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海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3&rec=3&run=13

2011年1月17日
海阳市市长 姜仕礼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期间政府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五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有力监督与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奋战五年,再创辉煌”为目标,同心同德,昂扬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任务,成功实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前两步目标,海阳的发展乘风破浪,又站在了新的重要历史节点。
—— 过去五年,是发展进程显著加快、综合实力持续攀升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各种挑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坚定信念,科学务实,积极构筑“一片两带”经济布局,着力推进“四项重点经济工作”,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新的更大跨越。预计,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 222亿元,是 2005年的 2.2倍,年均增长14.4%。地方财政收入,在2009年突破 10亿元大关的基础上,2010年达到 12.8亿元,是 2005年的 3.1倍,年均增长25.4%。预计,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是 2005年的 2.8倍,年均增长24.1%。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00元,同比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9100元,是2005年的1.9倍,年均增长14.1%。近年来,我市连年被评为烟台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先进县市区,一举扭转了长期落后的发展局面。
—— 过去五年,是经济结构深刻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五年来,牢固树立质量效益观念,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三次产业比例由 2005年的 25.3:46.8:27.9调整到 20.7:47.3:32。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五年实施水利工程 2890项,完成 10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补贴购置农机具3120台套,新建各类沼气池21240座,硬化改造县乡公路 960公里,有线电视“村村通”入户率、“村村通”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 95.2%和97.8%,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发展经济林果14.6万亩,完成荒山荒滩造林 5.4万亩、退耕还林 4100亩,新建畜牧饲养场 1890个,完成渔业增殖放流 4.7亿单位,海阳白黄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民合作社发展到310个,新增较大农业加工企业 16家,我市被命名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工业结构持续优化,毛衫等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型能源、机械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我市再次荣膺中国毛衫名城称号,被评为山东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转型?2010中国经济十大领军(县级)城市;预计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348个,比“十五”末增加 148个,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由 2005年的 3家猛增到 17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0亿元,实现利税 40亿元,分别是 2005年的 2.5倍和 3.3倍。五年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4个、烟台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8个,培育省级名牌产品 5个、著名商标 10个;削减二氧化硫 241吨、化学需氧量 1001吨,万元 GDP能耗下降22%,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三产规模快速膨胀,旅游业内涵更加丰富,新开发景区 5个,培育 2A级以上景区 5个,2010年实现旅游收入 19.9亿元,是 2005年的 3.8倍,我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两次通过复检;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房地产等服务业蓬勃发展,预计 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 84.9亿元,是 2005年的 2.2倍;完成房产开发面积 240万平方米,保持了稳健发展态势。海洋经济异军突起,港口吞吐量达到 151万吨,是 2005年的 11.4倍;特别是中集来福士、立泰船舶重工、蓝岛海洋等海工企业的引进建设,为蓝色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 过去五年,是重大建设齐头并进、赶超能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五年来,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建设由梦想变为现实,为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重点工程建设轰轰烈烈,海阳核电首期两台机组顺利推进,一号机组核岛钢制安全壳筒体三环成功吊装到位,二期两台机组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海阳核电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被列入烟台市改革开放 30周年十件大事。海阳港,总体规划获得交通运输部和山东省政府联合批复,西港区一期 3个泊位投入运营,西港区二期和东、中港区开始围堰填海,以港兴市战略加快实施。跨海特大桥完成工程总量的80%,烟海高速公路开始桥涵施工,青荣城际铁路进入建设阶段,三大工程建成后将奠定海阳衔接烟青威三市的交通枢纽地位。重点区域开发蔚为壮观,以开发区、度假区、碧城区为龙头的各类园区,五年新增基建投入 5.1亿元,开发面积 12平方公里;新设立的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和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配套与项目引进建设同步展开,为加快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 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实施、发展活力不断迸发的五年。累计完成土地延包村庄 617个,土地延包率达到98.4%。实施了以乡镇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撤销镇街事业站所 42个,将政府工作部门由 27个调整为 24个。公有企业改革,破产清算企业 32个,进一步解决了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民营经济长足发展,五年注册民营企业 1314个,登记个体工商户 1.1万户。