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岳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3&rec=249&run=13

海阳市留格庄镇人,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现已退休。《夙沙国煮盐在昌阳——今海阳市》、《昌阳古城与上古史遗存》是其对历史考证后写就的两篇文章。
夙沙国煮盐在阳——今海阳市
《世本》曰“夙沙国。炎帝时侯国,始煮海为盐。 ”国在何处?因传承散佚而成为今人探寻的课题。
上古史是一个存疑的时代,往事的记述本无纲则碎而不整,未列其目则概而不详。如何寻之?已故的历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得好“知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推之而已矣”[1]。故人们多终于艺文以别古今,宪前哲定,后世多尊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进化史上一个个谜团被逐渐揭开,这有益于认识世界借鉴往昔,更令人敬佩的是专家学者们的治学精神,细于纹理,严于微尘,片甲只陶从不放过,辨析舛讹,考疑异端,博采于地名掌故、亭台楼阁、古墓宿碑、道家寺院。经过分析,去伪存真,然后挥笔成章,见诸艺文,发往报端。笔者酷爱古史,不揣浅陋,乐而从之。对夙沙国所处之地理位置的佐证及煮盐的演进等,略陈管见,期盼专家学者指教。
“海阳市地处胶东半岛中部,黄海之滨,夏属青州,商属莱子国隶营州,周属莱子国隶幽州,齐景公六年灭莱,地并于齐,秦属于齐东境,汉属昌阳县(今海阳市行村镇庶村村南),后王莽改昌阳为夙敬亭。以后其建置屡有变动,清雍正十三年,建海阳县于大嵩卫(今海阳市凤城镇)。”
历史上有关夙沙氏的记载有《禹贡》:“海、岱、惟青州……厥贡盐、絺。”说明夙沙国在青州。《史记·[正义]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2]后来“夙沙氏叛,不用命,炎帝退而修德,夙沙氏之民自攻其群而归炎帝。”[3]知国君被民所弑。书《英贤传》也有同样的记载,见于《辞源》夙沙条:“故国名。为炎帝所灭,其地在山东胶东道境。 ”又据《山东省盐业志·烟台盐区篇》记载:“早在炎黄时代,即有夙沙部落在此煮海为盐”。《海阳县续志·艺文》登州怀古诗中有显示标与本之妙句。
在人类进化史上,字里行间都折射着历史背后的哲理,反映着历史的本来面目。在古籍中《十三经》为立论之本,《说文》则是字的立宗之源,追寻上古史,必依此,其物证莫过于新、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
夙沙国与夙敬亭
《海阳县续志·古迹》载:“夙敬亭,在县西北三驾山下,汉时置亭,乡也。曾设盐官于此。 ”前句中的“乡”应为“县也。 ”《前汉书·王莽传》:“郡县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以应符命文也 [4]。”笔者认为“夙敬亭一名源于夙沙国”。本应为“夙沙亭”。这里不妨从夙敬亭三字说起,“夙”字《说文》释为:夙,早敬也,从手。表示手有所持,从早到晚也不休息。即是早晨也慎于守职。这充分反映了夙沙人煮海为盐的生活面貌与劳动规律。“敬”,《说文》为:肃也。从攴、从苟。《说文·译述》[5]“意为公谨,严肃,慎重,自持与攴字意近,表示有自律,蕴含做事严格”。“亭”,始见于《史记 ·五帝记》,说明上古已有亭。“亭”,《说文》释为:停也。人所集也。类似后来的馆驿。从经济角度讲,亭产生于物质生活资料出现剩余后,亭做为国与国之间以物易物的场所,盐即是夙沙氏交换的媒介。从社会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必然产物。据文献记载有国必有亭,如寒亭,古寒国之亭,并因以为姓(今潍坊市寒亭区),《括地志》云:“雍州南,古扈国,有扈亭”。又如当利县,莽曰东莱亭。这是王莽改新政,为别于刘汉,便于管理,将昌阳县改名夙敬亭,也将夙沙氏之亭名用以县名,并以敬代沙。这里也饱含了敬远怀古之情。三驾山西侧属莱阳县,民国时曾设夙敬乡,此亦有怀古之情。调查得知,庶村古时也书作戌村、夙村。其应当与夙沙国有缘,昌阳县建于此与夙沙国亦有因。
