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  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4&rec=30&run=13

【概况】 2007~2009年,市人民法院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法院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谐、推动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2007年,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队伍建设先进集体”、“全省法院思想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优秀法院”、“创建文化法庭先进集体”等称号,联动工作机制连续3次得到省高级人民法院尹忠显院长的批示肯定。2008年,被省委政法委授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单位”称号。 2009年,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记集体一等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三年中,有155余人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其中,4人次记二等功,93人次被记三等功及嘉奖。
【审判】 2007~2009年,市法院深入开展审判、执行和信访三大会战,努力克服工作压力大与人员老化、审执力量不足的矛盾,实现了收结案件平衡。在刑事审判中,始终坚持“宽严相济、罚当其罪”,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敲诈勒索等侵犯财产的犯罪。同时,完善了少年犯审判合议庭;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正确把握司法尺度,妥善处理各类纠纷案件,注重调解,倡导和平解决社会矛盾,庭前调解工作在烟台市法院工作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破产案件审理工作,实现了无震荡破产,确保了海阳的和谐稳定。2007年,共受理各类案件3510件,审结3249件。其中,受理刑事案件295件,审结285件,对182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进行调解结案,调解率88.55%,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1019.81万元;受理民商事案件2931件,审结了2680件,调解率达到79.4%;受理并审结284件行政案件。还受理非诉讼执行案件76件,执结76件。行政审判工作至2007年度已经是连续8年无错案、无发改或者进入再审的案件,也没有出现当事人上诉、缠诉的事件,在全省第七次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对市法院的经验进行了推广交流。2008年,共受理各种案件4031件,审结4265件。其中,受理各类刑事案件275件,审结288件,有147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结案,调解率达到82.34%;受理民商事案件3463件,审结3684件,调解率达到81.4%;受理行政案件294件,审结294件,在烟台市考核中名列第一,工作经验分别在全省法院和烟台市法院行政审判工作会议上做典型交流发言。2009年,共受理各类案件案件4096件,结案3418件。其中,受理刑事案件259件,审结235件,对125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进行了调解,调解率达到了85.62%。受理民商事案件3541件,审结2887件,民事调解率73%,商事审判工作经验在全市法院中得到推广;受理行政案件296件,审结296件。
【执行】 2007~2009年,市法院深入开展执行工作,不断探索执行方法,相继开展了多次专项执行和集中执行会战,有效地促进了执行积案的化解。执行工作经验多次被上级法院推广,并得到了上级法院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2007年,共收案1682件,结案1682件,结案标的1.18亿元。在工作中以“互动、联动、拉动、推动、牵动”为主要形式,有效激发了工作的潜力和活力,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和质量。同年,以《一纵一横搞联动,内外发力强执行》为题的经验材料在全省法院执行局长座谈会及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经验交流会予以推广。2008年,共执结各类案件1739件,执结标的额2.47亿元。其中,执行行政非诉讼执行案件81件。及时开展了清理执行积案、专项执行“百日会战”活动,建立了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建立了与媒体互动制度,推出 “阳光执行”专题栏目,使执行工作更加透明,有效地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市重点企业及金融系统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有力的推动了辖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2009年,共执结案件1731件,执结标的1.07亿元。抓好了执行工作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建设,开展了“整顿工作作风、推进工作落实”和清理执行积案及作风纪律专项整改活动,为全市一批重点企业及金融系统挽回经济损失2500余万元。开展了“百日”执行会战活动和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与市广播电台联合推出的“阳光执行”专题栏目,全年播出了16期,与电视台专题部合作推出的《执行讲坛》播出两期。这些举措,有效增进了社会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司法服务】 2007~2009年,市法院着力强化大局意识,坚持能动司法,始终把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法院的政治责任,把构建和谐、服务民生作为法院重大工作任务,不断增强对“人民法院为人民”主题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践认同”,扎实开展了“六民”活动,把人民群众合理合法的新期待、新希望经努力又可以办到的,积极落实到司法实践。