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3&rec=250&run=13

海阳里店人,1966年 7月生人。毕业于烟台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先后在海阳第三职业学校、海阳第一中学任教,现为中学一级教师。爱好文学、历史研究和收藏。本文是孙彦坤与其女儿孙萌合作考证历史后形成的文章。
清代北京海阳义园会馆
北京海阳义园会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南里 2号(东三环路附近),现为北京市朝阳区土地和房屋管理局呼家楼管理所的办公场所。
据有关资料统计,清代,山东人在北京共设有会馆13所。有确切记载的,最早当属清乾隆年间的登莱胶馆和山东会馆,晚的有清光绪末年的山左会馆等。13个会馆中,有省级会馆6个,分别是山左会馆、山东会馆、山东试馆、齐鲁义园和两个齐鲁会馆;府州级会馆 4个,分别是莱胶义园、武定会馆、济南会馆和青州会馆;县级会馆 3个,分别是章丘会馆、寿张会馆和海阳义园会馆。其中,海阳义园会馆由海阳籍旅京人士王乐义和李天阶于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募创,“专为邑人之客都者养病停柩之所”。新中国成立前,会馆已办“义举百余年”。
清代,海阳是县级建制,属山东省登莱青胶道登州府。时,各省县兴在京都建设会馆。所建会馆共有四种类型:一是科举会馆,专为进京赶考的本省县举子而建,起接纳、容留、食宿之用。二是工商会馆,由同省同县或与邻省县的商户所建。三是行业会馆,由跨省县的同业商户兴建。四是义园会馆,由各省县兴建。义园是义园会馆的附产,是义园会馆办的慈善事务,与义园会馆办的学堂、幼稚园、扶孤所一样。因义园是安葬死人的,故占地面积较大,多远离繁华地带。
在北京,海阳义园会馆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坐北朝南,由东、西两院组成,共有房屋 37间,均为硬山灰筒瓦。1986年和 2003年,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修缮。到2012年,整体状况是:西院,正门为垂花门带影壁,存有西院正房、东西配房、东西耳房和门道,共 24间;西配房之南耳房已无,北耳房及东配房之南北耳房均已改为炉渣虎皮墙,水泥瓦顶。东院,正房、东西配房共 13间。其中,西配房之南北耳房各 l间,为青砖硬山墙的原建筑,房顶已改为水泥瓦;东配房之南耳房已无,北耳房后为食堂。
海阳义园会馆的义园,在会馆北部 200米处,即今呼家楼北里一部,旧时这里有一条明水沟,河的南岸是海阳义园会馆的坟地,上世纪 50年代尚有坟冢 200余座。
会馆西院东南角有一块关于海阳会馆历史的“乐善好施”石碑,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立。石碑刻有完好无损的碑文,碑面刻有捐资的裕兴号、永兴号、永顺号、义泰号、合义草铺等商号及邓侃、包恒道、辛鸣琴、王振、于保仁、王岳增等 418人的名字。碑文为鸿胪寺序班附生胡翰翼撰,从九品赵丽源书写。
海阳义园会馆是北京市现存的唯一一座义园会馆,它的完好存在对研究旧时海阳籍人士在京经商、生活、学习、医治、死亡、安葬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