笔者根据《海阳县续志》卷十,进士赵似祖的《登州怀古》文:“亭标夙敬鱼盐利,石刻芝罘日月悬”句辨析,这里的亭是昌阳县改名夙敬亭。书《见闻前录》语“珍查有标本,后起曰标,本原曰本。”联系全句应为夙沙煮海为盐是本,才有夙敬设盐官而得渔盐利之标。正因为有“秦统一六国”之本,才有“石刻芝罘日月悬”之标。笔者以为有夙沙国才有夙敬亭、夙敬乡。此夙沙国在昌阳证一也。
试马台与弑祃台
《莱阳县志》载:“庶村北有土台,高丈余,周百余丈,俗呼‘试马台’。海阳县既晰自莱邑,人与地俱随之,故《海阳县志》因之。后经测量,台高 11米,纵 80米,横60 米。高大的土台孕育着威严神秘,苍寂中给人以厚重的历史感。经上世纪整地改土后,现仅剩 7米台柱,昔日雄姿,今荡然无存。孤立的台柱,依稀可见当年筑台的痕迹。虽经几千年,其层次感依旧,局部还可以看出打夯之印痕。这里已被定为“岳石文化遗址[6]。 ”
民间对此台有许多传说,诸如点将台、阅兵台,笔者认为它是野祭墓,即“弑祃台”。“弑”,《说文》释为:臣杀君也。“祃”《说文》释为:师行所止,下而祭之曰祃。(《史记》·张守节正义)夏、商时人们信鬼,认为“人死有灵,灵有制,大者为神,能兴风作雨,滋润万物。”国君亡灵必为神,遇必祭,故有“野祭为祃”一说。“台”,《说文》释为:观四方而高者,从至、从之、从高与室有近意,这里即墓室。历史上把墓称台者并非仅此,昔尧帝之墓称尧台、帝舜之墓日舜台。被祭者是为民所弑的夙沙国之君,故应书弑祃台。
弑祃台东三里许文山西麓的台地上也有一座类似的高台,被当地村民称作“东司马台”。因修水库筑坝现仅剩一高地,传夙沙国最后一位国君亦为民所弑,亦应书“弑祃台”,这正与历史相符合。
上世纪 70年代,在弑祃台墓处出土了玉璋,附近还出土牙壁、卧足玉猪等。弑祃台出土的玉璋被定为国家级玉器,它是迄今为止在海阳弑祃台龙山文化中出土的级别最高的玉质礼器。玉璋是六瑞之一,据专家考证它可作礼器,亦可作祭器,是国君的象征,权力的昭示,也证明国之中心地位。玉猪古人视为水兽,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海阳古时地处东夷,向以化外之帮视之,属五百里荒腹之区。在荒腹之区能有如此高规格的玉器出土,是因为夙沙氏有渔盐之利,国力强盛。严文明先生带领的北大学生考古实习队将“弑祃台”定为“岳石文化”遗址(年代相当于夏朝)。志书所载“试马台”、“司马台”,推测可能系以讹传讹或笔下之误,相延至今。“弑祃台”证实了夙沙国位于昌阳,其证二也。
夙沙京畿与贝丘
笔者调查夙沙氏当年的遗址都集中在文山西侧白沙河流域,以两台一埠为中心。文山(亦书汶字山),与凤凰山相连,连绵九峰,其端入海。其西,南有洪山,依次向北夙儿山、垛山等,西与三驾山相接,形成连三驾以障东西之势。北有笔架山、太阳山,白沙河依文山南去,其西一支流,绕三驾越太阳谷汇于弑祃台,涌出平川沃野,此古来即是建城立国首选之地。在方圆五公里内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八处。白沙河全长 32公里,流域面积 221平方公里,它走高山越峡谷,沿途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共有十二处,附近还有贝丘遗址一处。其中,权威性考察有:弑祃台、桃林杨家圈及滩西蜊岔埠贝丘遗址,从两处贝丘遗址的探坑里都发现了猪骨、泥蚶、牡蛎壳,经“碳十四测定”距今 5000年[7],精确的印证夙沙氏活动的年代和生活面貌,有趣的是,在黄海沿岸诸多贝丘遗址中,它是今人唯一知道是谁留下的遗迹。这一遗址与东弑祃台在年代上是同一时期,属于炎帝与黄帝的时代,此夙沙国在昌阳证三也。
