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典型选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4&rec=166&run=13

【方圆街道生产村】 该村位于城区。2009年末,全村850户, 2230人,党员126人,“两委”成员4人,领导班子健全稳定、管理民主。安装监控设施6个,治安消防监管监控系统完备。果园350亩,集体经济31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400元,居民楼房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共2030人,参保率91%,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40人,参保率92%。村经济年增长速度16%,适龄劳动力1430人,就业率92%,二三产业产值16840万元,占村产业比重91%,上缴税金590万元。
2008年,生产村达到物业化管理标准,街道硬化面积1600平方米,覆盖率100%;村绿化面积2900平方米,绿化率100%。建垃圾箱(池)和垃圾中转站40个,实现垃圾集中处理,建路灯55盏,实现街道亮化率100%。该村组织活动场所功能完善,卫生院设施、医务人员服务完善,商业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场、文化活动室健全。
【方圆街道里口村】 该村位于城区北部3公里处。2009年末,全村886户, 2300人,党员86人,“两委”成员3人,全村耕地2205亩,果园、大樱桃等经济林果600亩,大棚10亩,集体经济20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200元,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共2200人,参保率95%,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5%。无家庭困难失学儿童。村街道硬化面积12000平方米,覆盖率100%,建路灯60盏。自来水入户842家,入户率95%。有线电视842户,入户率95%。村绿化面积7000亩,达到村镇绿化标准。建垃圾箱(池)和垃圾中转站36个,实现垃圾集中处理。
2006年以来,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先后投资600万元,实施了河道浆砌设闸拦水、绿化、亮化、硬化四大工程,村内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2008年,该村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庄”。村级经济年增长速度18%。村果园水利设施完备率为92%,使用机械化作业比例为92%。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比例为75%。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率为70%。2008年,文化活动场面积16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面积40平方米。卫生院(室)面积120平方米,设施、医务人员服务完善。商业服务中心(网点)面积300平方米。
“两委”班子健全稳定,治安消防监管监控系统完备,监控设施4个,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发生,达到平安村居规范标准。
【方圆街道西哲阳村】 该村位于城区。2009年末,全村1050户, 2680人,党员101人,“两委”成员5人,村办企业5个,资产规模1800万元,集体经济437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830元,居民楼房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共2490人,参保率93%;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59人,参保率94%。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25万元,占支出比重13%。街道硬化面积11000平方米,覆盖率100%;村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绿化率100%;建垃圾箱(池)或垃圾中转站40个,实现垃圾集中处理;建路灯130盏,实现街道亮化率100%。适龄劳动力2040人,就业率92%,二三产业产值21670万元,占村产业比重91%,上缴税金550万元。全村经济总收入26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00元。
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经济发展示范村”、“海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共烟台市委、中共海阳市委评为小康示范村、烟台市文明村。2008年,被市委授予“海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围绕“六民”活动“帮民富”的要求,因地制宜,以商业服务业为主增加集体积累,加快村民致富步伐。西哲村先后开发了西哲阳小区共13栋商品住宅楼,哲阳家园10栋商品住宅楼以及7栋村民宅基地安置楼。在方圆工业园联合兴办了尼克学校,主要以汽车驾驶、维修为主,建有教学楼、学生公寓、实习车间等共占地72亩。投资1000余万元,占地36亩,建设集餐饮、娱乐、住宿于一体的晓龙大厦。近几年,村里主要依靠海兴建材市场、盛竹路钢材市场、海园路南建材市场三个建材租赁市场,沿街80余套网点租赁等收入改善民生。
【方圆街道新兴村】 该村位于城区。2009年末,全村391户, 926人,党员32人,“两委”成员5人,全村耕地310亩,果园30亩,村办企业3个,规模430万元,集体经济29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元,村经济年增长速度15%,适龄劳动力1430人,就业比重90%,二三产业产值430万元,占村产业比重90%,上缴税金215万元。居民楼房人均居住面积32平方米。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共833人,参保率90%;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83人,参保率92%。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16万元,占支出比重10%。2009年,社区达到物业化管理标准,街道硬化面积3000平方米,覆盖率100%;村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绿化率95%,建垃圾箱(池)垃圾中转站26个,实现垃圾集中处理;建路灯70盏,实现街道亮化率100%。
2007~2009年,该村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经济发展示范村”、“十佳和谐村庄”。全村纳税年均100万元以上,连续3年成为海阳市纳税贡献上榜村庄。
为解决当前人多地少的问题,新兴村大力兴办村集体企业,示范带动群众创业。多方筹集资金、聘请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成立了新兴建筑公司。集体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本村个体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全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群众从事第三产业。其中,100多人从事运输业,140多人从事建材加工,30家小型毛衫加工厂。村里将全部山岚调出来,以担杖山为中心规划300亩的集中方,新植樱桃、大枣、桃、杏、梨、矮化柿子、板栗等各类经济林木10000株,将担杖山建成花果山,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为城区旅游观光增加一个新亮点。
【东村街道城北村】 该村位于海阳市城区,东邻烟凤公路,西临晶山街,有文山街、虎山街贯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009年末,下辖七个村民小组, 1130户, 2660人,党员126人。2009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2亿元,固定资产2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9860元。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司法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建设村”称号,被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美在家庭活动示范村”、“小康示范村”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海阳市及东村街道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模范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新农村建设开始以来,城北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始终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列,全村利用公共积累完成了5万多平方米的旧房改造,使许多村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村里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对15条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38000平方米,修建排水管道6000多米;投资50多万元,新增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50多万元,修建文体活动广场3000平方米,购买健身器材8件;投资5万元,新建甲级卫生室1个,改善了村民看病就医条件;投资10万元,新装路灯205盏;投资3000万元,新建功能完备、设施齐全,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标准化居民小区一个,安置村民320户;投资5000多万元,开发商品住宅楼36000多平方米;在原有的基础上,投资50万元建设一个建筑租赁公司;投资30万元安装一个新的变压器,解决村民用电电压不足的问题。村里还先后投资140多万元为村民入保,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为群众购买面粉、大米、液化气等生活必需品,对年满60岁的老人,每月给予130元的生活补贴。
