效落实,真正在富民增收上实现新进展,在为民排忧解难上实现新成效,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在建设富足和谐文明新海阳上实现新提高。
3.强化督查考核,切实建立起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坚持把“六民”活动工作纳入全市岗位责任制考核范围,对镇区街道和部门实行捆绑式考核。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定岗定责,层层分解任务,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作为开展“六民”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常调度。市委督查局、市政府督查局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市委组织部要继续牵头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市委宣传部要牵头抓好舆论宣传工作。对涉及群众增收致富、生活环境整治、生产条件改善等综合性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配套联动,形成整体合力,切实把“六民”活动作为一项民心工程长期坚持下去。
五、切实加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组织领导
1.建立和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单位要把群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群众工作,提出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工作措施,健全规章制度,狠抓工作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群众工作领导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研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是群众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带头做群众工作;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开展群众工作;其他领导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负责处理联系点和分管范围内的群众工作。人大、政协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优势,齐心协力做好群众工作。要建立由纪检、组织、宣传、政法、统战、信访、农业、民政、教育、卫生、劳动、物价等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参加的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情况,研究问题,统筹协调,搞好配合,共同做好群众工作。组织部门要根据党的建设的任务,指导各党(工)委做好群众工作;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广大群众中开展社会活动,协助做好组织、宣传、教育群众的工作,及时反映基层情况和群众建议;其它有关部门要树立群众工作意识,发挥各自职能,认真做好有关群众工作。
2.加大群众工作考核力度。市委将群众工作列入全市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群众工作情况直接与各部门各单位及相关领导的政绩挂钩。对做群众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表彰或奖励;对群众工作被动落后,矛盾纠纷化解不力,群众意见较大,侵害群众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责任领导,依法给予相应的责任追究。要加强日常督促检查,确保有关群众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建立和完善群众工作民主评议制度,将群众民主评议作为考核群众工作的重要方式,作为对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3.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注意从外出打工人员、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中选拔优秀人才回村任职,着力抓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优化农村班子结构。深入开展“三联一包”共建新农村活动,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城乡统筹党建格局。要在总结党员示范岗、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和结对帮扶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党员服务日等活动,更好地发挥党员作用。
4.加强群众工作队伍建设。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干部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积极选派年轻干部到农村、企业、信访等群众工作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服务发展稳定大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要把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作为衡量干部的重要标准,注意把对群众有感情、对群众工作有责任感、做群众工作有能力、做群众工作有办法的“四有”型干部选拔进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