石器可征古
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中的古陶、石器等皆可证古。这里从两台一埠说起,东弑祃台距弑祃台 2公里,在文山西麓台地上,出土的陶器较为粗糙,以手制网纹灰陶居多,且胎壁厚重,石器制作简单粗糙,说明此墓建于炎黄时期,在夏朝之前。符合“饮食之器必至殷而后精。”[8]。弑祃台南 1.5公里处庙埠顶遗址以红陶居多,石器也趋向小型化。笔者采集到的鬶是赭色夹砂陶,其足还夹杂着一些贝壳碎片,还曾采集到一个残缺的小罐,上部圆口,反唇,短胫,丰肩,鼓腹,肩部有一精细的小圆孔,据村民说还见过二个或三个孔的。这正与已故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在广东曲江石夹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发现的红陶一样,先生视其物是新石器时代较早期遗物,此遗址晚于东弑祃台;弑祃台,以轮制黑陶、黑皮灰陶居多,其制形规整,表面光滑,值得一提的是黑色蛋壳陶,采集到的陶片,光洁、圆润,那宽约六毫米的板沿,旋削纹清晰可见,其外沿还鼓起一缕装饰线,其工艺之精堪称一绝。
两台一埠出土的文物和专家的考证,再现了夙沙国进化的全过程,符合人类居住规律——由山地丘陵到台地,再到平原,此其证四也。
煮海为盐自成宗
“世界盐业莫先于中国,中国盐业莫先于山东”,山东盐业莫先于昌阳,“中国盐业发源最古在神农时,夙沙氏初作煮海为盐”[9]。
《世本》“夙沙瞿子善煮盐,虽十宿不能得。”这是一个难得的记述,瞿子是煮盐史上第一个有名讳的技工。更令人欣喜的是书中记载:瞿子使制盐。,“溃沙”“溃”《说文》释为:漏也;“沙”,《说文》释为:水散石也。笔者以为夙沙氏当年视白沙河两岸斥卤滩上蒸发的天然盐为野咨秤,才有瞿子使“溃沙”一说。笔者多次到白沙河考察,其河的沙并非白色,推测是夙沙氏人见到河两岸斥卤滩上的白沙(盐)、而称之为白沙河。无独有偶,《水经注》:“西洼盐池,最忌此水,溢水则盐不成。”盐池即山西夏县五姓湖,水即五咸谷,亦称白沙河,其岸也产盐 ,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推测是可能的。至于“十宿不能得”句,是因为那时胶东半岛属暖温带,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区[10]。当时这里的雨量充足,连续降雨,海水淡化,使“十宿不能得”成为可能。用海水洗沙煮盐,笔者以为此法确能提高一定的含盐量,但甚微。且当时白沙河海口两岸的斥卤滩属于“港湾沙泥质海岸和冲积平原、冲积海积平原”[11],证实此处海岸无沙。这一论据也符合探坑中牡蛎和泥蚶最基本的生活条件,这是五千年丁字港湾沉积和海退的结果。
神农时已由采集经济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时代,粮食已成为生活的主食,氯与钠的摄入量大量减少,可能在当时较为普遍的反映是身体无力。推测当时人们虽然不知这其中的道理,但他们采食斥卤滩上白色与“沙”相似的东西倍感鲜美、爽口。于是族人皆效仿之,久而久之成为生活的必需。因物候的影响,斥卤滩上的盐不是什么时间都能采集到的。聪明的夙沙人联想到煮海味时釜中总是留下一圈白色小粒与斥卤滩上的“白沙”味道相同,便萌生了煮海为盐的想法,开始在斥卤滩上刮取天然盐,用海水使其溃为卤,收集于池中沉淀后除去泥沙,用釜盛卤,放于土灶上加热,水少后见沙(盐),结果奇迹般的制出了盐。于是族人纷纷加入,渐渐成为一种分工明确的劳动,并成为一种产业,开创了人类历史上利用海水煮盐的先河。并由此自给,剩余后对外交换,以致成为贡品。据《管子·轻重篇》记载,国‘无盐则肿,守圉之本其用盐独重。”此时升华到理论认识阶段,制盐也随之发展,方志中也有分述。