为了确保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村委建立了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配备了专业的环保人员,成立了城北物业公司,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杜绝了村道脏乱差的现象,引导农村群众增强健康、卫生、环保意识。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每年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家庭”等评选活动。村现有体育场一个、村民阅览室一个、村民活动室一个,群众健身娱乐场已投入使用。
【凤城街道高家庄】 2009年末,全村283户,813人,“两委”成员3人。村主导产业为捕捞、养殖业,从业人数500余人。2009年,全村完成经济总收入8507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1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52元。
该村先后投资30余万元,硬化街道2条,6200平方米;投资20余万元,完成主要街道绿化,累计栽植雪松、木槿等苗木900余株;投资9万元,安装中档以上路灯40盏;投资1万余元,新建垃圾集中收集点16个;投资20余万元,改造办公室8间;投资20万元,新建占地800余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广场,配套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2件,建灯光篮球场一处。
该村城镇化建设,重点为居民安置小区。该工程已列入市委、市政府城镇化建设议事日程。投资近2亿元,在村东南开发59万平方米的居民住宅楼区。2009年底,旧村改造拆迁工程已启动,近200户的旧房拆迁工作已结束。
【凤城街道统一村】 2009年末,全村365户, 940人,40名党员,“两委”成员3人,均为双兼。全村有耕地383亩,集体经济47万元。
2009年,村经济年增长速度15%,年人均村级可支配收入500元,适龄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0%,二三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占产业比重90%,上缴税金达到10万元。人均纯收入9562元,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940人,参保率100%;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20人,参保率95%。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5万元,占居民总支出比重10%。村内街道硬化面积5500平方米,覆盖率100%,村绿化面积2500平方米,达到社区物业化管理标准,新建垃圾池3个,实现垃圾集中处理。村内安装路灯150盏。互联网入户105户,入户率30%。卫生室200平方米,商业服务网120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所188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面积680平方米。“两委”班子健全稳定,安装监控设施4个,做到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发生,达到平安村居规范标准。
【凤城街道西河崖村】 2009年末,全村365户,1074人,党员55名,“两委”成员4人,均为双兼。全村有耕地650亩,果园20亩,大棚160亩。村开发商业楼及村民住宅楼2万平方米,集体经济200万元。
2009年,村居经济年增长速度25%,年人均村级可支配收入600元,适龄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0%,二三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占产业比重92%,上缴税金达到20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10214元,居民楼房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居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1074人,参保率100%,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参保率90%。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5万元,占居民总支出比重10%。村内街道硬化面积覆盖率80%。自来水入户360户,入户率100%。村绿化面积达到90%,达到村镇绿化标准,新建垃圾箱10个。村内安装路灯80盏。村组织活动场所面积2000平方米,卫生室250平方米,商业服务网点面积100平方米,文化场所活动面积15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面积200平方米。有线电视365户,入户率100%。“两委”班子健全稳定,安装监控设施7个,做到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发生,达到平安村居规范标准。
【凤城街道窑上村】 2009年末,全村341户, 1010人,党员54名,“两委”成员4人,均为双兼。商业网点1个,规模700平方米,集体经济59.59万元。
2009年,村居经济年增长速度17%,年人均村级可支配收入630元,适龄劳动力就业比重达到92%,二三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占产业比重92%,上缴税金12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14977元,居民楼房人均居住面积31平方米,居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4.6%,养老保险参保率93%,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支出6.6万元。村内街道硬化面积覆盖率91%。村西河道浆砌600米,建桥1座,总投入80万元。村西休闲娱乐公园投资120万元。村西街道硬化1150平方米,投入10万元。村绿化覆盖率100%,达到社区物业化管理标准。新建100个垃圾箱,1个垃圾中转站,实现垃圾集中处理。村内安装路灯230盏。互联网入户达到98户,入户率29%。卫生院面积120平方米,商业服务网点750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所面积3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面积100平方米。“两委”班子健全稳定,安装监控设施1个,做到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发生,达到平安村居规范标准。
【二十里店镇纪疃】 2009年末,全村443户,1370人,党员7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该村南屏著名的龙山,北倚二十里店水库,交通便利。
该村共规划设计了村庄绿化、卫生所改造、村内街道整治、村庄亮化、硬化连村路、配备垃圾运输车、安路沿石、改造自来水等八项惠民利群工程,投资达130万元。在构建和谐村庄的同时,该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入手,先后筹资成立了建筑工程公司和运输车队。其中,工程公司和运输车队拥有挖掘机2台,推土机3台,装载机4台,斯太尔翻斗车7辆。投资600万元建成了海阳市最大的石子场。该村的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发展高标准温室大棚220个,达720多亩。