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成传染病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建立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机制,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置村级卫生站所 479个,农民参合率达到100%,我市被评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市。教育体制改革,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直升初中;撤并海阳六中、七中和十一中,完成海阳一中迁建和全市职业学校合并;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被评为山东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五年来,坚持对外开放毫不动摇,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 110个,是“十五”时期的 6.5倍,其中中央企业和国内外 500强企业 6个,招大引强实现新的突破。对外贸易克服外需不足影响,出口创汇 18.2亿美元、进口 5.99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 3.3倍和 4.1倍;2010年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较 2005年分别提高 9.4个和 9.2个百分点。
—— 过去五年,是城镇化突飞猛进、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五年。五年来,适应亚沙会举办需要,着力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城市内涵。到“十一五”末,城市建成区由 2005年的 17平方公里增加到 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 15.2万人增加到 23.2万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南部新区拔地而起,亚沙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 70%以上,其中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安保指挥中心进入装修阶段,抵离中心、亚沙展览馆、生态岛体育场和亚运村多层主体基本完工,帆船帆板比赛区、宝龙城、盛龙建国饭店、君子连理岛等项目全面铺开,形成良好开发形象。旧城改造大刀阔斧,五年完成拆迁 89万平方米,新增建设面积 830万平方米,分别是“十五”时期的 1.6倍和 1.4倍。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完成了黄海大道、海天路、海翔路、西安路、西出口拓宽、山海旅游路、民俗旅游路西段、滨海路拓宽、海鑫中路、益港路等道路建设和海莱线、烟凤线、204国道大修改造,城市交通体系更加完善;新增供暖面积 160万平方米,铺设燃气管道 40公里,改写了海阳没有集中供暖供气设施的历史;完成第三水厂建设,启动了第二水厂城区供水补源工程,提高了城市供水能力。城市环境日益优化,完成景观式亮化 1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 758万平方米;完成东村大集搬迁和部分马路市场整治;对造纸厂草浆生产线和印染企业实施了关停并转,完成了老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垃圾处理厂一期、污水处理厂及污泥处置工程,新建垃圾中转站30余处,进一步改善了东村河环境质量。小城镇建设明显加快,以徐家店镇、留格庄镇、辛安镇、行村镇为重点,镇驻地商贸住宅综合区建设和环境整治积极推进,镇域经济加快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力持续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市获得省园林城市、省人居环境奖、国家级节水型城市等荣誉称号,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也取得积极进展。
—— 过去五年,是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五年。五年来,以“六民”活动为载体,投入资金 10.7亿元,着力推进社会建设。坚持以惠民利群工程为抓手,积极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仅 2010年就完成八大类 27件实事。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0.5‰以内,荣获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完成土地复垦 3.5万亩,审批建设用地 3.4万亩,耕地连年实现占补平衡。投入资金 7.5亿元,加强电力工程建设,有效缓解了电力瓶颈制约。海阳大秧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山东省唯一节目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表演;举办了五届海阳国际沙雕艺术节、海阳首届国际沙滩体育艺术节、同一首歌、中华情等大型文艺活动;完成《地雷战传奇》及续集摄制,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成功取得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承办权,以 2010年 12月 16日完成亚奥理事会会旗交接为标志,亚沙会正式进入“海阳时间”;举行了第 16届亚运会火炬(海阳站)传递活动,相继承办了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全国沙滩手球锦标赛、全国龙舟锦标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为成功举办亚沙会积累了丰富经验。村委换届选举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和城乡低保标准逐步提高,新建敬老院 8处,成立了市慈善总会,接受爱心捐款 4152万元、慈善捐款 846万元。新建城市社区 11个、农村社区 118个。建设全国残疾人托养示范机构 1处,荣获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市称号。双拥共建成效突出,荣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建设经济适用房 192套、廉租房 196套。发放社保金 17.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 2.8万人,引进人才 1870人。编纂出版了第一部《海阳年鉴》。纵深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加强平安海阳建设、群众来信来访和安全生产监管,荣获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和谐之城称号。大力开展“携手办亚沙、文明伴我行”提高全民素质主题活动,荣获山东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发改统计、审计监察、药监物价、外事通讯、气象地震、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发展又好又快、社会和谐美好的五年,是全市人民自豪感和自信心显著增强的五年。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认真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众志成城、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尽管过去五年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必须清醒把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保增长、促发展仍是长期任务。二是转方式调结构压力很大,传统产业亟待升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大型企业培育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仍是薄弱环节。三是城镇化任重道远,旧城拆迁改造、城市综合整治、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任务仍很艰巨,城市形象与亚沙会举办需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四是土地、资金、生产资料等制约发展的因素日益突出。五是和谐海阳建设有待加强,生态文明程度仍然不高,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六是政府自身建设尤其是执行力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期间政府工作任务目标和战略重点