强化“能动服务”,把法院的职能作用主动延伸到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坚持经济发展到哪里,司法服务就延伸到那里。继续开展对重大工程、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机制。对亚沙会、跨海大桥、核电等重点工程提供对口服务,特别对亚沙会这一海阳前所未有的体育盛会及时提供有效的司法服务。对市重点企业开展包干分片服务,加强了与重点企业的联系沟通,对全市300家重点企业开展走访调查,为市法院服务经济建设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工作思路。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针对发现企事业单位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主动提出司法建议,帮助企事业单位发现问题、堵塞漏洞,2007~2009年,共提出司法建议30余条。强化“延伸服务”,把法院的职能作用积极深入到基层政权和农村。坚持把维护基层政权和农村和谐做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强化法庭工作室功能,通过加强与所聘请的调解联络员,协助执行员和执行监督员的联系,了解农村现状。法庭工作室到农村的田间地头,走村串户,进行实地调解纠纷和巡回审判。调解联络员、协助执行员及法庭工作室的工作人员经常及时与基层党政部门联络沟通,为党政部门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对重大事项派出干警与党政部门紧密配合,促进了基层稳定。进一步完善三级联动调解机制。在继续强化行之有效的“两纵八横”工作机制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特别是农村调解组织和镇级调解组织的功能,更加充分地挖掘社会各部门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潜力,通过多部门、多层次联动和多手段调处,进一步实现“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将社会矛盾大量化解在基层,更好地推动和谐农村建设。以“群众工作”为载体,在干警中着力强化“人民法院为人民”理念。将群众路线细化为三个切实:切实相信群众,切实依靠群众,切实为了群众,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法院的“人民性”。工作中,市法院的干警“视法律为生命、把人民当父母”,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办事,在司法活动中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干警中,加强了科学的政绩观教育,健全了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以结案多少论政绩,而以是否案结事了、群众是否满意、社会是否普遍认同为政绩,引导法官兢兢业业服务于人民群众。三年中,先后制定了《关于“人民法院为人民”的二十条措施》、《关于在全院开展“六民”活动的意见》、《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并及时结合服务群众实际予以修订完善,以规范的制度促进“人民法院为人民”工作更好开展。以“六民活动”为内容,在干警中全面开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各项活动。开展了“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为内容的法官“六进”活动,解民难、释民惑。有效地帮扶了诉讼中的弱势群体,使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感受到了法院为人民服务的诚意。三年中,深入到学校、企业、军营开展法制讲座8次。开辟了诉讼绿色通道,有效解决“诉讼难”。在立案环节上,立案庭统一立案条件和程序,安排专人进行诉讼风险提示、预约立案、假日立案等活动,开通咨询热线,有效化解了群众“告状难”的问题;在审判环节上开展了预约办案、巡回办案、假日办案、下乡办案,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诉讼,受到了当事人的欢迎。
【案件质量保障机制】 2007~2009年,进一步完善了案件质量保障机制,扎实推进质效管理。强化了立案、审判和执行三个案件质量保障机制,严把办案质量。每月对产生的上诉案件进行评析,对认定的错案予以通报。评查组对全院所有当月已结卷宗实行全面评查,严把案卷质量。严格落实执限责任制和督查机制,执行案件质量和效率有了较大提高。在工作目标上,由原来的个案纠正审查向促进全院案件质量整体提高转变,在工作重心上由办案为主转向办案与评查并重,向以评查为主转变。在工作方法上,由原来对案件的事后监督为主向全程监督和事前指导为主转变。在信访工作方面,努力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认真落实首访接待制、院长随访接待制,重点信访案件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制度。确定了14类重点信访案件统一由纪检组实行管理的原则,对重点案件,件件落实建立档案。坚持了落实定期信访调度会制度,三年中,每年均召开信访调度会议40余次。建立了信访案件从院长、分管院长至业务部门负责人的三级把关制度,信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市法院信访部门中位居前列。
【硬件设施建设】 2007~2009年,为应对日益繁重的审判业务,市法院多方努力,不断改善办公条件,三年投入资金95万元,新增8辆警用车辆。2009年底,车辆达到39辆。在上级法院的资金、设备大力支持下,强化了信息化建设,建成了完善的局域网和内部网站,与全国法院系统内部网连接。新增微机50余台。2009年底,微机数达到92台,干警人均微机0.5台。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的原则,对原建筑设施进行相应的改造、装修,安装了先进的监控设备,对院机关要害部位实行了24小时监控。新改造的法院办公场所,场地宽敞,环境优雅,设备齐全,生活便利,实现了“审判区、办公区、执行区、生活区”4区分离,使市法院的基础建设跨入全省法院的先进行列。
(审稿人:吕佩东 供稿人:孙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