【二十里店镇朱坞村】 2009年末,全村786户,2021人,党员73人,全村耕地面积3000亩,该村山青水秀,交通便利。 “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凝心聚力,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镇前头。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该村从加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做起,取信于民,服务于民。实行村干部8小时上班工作制,随时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变“一言堂”为“透明”工作法,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会上定”。村内宅基地发放、计划生育指标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均由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并在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业结构,全村共建起50多亩温室大棚,许多村民搞起了绿色蔬菜种植,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单一的种植结构。该村共有高标准蔬菜大棚420个,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有效途径。
【辛安镇谢家村】 位于海阳西南部,辛安镇西北。2009年末,全村400户,1240人,党员 88人,“两委”成员 4人。领导班子健全,治安稳定。2007年,村经济总收入22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820元;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24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827元;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28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105元。谢家村现有企业12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企业以纺织加工为主,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多次被评为山东省模范村民委员会、烟台市文明单位、烟台市“小康模范村”等。村建设达到新农村统一规划标准。目前,村的水、电、有线电视、电话配套齐全,治安消防监控系统完善,在村“两委”办公室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建立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对进村路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并修建了高标准的卫生所。
【辛安镇南马家村】 南马家村位于海阳市西南部。2009年末,全村360户, 1001人,党员 51人,“两委”成员 3人。2007年,村经济总收入457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300元;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4665.2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300元;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4709.5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070元。领导班子健全,治安稳定,耕地面积1100亩,虾池1320亩,滩涂1300亩,远洋捕捞渔船26艘,有冷库、码头、加油站、修造船厂等,集体年收入50万元左右。村建设达到新农村统一规划标准。村的水、电、有线电视、电话配套齐全,治安消防监控系统完善。村“两委”办公室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建立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对进村路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并修建了高标准的卫生所。
【辛安镇卓格庄村】 该村坐落于海阳市西南部。2009年末,全村480户,1280人,党员75 人,“两委”成员 5人。2007年,村经济总收入670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300元;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638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018元;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738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870元。领导班子健全,治安稳定。村地处沿海,有养殖池3000余亩,主要盛产鱼、虾、蟹、贝等很多种海产品,自然资源丰富。村建设达到新农村统一规划标准。村的水、电、有线电视、电话配套齐全,治安消防监控系统完善,在村“两委”办公室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建立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对进村路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并修建了高标准的卫生所。
【辛安镇赵家庄】 该村坐落于海阳市西南部。2009年末,全村 420户,1100人,党员51 人,“两委”成员3 人。2007年,村经济总收入181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290元;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193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169元;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202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902元。领导班子健全,治安稳定。村海岸线长1.5公里,有滩涂40公顷,盛产泥螺、杂色蛤、海蛎等。村建设达到新农村统一规划标准。村的水、电、有线电视、电话配套齐全,治安消防监控系统完善,在村“两委”办公室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建立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对进村路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并修建了高标准的卫生所。
【辛安镇滩西村】 该村坐落于海阳市西部。2009年末,全村 212户,574人,党员38 人,“两委”成员 6人。2007年,村经济总收入1106.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290元;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11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296元;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1198.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064元。领导班子健全,治安稳定。村进行了新农村规划,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种植蔬菜大棚为主。村建设达到新农村统一规划标准。村的水、电、有线电视、电话配套齐全,治安消防监控系统完善,在村“两委”办公室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设立了高标准环卫设施,建立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对进村路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并修建了高标准的卫生所。获得山东省沼气示范村、烟台市卫生村、山东省节能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发城镇王家山后村】 该村位于发城镇北6公里。2009年末,全村520户,1468人,党员60人,“两委”成员5人。村内共有果园面积4000余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近万元。先后被评为烟台市委、市政府乡村型示范村,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支部”,被海阳市妇女联合会评为“三八”红旗集体。