“十二五”是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决胜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未来五年,尽管国内外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但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微观看,我市经过五年磨砺,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支撑更加有力,活力更加充沛,已经走过了“强筋壮骨”的历史阶段,进入了跨越发展的崭新时期。只要我们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够把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化为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期。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实施科技创新,加强民生建设,确保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提前建成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跻身全国百强县、加快建设富足文明和谐繁荣新海阳提供重要保证。
“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到 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 446亿元,年均增长 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9.3亿元,年均增长 18%;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503亿元,年均增长 1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 194亿元,年均增长 18%;实际利用外资 8210万美元,年均增长 10%;出口创汇 7.68亿美元,年均增长 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7170元,年均增长 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6740元,年均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5‰以内;万元 GDP能耗下降 1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18%;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削减 18%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 12%;氨氮排放总量削减 12%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将突出抓好六大战略重点:
(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到 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0.4:50:39.6。按照调整北部、提升中部、膨胀南部的思路,以设施配套、载体建设、产业升级为重点,加快优化“一片两带”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抢抓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机遇,着力培育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提升毛衫、五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型能源、机械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到“十二五”末培育产值过 50亿元企业 6个以上,把新型能源、机械装备制造、海洋工程产业打造成 3个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坚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做强旅游休闲、商贸餐饮、现代物流、房地产等支柱型产业,做大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社区服务等成长型产业,突破文体会展、总部经济等潜力型产业,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滨海休闲度假目的地、国家级沙滩群众运动基地和东北亚区域性物流中心。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机遇,以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亚沙场馆区、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为平台,以核电、港口、亚沙会、跨海特大桥为重要支撑,大力发展以海洋旅游、海洋工程、海洋生物科技、临港等产业为主导的海洋经济,加快建设蓝色经济强市。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加快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转变。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动力,以增加居民收入、扩大社会保障、落实鼓励政策为重要举措,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居民消费预期,扩大消费规模,促进消费升级。重视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拉动作用,切实搞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和城乡开发,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把基础设施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快核电建设,完善城乡电网,发展智能电网,积极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以建设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以海阳港扩建、烟海高速公路、跨海特大桥、青荣城际铁路、徐家店至海阳港地方铁路、309国道改建、青石公路大修工程为重点,加快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完善电子政务网络,搞好亚沙会信息系统建设,科学开发和利用基础信息资源,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热力、燃气、给排水、弱电、污水处理等管网建设,增强城市内在功能。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对主要流域进行分步治理;搞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防洪防潮工程建设,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体系。