海阳市《行村镇志·战争古迹》:“庶村村前平地,地下一米许常有文物出土,发现大量掩体,形同土灶,高约半人……”汉以前军事著作中尚未见有类似掩体的军事设施,推想应为土灶。笔者调查,1958年该村村民挖土积肥,也曾在此地挖出一排十五个盔形罐。这些是否是夙沙人煮盐的灶坑和煮盐器具,惜全毁于镢头之下,还有待考证。
据海阳市《盐业志稿》记载,煮盐在海阳一直延续到 1925年,当时有盐民 700人,用直径 1.5米的大铁锅15口,灶户每天拿着自己制的鲜卤轮流煮盐。清人李荔《滇南盐法图》一书载:“一般几昼夜才能出盐”。二者相比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人力消耗上,夙沙氏煮盐确有独到之处,自成一宗。东弑祃台东有一条运盐古道,传自有煮盐就有此道,夙沙氏煮海为盐是中国文化荒原上最早最具成就的一页,堪称一大发明,从炎帝至民国,延续了五千年,夙沙氏夙兴夜寐,虽夕不休,受到古今尊崇,斯人斯沙(盐)便是夙沙国开基之宗,得名之缘,此夙沙国在昌阳证五也。
自然基础定五色
“任何人类历史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又“必须有一定的自然基础,这个自然基础包括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和各种自然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12]夙沙氏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环境资源是得天独厚的,那时胶东半岛属于暖湿地带,“其南岸气温比北岸略高,其植被也具有更多的现在江淮以南地区的特点。”[13]适宜农业、渔业生产,正规的半日潮养成了人们守时的习惯,夙沙人夙兴夜寐,没有朝夜的勤劳作风与生产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丁字港湾滩涂广阔地形比降千分之一,有丰厚的天然蒸发盐暴露于斥卤滩上,可供使用。
《世本》有夙沙氏煮出五色盐的记载,海洋盐业养殖公司张殿祯主任解释:“五色盐严格说应为略呈五色,唯紫色少见。这与盐场所处的地质条件、物候、技术、设备有关。推想除白色外,其他四色胜于今,从本市大阎家盐场到丁字港湾西端,向阳盐场出黄青两色,廒子盐场出黑与紫。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夙沙氏发现盐、煮出了五色盐,此夙沙国在昌阳证六也。
夙沙氏夙夜惟寅,天下富贾,王莽以夙敬亭名之,弑祃台《莱阳县志·古迹》记之,三地古陶各有分属,六瑞之一的玉璋弑祃台出之,运盐古道依然在,五色盐昭著于世,稠密的人口居住区,优越的自然基础,悠久的制盐业,精致的制陶业,件件佐证,夙沙国之中心即在此。夙沙人的活动踪迹主要在文山与丁字港湾周边,其东部可能到今海阳市大阎家镇,横约百里,是一个大国。烟台市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林仙庭先生曾提示:“一个东方古国中心莫非就在海阳”。笔者以 10年时间试着揭开夙沙国帷幕一角。原海阳市博物馆馆长孙洪福先生曾给我以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注:[1]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序
[2]《史记》·【正义】帝王世记
[3]清人孙冯翼辑《世本》
[4]《前汉书·王莽传》九十九
[5]《说文·译述》李玉民贾恩江著
[6][7]严文明先生著《考古> 1983第一期
[8]《考工记》·解卷上
[9]《中国盐政录》
[10]《中国植被》科技出版社 1985年
[11]赵济著《胶东半岛沿海全新世环境演变》,1992年科技出版社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二卷 24页