2008年,该村申报为新农村建设星级示范村以来,每项工作都采取由党员和村民代表“一事一议”的程序。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村民生活更加宽裕、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更加民主。走出了一条“果业强村、商贸兴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共1240人,参保率90%;养老保险参保率90%。村经济年增长速度达到15%,年人均村级可支配收入400元。村果园等经济林果3900亩,占村产业比重81%,水利设施、机械化作业达到90%,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达到70%,其它基础设施建设70%。自来水入户460户,入户率98%。村绿化面积达到村镇绿化标准,建垃圾池20个,安装路灯30盏。村组织活动场所200平方米,卫生室50平方米,商业服务网点6个,总面积30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64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100平方米。安装有线电视500户,入户率98%。“两委”班子健全稳定。安装监控设施4个,无刑事案件、集体访和越级访。
2009年,共筹资172万元,对村庄进行综合整治。主街道硬化12000平方米,投资85万元;新砌街两边排水沟3000米,投资12万元;新建村内小桥10座,投资7万元;主街道安装路灯36盏,投资9万元;主街道绿化、美化,投资8万元;清理河道投资10万元;新建一个果品市场,投资26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投资12万元。
【发城镇河南村】 该村位于发城镇东6公里,紧靠昌水河南岸。2009年末,全村208户,528人,党员36人,“两委”成员4人。全村耕地1100亩,果园440亩,葡萄260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04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249元;200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7360元。
2009年,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共520人,参保率97%;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4%。村经济年增长速度达到15%,年人均村级可支配收入460元。村果园、大樱桃等经济林果900亩,占村产业比重83%;水利设施、机械化作业达到92%,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达到81%,其它基础设施建设72%。村硬化主街道4条,长1000多米,面积5000平方米。自来水入户203户,入户率97%。村绿化面积达到村镇绿化标准,建42个垃圾池,安装51盏路灯。村组织活动场所80平方米,卫生室50平方米,商业服务网点6个,总面积50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76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160平方米,安装有线电视190户,入户率92%。村民教室50平方米,配备桌椅凳、远程教育设施等;图书阅览室20平方米,藏书2000册以上,科技文化影碟100张以上,配备书架、报架、桌椅等;新建室内健身娱乐场所50平方米,室外健身娱乐场所500平方米,配备各种健身娱乐器材。“两委”班子健全稳定。安装监控设施3个,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发生。
【发城镇发城村】 该村是发城镇政府的驻地村。2009年末,全村856户,2610人,党员63人,“两委”成员5人。耕地2391亩。果园1010亩,果品年总产量3020吨,总收入1800万元。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7100元;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8093元。
2009年,筹资202.6万元,对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其中,投资40万元,硬化道路2000米;投资20万元,浆砌排水沟2000米;投资12万元,修建小桥4处;投资30万元,整修山路3条;投资10万元,安装村内路灯30盏;投资4万元,建垃圾箱(池)30个;投资23万元,修建办公活动场所23间;投资3.6万元,建文化活动广场900平方米;投资60万元,对水库除险加固。
【发城镇北姜格庄】 该村位于发城镇东12公里。2009年末,全村500户,1460人,党员48 人,“两委”成员5人。全村耕地2360 亩,果园1600 亩,葡萄60 亩,茶树70亩。集体经济55 万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33 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65元。
2008年,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共1314人,参保率90%;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0%。无困难家庭和失学儿童。村经济年增长速度达到15%,年人均村级可支配收入400元。村果园、大樱桃等经济林果1930亩,占村产业比重81%;水利设施、机械化作业达到90%,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达到70%,其它基础设施建设70%。村街道硬化面积,覆盖率100%。自来水入户500户,入户率98%。村绿化面积达到村镇绿化标准,建15个垃圾池,安装34盏路灯。村组织活动场所面积200平方米,卫生室面积50平方米。商业服务网点6个,总面积30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面积64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面积100平方米。安装有线电视500户,入户率98%。“两委”班子健全稳定,安装监控设施4个。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发生。
【发城镇西夏屋庄】 该村位于发城镇南1公里。2009年末,全村460户, 1400人,党员45人,“两委”成员5人。全村耕地3211 亩,果园1736 亩。集体经济53 万元。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48 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
2008年,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共1270人,参保率90%以上;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0%。无困难家庭和失学儿童。2008年,村经济年增长速度达到15%,年人均村级可支配收入380元。水利设施、机械化作业达到90%,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达到70%,其它基础设施建设70%。村街道硬化面积覆盖率100%,自来水入户450户,入户率98%,村绿化面积达到村镇绿化标准,建垃圾池24个,安装路灯34盏,130户农民用上沼气。
村组织活动场所面积200平方米,卫生室面积60平方米,商业服务网点6个,总面积30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面积32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面积100平方米,安装有线电视432户,入户率98%。“两委”班子健全稳定,安装监控设施4个,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发生。
【大阎家镇海丰村】 该村位于大阎家镇东南部,南靠黄海,北临海翔路,西依西安路南段,地理位置优越。2009年末,全村896户, 2660人。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9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4819万元,人均纯收入7413元。
为提高广大村民的生活水平,该村按照集约、规整、逐步推进的原则,着力发展民生建设。2009年末,全村硬化道路面积3200平方米,道路硬化率达到80%;新增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0%。安装路灯50盏。为确保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村“两委”建立了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建设公厕4座,并在村里配备了专业的环保人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杜绝了村道脏乱差的现象,引导农村群众增强健康、卫生、环保意识。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0平方米,村有篮球场、村民阅览室、村民活动室各一个,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方便了村民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位。
【大阎家镇庄上村】 该村位于大阎家镇南部,海岸线长2.4公里。2009年末,全村560户, 1640人。主要种植粮油作物及果树,主导产业为海产品养殖及加工。2009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3519万元,人均纯收入7413元。