(三)深入实施城镇化,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把城镇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所在,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搞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实施工作,加快构筑以老城区、开发区、南部新城为主体,以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为两翼,以小城镇为呼应的城镇化新体系,大幅提升城市化水平。科学定位区域功能和产业布局。老城区,结合城中村改造,以环境综合整治、商贸设施配套和繁荣发展三产为重点,提升形象,增强功能,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开发区,坚持完善配套、招大引强和产业升级并重,扩大规模,丰富内涵,强化龙头带动作用。南部新城,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提升旅游度假区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标准搞好以场馆、道路、绿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亚沙配套工程建设,加快打造海阳最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海新区。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核电设备制造、综合服务、海洋工程等产业,力争早日建成国家核电产业基地和亚洲海工装备制造基地。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海洋文化、高端休闲、海洋科技等产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上新城。小城镇,以特色产业培育、公益设施配套和新型社区建设为重点,增强自身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继续加强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完善科学发展保障机制。把改革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完善乡镇机构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完善金融体制,搞好公有企业改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积极推动文化、教育等其它领域改革。
(五)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着力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坚持国内外并重,积极拓展招商区域,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对外交流与合作。着力扩大新型能源、机械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战略新兴产业开放,扩大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大型商贸、总部经济、文体会展、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开放,扩大城镇化、现代农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开放,努力优化开放结构。坚持引资与引智并举,积极寻求与中央企业、国内外 500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我市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在稳定和拓展外需的同时,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新优势。在扩大出口的同时,积极发挥进口对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积极、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
(六)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加快构建和谐海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真正重视、真心关注、真情推动群众工作,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深入实施科教兴海战略,着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和企业制度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快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优化制度环境和管理方式,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高水平筹办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到 2015年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6%以下。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健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树立绿色、低碳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2011年政府工作任务目标和重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目标的起步之年。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安排是:完成生产总值 255.3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 15.1亿元,增长 18%;固定资产投资259.6亿元,增长 18%;实际利用外资 5710万美元,增长 12%;出口创汇 5.44亿美元,增长 1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00亿元,增长 1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2830元,增长 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280元,增长 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5‰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66%,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均削减4%。为实现上述目标,将奋力推进九方面工作:
(一)全神贯注,只争朝夕,奋力推进亚沙会筹备工作。把亚沙会筹备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群策群力,高效运筹,为奉献一届精彩的国际体育盛会提供重要保证。一要全面完成亚沙配套工程。年内,严格时间节点要求,确保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广播电视中心、安保指挥中心、亚沙展览馆、运动员综合服务区及升旗广场、生态岛暨开闭幕式场地、亚运村、抵离中心等场馆按期交付使用,确保北京路第一合同段、一中南路、海滨中路东段、海滨路与跨海特大桥连接段等道路硬化工程按期竣工通车,确保亚沙会城市景观打造、亚沙会场馆亮化工程按期完工。同时,切实加快盛龙建国饭店暨盛龙锦地、宝龙城、君子连理岛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南部新区形象。二要科学推进赛事运筹。全面展开亚沙会火炬和奖牌设计征集、亚沙会注册制证中心和项目竞赛委员会组建、亚沙会火炬传递方案和开闭幕式方案制订、亚沙会各单项竞赛日程和技术手册编制、亚沙会团长大会筹备、亚沙会志愿者招募培训和专业人才公开招聘、亚沙会主题彩票发行、亚沙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各项筹备工作,确保赛事运行环环相扣、有序推进。三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精心筹划第二届海阳国际沙滩体育艺术节暨亚沙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和其它重要筹备活动,并以活动为媒介,大力宣传亚沙会,宣传新海阳,浓厚筹办氛围,提升海阳声誉。四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既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又要想方设法在赞助商、合作伙伴和高级合作伙伴的引进上求突破,为筹办亚沙会提供有力支持。
