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4&rec=324&run=13

全市教育系统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6所,幼儿园179处。其中,公办小学(含学区)89处,初中22处,高中4处,民办学校8处,高级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1处。共有教职工5840人,学生65666人。学前一年受教育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就近直升初中,初中巩固率达到99.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5.6%;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98%。
【各级各类教育】  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加大控辍力度,加强学籍管理,推行控辍保学责任制,及时纠正辍学现象,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均超过了省定标准。稳步发展幼儿教育,到2009年,全市3周岁以上的幼儿入园率达到97.5%。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就近直升初中,初中巩固率、升学率不断提高。大力发展高中教育,2007年海阳一中搬迁至新校区,2009年撤并了海阳六中、七中和十一中,扩大了城区高中及民办高中规模,改善了办学条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7年,完成全市职业学校合并。2007~2009年,职业教育共向社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近4000人,向各类高校输送新生400余名。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2007年,市政府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确保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全面推行“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学生杂费和公办中小学国家课程课本费;发放救助金192.96万元,资助学生3742名。发放中职助学金155.48万元,惠及2073名中职学生。2008年,全面落实烟台市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达到农村小学每生每年295元,农村初中445元,市直小学310元,市直初中450元;免除了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课本费;市财政安排资金532.96万元,资助学生5200名,争取社会救助资金100多万元,救助各类学生2600余人。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进一步增长,达到小学每生每年400元、初中600元;免除了所有义务教育段学校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课本费;惠民助学工作被列为2009年海阳市惠民利群二十件实事之一,发放救助金224.15万元,资助学生2994人;发放中职助学金276.12万元,惠及1992名中职学生。同时,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教育乱收费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008年,海阳市获得“山东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称号。
【素质教育】 2007年,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转发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认真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工作的意见》,统一全市中小学的作息时间,对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做出刚性要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现象得到有效扼制。2008年,召开全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转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下发《海阳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 ,坚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全面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着力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稳妥改革评价、考试、招生制度,建立完善素质教育运行监督机制,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2009年,确定为“常规管理年”,建立了定期交流制度,学校每两个周的活动推进情况都通过网络予以公开,并通过创建市县两级常规管理达标学校,推动学校管理工作上水平、上档次,切实加强了学校常规管理,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实施。
【教学改革】 到2007年,新课程实施已全部覆盖到小学、初中和高中,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明显提高,各学段新老课程实现了平稳过渡。2007年,出台了《关于切实推进“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46项小课题立项,58项小课题和5项“十五”省级课题结题,创新学习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级教学成果奖,《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成果在烟台市范围内得到推广;在高考中全市过文理及艺术体育本科线(达军检线以上)的考生1393人,海阳市被评为烟台市高考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分学段、分学科制定了《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指导意见》,推行导学提纲教学法,扎实开展“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优质课评选活动;293项小课题、22项烟台市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立项,190多项小课题结题,市教体局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单位”;高考尖子生数和一本、二本上线人数进一步增长,市教体局获得“烟台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继续推进“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改革,高中、初中、小学分别实施选课走班改革、推进作业改革、开展农村小学教学开放研讨活动;312项小课题结题,285项小课题立项,19项烟台市级课题通过专家组鉴定,海阳市教学研究室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学研究室”;高中教学工作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 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大力开展以校本培训为主的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着眼实际工作需求和海阳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积极引进师范类毕业生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2007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了40名中学教师和20名小学教师,137人获得了相应的教师资格。2008年,招考了40名中小学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157名教师及社会人员认定了相应的教师资格。2009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了30名中小学教师,接收了5名“三支一扶”毕业生,90人认定了相应教师资格;1326名高中、初中教师参加了网上远程研修培训,120名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223名初中骨干班主任、55名小学骨干班主任参加了在鲁东大学举办的提高培训班,教师专业水准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学校布局调整】 根据全市学龄人口的新变化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坚持“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拟定了《海阳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分层次、按步骤,调整全市中小学布局,逐步推行规模办学,全面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2007年,撤销农村初中1处,撤销农村小学14处,合并3年级以上(含3年级)农村小学13处,完成了海阳四中与东村街道初中校址的互换,海阳一中于11月12日搬迁至新校区。2008年,撤并乡村小学9处。其中,5处学区小学撤并为村小,4处小学合并为村小。2009年,撤销了海阳六中、七中、十一中,并入了海阳一中;撤销方圆街道初中并入了新元中学,改东村街道初中为育才中学,撤销发城二中并入了发城一中,撤销徐家店二中并入了徐家店一中;共撤销小学15所,另有33所小学3~5年级并入了中心小学。
【教育信息化建设】 2007年,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作进展顺利,中央教育1台、2台、“空中课堂”节目能够连续播放,海阳直播频道已能正常运行;完成了海阳教育网骨干链路的升级改造。2008年,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通过了省市验收,建立了远程教育、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电子图书馆、备课系统等平台,新设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网;完成了23所农村中学及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仪器更新任务,新建多媒体教室46个,市教体局被评为“山东省技术装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招标采购学生用微机1660台,使全市中小学校微机课均达到人手一机;“班班通”工程按期推进,招标采购了教师用笔记本电脑1340台、“班班通”设备400套,8所学校实现了“班班通”;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完成了新元中学、育才小学、新元小学、各镇(区、街道)中心小学的教学仪器更新任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了全市城乡,网络线路及网络中心进行了改造和升级,新建了一个演播室和一辆演播车,满足了网络教学及视频会议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