为提高广大村民的生活水平,该村按照集约、规整、逐步推进的原则,着力搞好民生建设。2009年底,全村硬化道路面积3200平方米,道路硬化率达到80%;新增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绿化率达到40%,安装路灯50盏。为确保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村“两委”建立了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建设公厕4座,并在村里配备了专业的环保人员,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彻底杜绝了村道脏乱差的现象,引导农村群众增强健康、卫生、环保意识。有线电视入户率超过90%,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0平方米,村有篮球场、村民阅览室、村民活动室各一个。
【大阎家镇西沽头村】 该村位于大阎家镇西部,育行线以南。2009年末,全村436户, 1194人,党员58人。该村总面积2200亩,人均1.18亩,主要种植粮油作物及蔬菜。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
为提高广大村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该村着力发展民生建设。硬化道路1870米,硬化面积12280平方米,道路硬化率70%;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绿化率90%;有线电视入户率99%;自来水普及率100%;电话普及率98%;安装路灯28盏;拥有村级活动场所105平方米。
为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该村还大力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2009年,该村实交农村养老保险保费169500元,实际投保人数286人;参加村级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920人,参合总额18000元,参合率达到90%。
2008年7月1日,村党支部被市委授予“优秀党组织”荣誉称号。
【郭城镇西古现村】 2009年末,全村623户,人口1788人,耕地3500亩。西古现村现有标准优质果园3000亩,主要有红富士、乔纳金、王林、新红星、嘎啦、千秋等两大系列10多个品种。林果面积占耕地面积90%,优质盛果示范园占果园面积98%;村统一规划建立果品批发市场,有效地带动了饮食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村卫生服务场所面积11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5名,药品达150多种以上,有取暖设施,医疗参保率达100%,切实保障了村农就医问题;村内自来水入户率、有线电视开通率均达100%;农民自1992年全部参加养老保险,村集体对参保人员每年每人补助10元,参保率达100%,“五保”老人供养达100%,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养老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集体先后投资100多万元,新建了3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楼内外建有党员活动室、妇女之家、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篮球场、阅报栏、财务公开栏。其中,图书室拥有农业科技、畜禽饲养、时事政治、历史等各种书籍3000多册,文体活动室拥有乒乓球、象棋、电视等文化娱乐器材。村内主要街道全部绿化,栽植树木3000余株,安装路灯52盏。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气象。
【留格庄镇埠落村】 该村位于海阳市东南部。2009年末,全村286户, 750人,党员48人,“两委”成员4人,全村耕地930亩,村办企业1个,集体经济2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144元。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4平方米,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710人,参保率95%。村街道硬化面积15400平方米,覆盖率100%,自来水入户286户,入户率100%,安装路灯25盏。村活动场所310平方米,卫生室80平方米,商业服务网点160平方米,安装有线电视户263户,入户率 92%。“两委”班子成员健全,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留格庄镇冷家庄】 该村位于海阳市东南部。2009年末,全村701 户,1713人 ,党员65人,“两委”成员6人。全村耕地835亩。集体经济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370元。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2平方米。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1713人,参保率 100%。村街道硬化面积覆盖率 100%。自来水入户701户,入户率100%。村绿化面积9430平方米,达到村镇绿化标准。建2个垃圾池,安装40盏路灯。村组织活动场所4669平方米,卫生室302平方米,商业服务网点495平方米,文化活动场20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162平方米。安装有线电视701户,入户率100%。“两委”班子成员健全,安装监控设施4个,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留格庄镇望格庄】 该村位于海阳市东南部 。2009年末,全村480户,1326人,党员62人,“两委”成员4人。全村耕地2310亩。集体经济2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428元。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共1326人,参保率100%。村街道硬化面积24000平方米,覆盖率90%。自来水入户480户,入户率100%。村绿化面积30亩,达到村镇绿化标准。建8个垃圾箱,安装150盏路灯。村组织活动场所面积460平方米,卫生室面积300平方米,商业服务网点面积 168平方米,文化活动场地面积8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面积350平方米,安装有线电视480户,入户率100%。“两委”班子健全稳定,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发生。
【行村镇何家村】 该村位于行村镇南部,南邻黄海,北距青威高速1000米。2009年末,全村600户, 1713人,党员77人,“两委”成员4人。全村耕地2408亩,滩涂养殖面积3000亩,养殖业占村产业比重70%,主要养殖螠蛏等。2007年,村经济总收入5530.4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491.4元。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608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242.1元。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690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633元。2009年末,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3平方米,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无失学儿童。
2007年,投资50万元,村街道硬化面积达到12200平方米,覆盖率达到85%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村绿化面积12000平方米,达到村镇绿化标准,安装路灯37盏。村文化健身活动场所面积10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80平方米,投资约30万元购置健身器材5套,硬化标准篮球场一处,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9%,丰富了群众的文体生活。卫生室面积 100平方米。村内商业网点2个,面积100平方米。村“两委”班子健全稳定,治安消防监控系统完善,安装监控探头10个,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发生。
【行村镇桃林村】 该村位于行村镇东南部,南临黄海,北距青威高速500米。2009年末,全村980户, 2826人,党员143人,“两委”成员6人。全村耕地4176亩,海水养殖面积3000亩。养殖业占村产业比重的68%,主要养殖对虾、蟹类。2007年,村经济总收入85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327元。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88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034.7元。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994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400元。2009年末,有小型水库(塘坝)2座,农田耕种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0%,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达到85%。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