(二)着眼长远,夯实支撑,奋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继续把重大工程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持续力。一是服务核电建设。配合搞好核电专家村等配套工程,推动一期两台机组加快建设、二期两台机组早日开工,进一步放大核电的带动效应。二是加快港口扩建。海阳港西港区二期,年内完成防波堤工程,启动航道建设和通用泊位围堰填海;东港区,完成陆侧防波堤、综合配套服务区及连接通道建设;同时,力争海阳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获得国务院批复,启动查验部门办公大楼建设,为以港兴市创造更好条件。三是推进重大交通建设。为烟海高速公路、青荣城际铁路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确保年底前跨海特大桥竣工通车,争取徐家店至海阳港地方铁路年内开工。同时,完成 309国道改造、民俗旅游路二期、东村至小纪段改建、盘石店至东外环连接线等道路工程,建立更加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
(三)调整优化,提质上档,奋力推进工业经济升级。突出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培育,切实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在持续提升毛衫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搞好国家核电重大专项、核电运营服务中心、丰汇重工、康达核电设备、环球阀门、华润风电、嘉禾光电科技等项目建设,形成新型能源产业多元化发展局面;抓好米兰德数控机床、新华工业炉设备制造、方圆大型工程机械、鲁能电力设备等项目建设,提升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层次;抓好中集来福士三期、立泰船舶重工等项目建设,膨胀海洋工程产业规模;抓好瑞联盛华电子液晶材料、坤益液晶显示材料等项目建设,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条;抓好贝尔特生物科技、金奥黄金冶炼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生物科技产业。二是倾力培育骨干企业。坚持扶强、扶优并举,强化核电公司、方圆集团、核电设备制造、中集来福士、维蒙特工业、富尔达空调设备、进元电子、亚琦纺织等骨干企业的支撑力,促进成长性好的企业加快发展,搞好 18个投资过亿元二产项目建设,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0个以上。三是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深入实施质量兴市和名牌带动战略,年内新建烟台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 2个,培育山东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各 2个以上。
(四)顺势而为,加强引导,奋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把握机遇,完善措施,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三产比重。一是加快发展旅游业。以景点开发和设施配套为着力点,进一步增强度假区、招虎山、丛麻禅院、云顶竹林等景区的旅游功能,加快中国房车自驾车(海阳)基地、国际帆船俱乐部等旅游项目建设,做好国家级沙滩群众运动基地争取工作,积极发展乡村民俗游,加强旅游环境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切实增强海阳旅游的吸引力,力争旅游收入增长 30%以上。二是提升商贸物流餐饮业。抓好金海金城、发城红富士商贸城、胶东义乌小商品物流城等项目建设,加大“旗舰型”商业零售企业和物流企业引进力度,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构建大商贸、大流通格局。在提升现有餐饮企业的同时,加快宝龙雅乐轩、盛龙建国饭店等高档酒店建设,进一步提高亚沙会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鼓励开办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在支持现有金融保险机构创新发展的同时,加大金融保险机构引进力度,积极发展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着力推动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力争年内 1家企业成功上市。四是稳定发展房地产业。突出抓好山海澜庭、印象英伦海、中央海岸等 32个投资过亿元房产项目建设,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打响海阳宜居品牌,切实保持房地产业良好发展态势。五是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充分发挥成本低、环境美的优势,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着力引进总部经济项目,抓好海益宝、康达环保等总部项目建设,力争总部经济取得实质性突破。
(五)立足实际,挖掘潜力,奋力推进特色经济发展。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着力增创新的竞争优势。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以建设世界一流海上新城为目标,完成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用海规划批复和海域使用报批,制定概念性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搞好投资 30亿美元的新鸿基、投资 70亿元的保利达和投资 32亿元的东方海洋龙栖城 3个大项目建设,在丁字湾形成热烈建设场面;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力度,年内增殖放流 6000万单位以上;争取海阳中心渔港年底前获得立项批复。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切实利用好国家促进民间投资和城镇化深入实施的机遇,强化政策引导,膨胀民营经济规模,年内新发展个体工商户 2100个、私营企业 220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 20%以上。
(六)强基固本,加大投入,奋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确保涉农补贴全部发放到位;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民培训,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切实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年内完成荒山造林 1.2万亩,新上优质经济林果 5000亩、茶叶 1000亩、蔬菜标准化日光温室 600个,新建畜牧规模养殖场 50个;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新发展农民合作社 60家以上。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高盘线县级公路进行硬化,对 51个村庄的中低压电网进行改造,在 20个村庄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搞好 3座重点塘坝除险加固,建设户用沼气示范村 2个、工程沼气池 150座,新建农村社区 72个,使农村社区覆盖面达到100%,为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七)积极应对,发挥优势,奋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认真研究后金融危机特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外向型经济向纵深化、高层次挺进。一是优化开放载体。继续完善设施配套,提高项目竣工率,切实增强现有各类园区的承载力、吸引力和贡献力;以电力、道路、绿化、亮化为主要内容,加强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为扩大开放特别是培育核电产业打造坚实平台。二是提高引资质量。把六大新兴产业和城镇化作为重点开放领域,以中央企业、国内外 500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攻方向,千方百计招大引强,力争年内引进单体投资过亿元项目 20个以上。三是转换贸易方式。把提高传统出口产品品质、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作为应对外需不足的根本举措,把拓展市场作为扩大出口的有效手段,努力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鼓励进口关键技术、先进设备和稀缺资源,加快双向开放步伐。