[13]《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研究的意义及有关问题》中国科学院考古所
昌阳古城与上古史遗存
海阳市汉属昌阳县,高祖六年置。
昌阳古城在今行村镇庶村村南。这里东有文山,西临三驾山,北依笔架山,南有行村高埠。白沙河纵贯南北,把平川沃野一分为二,然后流入丁子湾,注入黄海。
这是一块冲积平原,冲积海积平原。南北北降千分之一。人类自古就在这里生存,有杨家圈贝丘遗址,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 8处,有古村落遗址、汉昌阳遗址各一处,有三代时期遗址3处。至今汉砖在庶村随处可见,没有锈蚀,图案清晰,古意浓重。
这里有许多传说开启于炎帝,连绵三代,述及刘汉、魏晋、隋唐,下至元明清。它吸引许多中外学者、哲人来此探秘、寻古、求遗,考察三代的璇玑、玉璋、古墓,引出许多遐想。笔者生于斯、长于斯,占有天时、地利和人文之优势,更是深爱这里的一点一滴。每每喜独往,得意惟自知;每逢遇知己,谈笑忘归期。今日向诸君及读者坦露的三件事,是希望能为研究上古史的专家、学者提供佐证。
天中间与“田中间”
八千余亩土地的中间,村民称为“天中间”。其名,听之响亮,闻之博广,细思又觉天地之狭。仔细推敲又感奥秘在其中。翻古籍,查书籍,深探讨,笔者方悟:概三代“井田制”所致,乃三代“井田制”所遗。由于年代久远,传承有误,将田字误为天字。
其实,历代先贤多有论述。唐诗人樊川公(杜牧)〈1〉在《塞废井文》也对井田制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古者井田,九顷八家,环而居之,一夫食一顷,中一顷树蔬凿井,而八家共汲之。”据后人考证,井田制以四井为一邑,四邑为一丘,四丘为一甸。一甸共六十四井。井田制的劳役地租率是什一,八家实际上经营公私田共八百八十亩(周亩,合今 0.328市亩),余二十亩为水井、屋舍、菜田所占地。每家八口,八家共六十四口,他们“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以公共水井为中心组成了自然村落。可见,那时凿井,主要为同部落人饮水之用,随之便形成了人们聚井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昔文忠公(欧阳修)〈2〉在《本论》中也有阐述“昔尧舜禹三代设为井田之法,籍天下人计其口而皆授其田凡人力所能耕者,莫不有田而耕之,敛一千一差其征赋,以督其不勤,使天下之人力皆尽力于南田,而不暇其他焉”。有的学者曾言此时国家的职能是祀与戍。笔者认为“井田制”是国家对农业进行管理,是本,是典章。
前已言是天地之中。告诉笔者的那位老者还神秘的讲“真怪,天中间的地,谁也耕不到它!”细细思考,笔者也认同此说,只是认为是必然。试想:地有界,越界耕必违规。田的中间是一个井字中间的口,八家环而耕,一家越界其余七家必征之。所以,只能耕耘自己的那一顷。
井田制已废数千年,期间历经二十余朝,井早已淤塞而废,板底已腐,树因用而夭折,田中间因上世纪 70年代整地改土消失于平川沃土之中。它作为中华民族管理农业的典章永留史册。在这里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现在已作为地名,立石而成为国家的“农田保护区”。
说到神秘,笔者认为三代的东西是如何传到今天的才是神秘。探索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文山北麓向东北,是一条蜿蜒盘曲的峡谷,元以前从无有人居住过。元时建村的孙家夼即建在一丘的断崖下,出入该村仅峡谷一条路,不到村头不见村。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赵均用婴城内乱〈3〉一败,只身落荒而逃,来到三面环山的孙家夼,才保全其身(其五世孙迁文山北建村赵疃,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雷战之乡),当知其隐秘。