2009年,村街道硬化面积达19200平方米,覆盖率达到92%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90%。村绿化面积2200平方米,达到城镇绿化标准,建垃圾池15个,安装路灯21盏。村文化活动场地面积800平方米,卫生室110平方米,室外健身器材6套,音响1套,文化活动室面积147平方米。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6%。村“两委”班子健全稳定,安装监控设施9个,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无越级上访事件发生,达到平安村规范标准。
【行村镇庶村】 该村位于行村镇西北部,麻黄路从村西通过。2009年末,全村600户, 1833人,党员70人,“两委”成员3人,党支部、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主任。全村耕地2730亩,蔬菜面积1950亩。蔬菜种植业占村产业比重的69.5%。其中,蔬菜大棚660个,面积约1000亩。2007年,村经济总收入65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677元。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75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068.9元。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85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337元。2009年末,水利设施配套,有各类井400余口,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5%,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达到78%。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5%,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
2008年,投资4万元,新整修机耕路1500米,修建桥涵1座;投资2万元,对蔬菜大棚清淤3000米;投资3万元,修复北河大坝。2009年,村街道硬化面积10800平方米,覆盖率达到9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90%。村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建垃圾池15个,安装路灯18盏。村组织活动场所320平方米,卫生室140平方米,文化活动场600平方米,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9%。村“两委”班子健全稳定,安装监控设施4个,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无越级上访事件发生,达到平安村规范标准。
【行村镇东寨头村】 2009年末,全村370户, 1027人。土地总面积2349亩。其中,耕地面积1127亩。2007年,村经济总收入15955.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438.6元。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175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782.2元。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1935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963元。
2003年10月,位于东寨头村的胶东水产品批发市场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国家级定点水产品批发市场”。2009年末,胶东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成为拥有冷库240座,总库容16万吨,从业人员4100多人的江北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市场完成水产品交易量44.5万吨,交易额16亿元,上缴税金1300多万元。自1997年以来,东寨头村连续多年被评为烟台市“十大个体私营经济专业村”,胶东水产品批发市场被烟台市列为“八大专业批发市场”之一。常年经营鱼、虾、贝类等20多种水产品,货源主要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及新西兰、泰国等国际市场,销售范围北至黑龙江、内蒙古,南到舟山群岛、海南岛,覆盖全国10多个省、70多个县市,形成了“买自全球、卖往全国”的销售网络。
新农村建设中,东寨头村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投资20多万元,建设图书室、阅览室,并成立了文化夜校、秧歌演出队、老年戏曲团、科技小组等多个业余组织,常年开展活动。全村180多户拥有家庭科技书屋,120多户成为全村的科技示范带头户。该村共投资80多万元对水产品批发市场至村内4000平方米道路进行硬化,对村内主要道路进行了高标准整修,群众吃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将村内沿街垃圾死角全部清理清除。多年来无上访闹事事件,成为无重大刑事案件、无计划外生育、无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三无”村。
【行村镇前寨头村】 该村位于行村镇驻地北部,距省道青石路2.5公里,西与莱阳市交界。2009年末,全村302户, 802人,党员47人。村“两委”班子健全,“两委”成员3人,全部交叉任职,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耕地面积1156亩,苹果园200亩,桑园100亩,蔬菜大棚130亩。2007年,村经济总收入120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509.3元;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1380.2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550.1元;2009年,村经济总收入1559.7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569元。2009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89%,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5%。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7%,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
2009年,投资16万元,新建村“两委”办公室186平方米;投资45万元,硬化道路2.5公里;投资3万元,完成村内亮化、美化、绿化工程;投资7.5万元,新建村民文化大院1处,占地1.5亩,硬化面积1000 平方米。
【盘石店镇下垒子村】 该村位于盘石店镇东部,距镇驻地5公里,紧邻旅游景点丛麻禅院。2009年末,全村210户, 508人,耕地1043亩,党员40人。2009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868万元,人均纯收入7321元。被中共海阳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兴建了两层20余间的村委办公楼,添置先进的办公设施,村委大院内全部进行了绿化、硬化。建立、完善了党员活动室、农民学校、图书室,购买了电视机、vcd机、音响等电教设备和4000册图书。村投资30多万元将村内主要街道全部硬化、绿化、亮化,修建文体广场1个,安装健身器材6件。
【盘石店镇北山后村】 该村位于盘石店镇东部,距镇 驻地有2.5公里。2009年末,全村290户,790人,土地1460亩,党员44名。2009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3027万元,人均纯收入7706元。先后被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绿化示范村。2008年,投资20余万元,把进村主路,主要街道全部硬化,浆砌水沟1500米,街道两侧高标准绿化,安装高标准路灯20盏,修建垃圾池8个。修建文体广场1000平方米,购买健身器材6件,投资5万元修建卫生室1个。村建有图书室1个,村民活动室1个,有图书1000余册。