(八)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奋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在做大做美南部新城的同时,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为载体,强化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增强城市魅力。一是切实加快旧城拆迁改造。对 38个城中村、4391户住宅房屋实施拆迁,新建安置楼80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全面完成海阳港周边、长途汽车站北等重点区域拆迁,确保城市开发顺利推进。二是切实搞好城乡环境整治。坚持标本兼治、全民参与,从河流和近海海域、饮用水源地、企业污染、生活垃圾、路域环境、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医疗废物和废水、畜禽养殖九个方面入手,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搞好公园街延伸、海园路延伸、榆山街延伸、建安小区等道路建设,对城区 17条道路进行沥青罩面,对海阳路、海天路、东凤大道、黄海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两侧建筑及城市重要地段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优化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三是切实加快小城镇建设。以留格庄镇、辛安镇、大阎家镇、徐家店镇、行村镇为重点,加快商贸住宅综合区建设和镇容镇貌整治,着力解决小城镇环境不优、功能不全的问题。把壮大镇域经济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核心要求,在交通兴镇、市场活镇、工业强镇、农业产业化建镇等方面谋求突破,不断丰富城镇化发展内涵。
(九)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奋力推进和谐海阳建设。一是深入实施惠民利群工程。年内,投入资金 4.7亿元,围绕城建、交通、农村设施、农村发展、群众文化生活、教育保障、社会救助和维稳八个方面,办好 30件实事,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二是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着力培植税源,强化税收征管,严格支出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保障能力。争取审批建设用地 2000亩以上,为加快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坚持教育优先均衡发展,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校园安全。搞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科学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保持低生育水平。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创作文化精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搞好青医附院海阳分院综合楼和市中医院综合楼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500人以上。加强紧缺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深入开展爱心捐助,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三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深化“携手办亚沙、文明伴我行”提高全民素质主题活动,争创山东省文明城市。搞好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推进镇区街道统战工作点建设。加强普法和依法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纵深推进和谐稳定模范城市建设。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加强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要确保科学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落到实处,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突出科学发展,加快转调步伐。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正确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求,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发展路径,努力促进各个领域快速发展、创新发展,着力膨胀发展规模、提升发展层次。切实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在学习中形成战略思维、树立科学理念,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推进依法行政,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按程序、公正、文明执法,着力提高政府公信力。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专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切实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共参与度。继续推进办事公开、政务公开,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畅通政府与群众沟通渠道。加强行风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和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
(三)强化责任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使命感,加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确保转方式调结构各项部署掷地有声、抓铁有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高效务实,开拓创新,铺下身子,少说多做,争当干事创业先锋。突出抓好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骨干企业培育、新兴产业膨胀等关键环节,有力有效突破各种要素制约,切实提高科学发展成效。
(四)坚持执政为民,保持清廉本色。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着力推进民生建设,努力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压缩行政开支,降低行政成本。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为科学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同志们,过去五年,成就辉煌,令人鼓舞;未来五年,任重道远,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中共海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为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开创“十二五”发展全新局面、为海阳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