孙家夼村的孙氏族谱载,其为乐安孙一宗。其先祖来海阳三迁其地,即田中间之北的鹏化庄。住了六到八代,曾耕耘过田中间这片土地,是煮盐最早的灶户。灶户一名始于北魏,这就是说北魏时,孙氏先祖即编入灶户,距今 1600余年的历史。既是乐安孙氏,那就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楚灭陈,完逃齐。其孙陈书随景公伐莒有功,赐孙氏采食于乐安。煮盐传承有序,又耕耘过田中间,这传承不言而喻。
田中间与昌阳城隔河而望,至今城门口、马道、校场、古井等 30余个古城地名,为当地人所熟知。这当然与乐安孙相关,田中间的传承令人信服。
屎沟与蓍沟
在田中间探讨中得知一地名—“屎沟”。其名不雅,其意不解。但思考不改。想与三代有关、相连,古有“天子下至士皆有蓍龟者,重事决疑示不自专”。 古人以蓍草、龟甲占卜吉凶,因此合称“蓍龟”来指代占卜。蓍龟作为中国古代(商周时期)特定文化时期占卜文化的重要代名词,对于研究中华文明演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已经成为中国本土神学文化的代名词之一。《周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史记·龟策列传》:“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唐 ·崔涂 《友人问卜见招》诗:“何必问蓍龟,行藏自可期。 ”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使政府能辇出此二千六百万万余之现金以偿地主,使得用之以营他业,固于民无所甚损,然此着之不能办到,无待蓍龟矣。 ”有成语“不待蓍龟”,形容事情是明摆着的,非常清楚。推之应与蓍龟有关,是否是一条长满蓍草的沟。昔文忠公在《怪竹辩》中云“自古以来大圣大知之人有所不知者,必问蓍龟而取决是”〈4〉。公一语为竹鸣不平,却也证实了历史的记述。源于此,第二年到村北,屎沟已拼成连片之耕地。地边上长着蓍草,蓍沟之谜解开。
笔者还了解到文山西麓有东弑禡台,此台处也有叫屎沟的地方。东弑禡台也是八处文化(哪八处?)遗址之一。这里出土的古陶片多是手制网纹灰陶比庙埠顶的红陶还要早。说明蓍草的应用也传承有序,都是三代遗址。《五帝本纪》载“获宝鼎应日推测”。在索隐中记“神策者神蓍也,以推算历数,于是迸知节气日辰之将来”。可鉴蓍沟之蓍草对当年解惑之俗是何等普遍。
祭神台与祭泽台
田中间西南与庙埠顶隔河相望有个祭神台。上世纪挖土积肥夷为平地。它紧邻白沙河,地势较低,推想当年这里是先民渔猎沼泽之地。几千年的淤积与海退而变成良田。《史记·封禅书》载“地贵阳,必积圆丘于泽中”。实为人类于泽中高处积丘祭泽神的地方。昔王嘉〈5〉在《拾遗记》中云“炎帝教民耒耜,躬勤畎亩之事”,又云“薄筑圆丘以祀朝日”,这也是祭朝日之台。
记得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治平先生说过“若是细节的东西,越接近历史真实”。东弑禡台的蓍沟就是笔者在不经意中听村人讲过的。
笔者数次亲履现场,调查、访问记录了这些真实的史实。体察到人类适应自然与改造自然环境共存。他们砍伐了树木,又栽植了树木。了解到三代时人们的饮食结构有蔬菜。这里是夙沙氏煮海为盐的地方,食用煮盐也是先驱。这里是人类进化史之大全,传凝世代真实之所在。
注:〈1〉杜牧字樊川,本文摘自《四库全书荟要》第82册 64页 吉林人民出版社。
〈2〉欧阳修字文忠,本文摘自《四库全书荟要》第84册 142页。
〈3〉《明史·韩林儿传》(传是,122页)。
〈4〉《怪竹辩》,《四库全书荟要》第84册 159页。
〈5〉王嘉:晋朝人(?-390年),字子年,陇西安阳(治今秦安县东)人。作品有《牵三歌》和志怪小说《拾遗记》。本文摘自《四库全书荟要》第62册 3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