【徐家店镇安家楼底村】 该村地处徐家店镇西南部,面积2平方公里。2009年末,全村272户,842人,党员40人。该村拥有耕地890亩。其中,果业种植面积426亩,杨树丰产林180亩。以苹果种植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6350元。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8000元。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9000元。该村大力发展货物运输,扶持群众运输致富。2009年,有大货车40辆,轿车20辆,挖掘机6台,装载机6台,年可实现经济收入300万元。村里另有石子加工厂5个、石材加工厂2个、滑石粉厂2个、冷库2个、造纸厂1个及纸箱厂1个,年可实现经济收入150万元,利税22万元,吸纳剩余劳动力150余人。
在新农村建设中,安家楼底村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硬化宽5米的连村路2公里,修建连村绿化带1.5公里,安装路灯26盏。村主要街道硬化、绿化、亮化。建有农村文化大院12间,面积200平方米,拥有篮球场、乒乓球室、阅览室等多种健身及文化设施,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徐家店镇长沙堡村】 该村位于徐家店镇东部,东与高家长沙村为邻,南与东季家庄、矮槐树村交界,西与栖霞市东柳子头、水有兰、尚家庄三村接壤。2009年末,全村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 300户, 800人,耕地面积1610亩。其中,粮田1220亩,果园330亩,蔬菜60亩。党员43名。村“两委”成员5人,书记、主任一人兼。
该村主要产业是种植业和石材加工。长沙堡村石材资源丰富,有1个石碃,2个石材加工厂。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41.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181元。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372.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004元。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20.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040元。
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村中建有村级活动场所,占地面积230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99%;有线电视入户率90%;电话普及率80%。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项参保率均达到90%。计划生育工作井然有序,多年来,无计划外超生现象。村里投资40万元,建成了0.25米厚、5米宽、2公里长的连村路;投资7万元,建村级活动场所7间;投资15万元,建设一处2400平方米,集台球、健身器材、篮球场等多种健身路径于一体的文体广场,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徐家店镇徐家店村】 该村位于204国道旁边,蓝烟铁路横穿东西,交通非常发达,是镇政府驻地。2009年末,全村1312户, 3468人,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237亩。其中,粮田908亩,果树316亩,蔬菜13亩,人均0.32亩。该村设有一个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徐家店村党支部、徐家店村建筑公司党支部和徐家店村针织厂党支部)。其中,徐家店村党支部有党员103名。村“两委”成员8人,村级活动场所132平方米。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320.5元。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60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648.9元。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6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900元。
该村主要产业是果业和商贸业。2008年,调整土地200亩,建起徐家店国际商城,该项目自开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销售形势良好。
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建成区120万平方米,道路硬化长度2160米,道路硬化面积43200平方米,道路硬化率80%;绿化面积12600平方米,村庄绿化率29%。安装路灯78盏,有线电视入户率95%,全村通上了自来水。2009年,完成一座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库容量达到20万立方米。该村有两支秧歌队,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医疗保险参保率100%。
【小纪镇北索格庄】 该村位于小纪镇东部。2009年末,全村316户, 858人,党员54人,“两委”成员3人,耕地1912亩。
北索格庄依托距青石公路较近的优势,立足村南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的自然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以番茄为主的蔬菜大棚80亩,并上大棚沼气池4个,形成一条无公害大棚蔬菜产业带。
为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投资硬化连村道路2000米,硬化面积8000平方米,安装路灯26盏,完成了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全村新建沼气池135个,安装太阳能150个,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效的改善了村容村貌。
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规定每星期全村打扫一次村内卫生,及时清除“三堆”(即草堆、粪堆、柴堆),保持村内的整洁。成立农村治安联防队,加强村内夜间的治安巡逻,并在村内安装10个摄像监控镜头,加强了治安管理力度。投资20万元,建造了文化大院,改造办公室7间,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新上跑步机、休闲荡椅、骑马机等健身器材,并组织村民扭秧歌、跳健身操,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体生活,提高了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
【小纪镇后沙埠前村】 该村位于小纪镇政府驻地北部1公里处。2009年末,全村142户, 358人,党员31人,“两委”成员4人。耕地580亩。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实施以来,该村“两委”干部带领全村群众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结合村里的实际,真抓实干,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先后荣获“海阳市老年体育示范村”、“烟台市新农村建设星级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建大棚8个,新上养殖专业户38个。其中,规模以上养殖场2个。群众收入大幅提高,人均收入达到8100多元。
为解决交通难、出行难的问题,该村先后投资67万多元,修建连村路、硬化村内街道,彻底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问题;为解决土地灌溉问题,该村先后投资25万余元,修复大口井3个,兴建蓄水池2个,增加水浇地面积350余亩,基本实现农田水浇全覆盖。
为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先后投资6万余元,兴建了文化活动室、篮球场、乒乓球场、门球场等活动场所,引导群众文化生活方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该村先后投资37万余元,改造全村用电线路,安装高标准路灯17盏,安装摄像头8个,监视器1套,维护村内治安稳定。
【小纪镇鲁疃村】 该村地处小纪镇北部。2009年末,全村332户, 974人,党员60名。有耕地面积251亩,山林2100亩。2008年被中共烟台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该村耕地面积不足1600亩,且大部分是山耩薄地,人均土地面积1.6亩,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为此,确立了“以果立业、靠科技兴村”的发展路子,经过不懈努力,发展果园1500多亩,大部分果园已进入盛果期。为扶持林果业发展,该村成立了果业协会,成为小纪镇典型的综合示范村。
该村先后投资80余万元,实施了村路硬化、自来水开通、水利设施修建和村委办公室改造等系列惠民工程。
【朱吴镇后山中涧村】 2009年末,全村318户,1002人,党员52名,“两委”成员5人,全部兼职,耕地1800亩,山岚2700亩,红富士苹果600亩,大樱桃400亩,干杂果70亩。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6800元。涉农投保、适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五保老人供养均达100%。2007~2009年,全村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发生,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社会治安良好,群众生活安定祥和。
该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建设生态型旅游观光新村为目标,形成了绿色经济林果、红色地雷战旅游一村二品经济发展格局。投资70万元,对村内的大街小巷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投资60万元,整治村内河道1200米。投资24万元,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共浆砌花岗岩花池、花边1200米,栽植蜀桧、竹子、金丝柳等绿化苗木、花卉8300多株。建立起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市镇两级投资8万元,建起垃圾中转站,村里先后投资1.2万元,新建垃圾池20个,成立了8人的专职卫生清运队伍,配备12马力拖拉机一辆,统一处理村内生产和生活垃圾,确保村内主街道无垃圾,河内无漂浮物。
【朱吴镇九岭夼村】 2009年末,全村140户, 380人,村“两委”成员4人。有耕地面积780亩,山岚面积800亩。经济林果主要有大小樱桃、板栗等,森林覆盖面积93%,名优产品“九岭红”牌大小樱桃,粒大、皮薄、汁多、味美,享誉中外。该村提出了“开发生态旅游,建设旅游山庄”的建设目标,开发走出了一条“以果兴村、旅游富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新思路。
村“两委”聘请省林业监测规划院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设计,依托本村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确定了以旅游开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打造“红樱桃民俗旅游村”为重点,以“开发生态旅游,建设旅游山庄”为建设目标,对各类资源优势进行挖掘,优化整合,走出一条“以果兴村,旅游富民”新农村建设之路。共投入资金260多万元。其中,烟台市政协协调提供无偿资金132万元,对山、水、路、村容村貌进行综合整治修建。在基础性设施建设上,投资46.1万元,架设高低压线路2000米,变压器125千瓦一台;投资25万元,对村级活动场所(正房11间,厢房3间)进行改造,建文化广场600平方米;投资4.6万元,新上9盏路灯;投资53万元,修建停车场3处;投资2万元,修建吊桥1座;投资7万元,硬化主街道、安装护栏700米;投资2万元,发展旅游文化,开发13处、138平方米石刻大字;投资0.8万元,帮扶10个贫困户。硬化连村路、街道16.5公里,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交通不便的状况。发展大樱桃500亩,栽植绿竹、紫薇等绿化苗木1万多株。投资18万元,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整治,架拱桥3座,修建拦河坝24道,形成了一道自上而下,小桥流水,碧波荡漾的亮丽风景。在通往“神仙崖”瀑布景点处,修建了木质吊桥,用自然石铺装了步游路。在三眼水井安装了原始辘轳,并开通旅游环山路12.5公里,修停车场5处。在村容村貌整治上,新建垃圾箱24个,设置休憩凳47个,标志牌52个,同时,村成立13人的垃圾清运队,所有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所有畜禽实行圈养、栓养。每年樱桃节期间,举办丰富多样,别具一格的“樱桃采摘”旅游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休闲度假,让游客沉醉、享受到“睡农家院、吃农家饭、摘农家果、喝农家泉、干农家活、做农家人”的乡野情趣,被游客誉为“北方的小九寨、东方的花果山”。
【经济开发区中房村】 该村位于海阳工业园中部东京路西侧,南临海阳一中和湿地公园,交通方便,环境优越。2009年末,全村670户,1800人,党员61名。全村占地面积2900亩,耕地450亩,蔬菜大棚124个,主导产业以蔬菜大棚和房屋开发为主。
2008年,被市委确定为新农村示范村。全年投资400余万元,硬化街道10条,总长3232米,面积22621平方米;浆砌排水沟7796米;绿化街道28830平方米;安装高标准路灯44盏,路口花灯4盏,其它街道120盏;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垃圾池10个;建设文体广场1处,科普宣传栏1个,文体广场硬化6300平方米,新上篮球架1套,健身器材8套。有商业服务中心1处。
【经济开发区石人泊村】 该村位于海阳经济开发区南部,东邻烟凤公路和万紫园,小孩儿口国家级湿地公园穿境而过,环境十分优美。2009年末,全村850户,2300人,党员80名。耕地面积1200亩。
2007年,被海阳市委、市政府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投资200余万元,硬化主街道长3000米,硬化面积1.89万平方米;建起石人广场和文化大院,硬化面积6000平方米;浆砌排水沟1.48万米;安装路灯100盏;新上垃圾箱160个;栽植绿化树木2000余棵;安装新农村普法、计划生育等各类刊板100余块。
【碧城工业区嵩潜村】 该村位于碧城区西南端。2009年末,全村306户, 867人,党员55人,“两委”成员3人,全村耕地1250亩,果园5亩,大棚80亩。2008年,集体经济收入2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200元。适龄劳动力458人,就业率91%,二三产业规模占村产业比重93%,上缴税金4万元。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860人,参保率98%,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68人,参保率91%,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6万元。2008年,村街道硬化面积6000平方米,覆盖率99%,建8个垃圾箱。互联网入户101户,入户率34%,卫生室面积156平方米,文化活动场面积10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面积260平方米。完成了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两委”班子健全稳定,无刑事案件、集体上访及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碧城工业区杨家泊村】 该村位于碧城区中部。2009年末,全村302户, 810人,党员31人,“两委”成员3人。全村耕地915亩,果园60亩,大棚2亩,集体经济收入39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7255元。适龄劳动力429人,就业率91%。二三产业规模占村产业比重93%,上缴税金10万元。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共800人,参保率99%,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0人,参保率100%,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9万元。2008年,村街道硬化面积2000平方米,覆盖率100%,村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互联网入户99户,入户率34%,卫生室面积396平方米,文化活动场所面积1000平方米,文化活动室面积260平方米。2008年,完成了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两委”班子健全稳定。安装监控设施1个。无刑事案件、集体上访及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旅游度假区臧家村】 该村位于旅游度假区中部,北靠万紫园,东临东凤路,西临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2009年末,全村572户,1578人,党员70人,村“两委”成员5人。全村经济总收入6345万元,人均收入8255元。投入120万元,对村内四纵四横八条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投入22万元,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完成铺装2400平方米;投资26万元,安装路灯98盏,购置景观式垃圾箱60个,并配备专门保洁人员,定期对村内街道进行清扫,村内的垃圾实行一体化处理,设有3个垃圾中转站。全村自来水入户改造率达100%,建设了纯净水生产车间,免费为群众供应纯净水;村内设有医疗所,方便村民求医问药;对60周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生活定补;村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了100%;投资30万元,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文化娱乐广场,设立了村民活动室、图书室,并购置图书8000余册,配套了相关娱乐设施。“两委”班子健全稳定,治安消防监管监控系统完备,无刑事案件和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