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3&rec=248&run=13

1962年 12月出生,海阳里店人。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经济调研、历史考证、政策研究的文章 30余篇,编纂出版书籍 10余本。
大嵩卫考证
在我国古代海防建设中,明代海防是中国真正形成完整海防建设体系的时期。在这个体系中,山东半岛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大嵩卫处于山东半岛的南部中间地带,地理上连接东、西,在海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亲赴大嵩卫视察海防时,奋笔题词:“金汤大嵩卫海疆,民风淳厚昭四方,地利人和,取胜之本”,对大嵩卫的地位、作用给予高度评价。
一、明代的卫所制度
“‘卫’围也,防也。京师之外,屏一方之保障。东海汛地,设卫最多”。“卫”是明代的军事编制,是明朝特有的兵制。朱元璋当吴王时,就开始设卫,主要是设亲兵卫。后来地盘占到那里,就把卫设到那里。每卫五千六百人,都设在要害地区。明代定鼎之后,因倭寇窜扰,遂在沿海各军事要地,设置很多卫、所。
到 1387年 (明洪武二十年),山东已设立宁海卫(牟平)、莱州卫(莱州)、登州卫 (蓬莱)、青州卫(青州)4个卫。自 1388年 (洪武二十一年 ) 开始,又在山东沿海增设 7个卫,并派魏国公徐辉祖来山东督建。相继设立的卫有鳌山卫 (即墨)、威海卫(威海)、成山卫 (荣成)、靖海卫 (荣成)、大嵩卫 (海阳)、灵山卫 (胶南)、安东卫 (日照)。设这些卫的目的就是保卫沿海,不受倭寇的侵扰破坏。明朝初年,这些卫均隶属山东都指挥使司,由都指挥使司直接指挥。
到明永乐年间,在山东沿海设营,作为都指挥使司和卫的中间军事指挥机构。山东共设 3个营:即墨营 (即墨)、文登营 (文登 )和登州营 (蓬莱)。3个营管辖山东全部 24个卫所,即墨营管辖安东卫、灵山卫、鳌山卫、大嵩卫共 4个卫和石臼、夏河、胶州、浮山、雄崖、海阳 6个千户所;文登营管辖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宁海卫 4个卫和 4个千户所;登州营管辖登州卫、莱州卫、青州卫 3个卫和 3个千户所。营中设把总 (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等官员。把总为各营长官,与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共同掌管总营事。这样,在山东半岛东部设立起营、卫、所防倭的完整体系,包括“三大营、11卫、14所、20巡检司、243墩、129堡”。在当时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各营能就近快速地传达军令,便于各卫、所及时策应,应对海上的突发侵扰事件。
卫所军士是一种固定的职业,也是一种永久性的组织系统。卫所军士世袭。《海阳县志》(1988年版)记为“明代,卫所军实行世袭兵制。军士来源,除开国前后诸将的旧部、征战中的降卒及谪发罪人充军外,主要从平民中征调‘垛集兵’。洪武年间征兵制中规定:‘民出一丁为军’,‘其军皆世籍’。永乐年间征兵制重定:‘初,三丁以上垛正军一,别有贴户,正军死,贴户丁补’。民户有一丁被垛为军,官府优免其原籍家中一丁差徭。平民被签发充军后,子孙后代均入军籍,不许变易。大嵩卫及其所辖守御所的指挥、镇抚、千户、百户等官,其长子承袭父职,庶子要应征入伍;卫所军士的长子,须继父从军,庶子要服丁役。与其家属另立军籍,是为军户,全家迁至指定的卫所世世代代为军,若为军的长子死亡或老病,则由次子或余子顶替为军,若全亡或老病,则到原籍族人中找人顶替。军户不由地方管理而是直属朝廷,由五军都督府管辖,不得随意脱籍。这样,卫所制度为朝廷提供了稳定的兵源”。
朱元璋在领导农民起义过程中,急需补充兵员扩大队伍,以壮大自己的实力。而军队人数的激增使军粮需求剧增。创立卫所,利用军队进行屯田,则成功地解决了战争与生产的矛盾。明朝建立以后,新政权面对的是多年战争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的国家,百姓流离失所,土地大量荒芜,这很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继续推行战争时期寓兵于农的卫所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吸纳流民、稳定生产、增加收入,还能让军队自己解决军粮问题,避免加重民众的负担,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边境地区和交通要冲设立的卫所,对于维护边疆安全,巩固国家统一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卫所这一战争时期的为解决军粮供应而创立的应急制度,在战争结束后,不仅没有废除,反而被大规模推广开来。
二、山东半岛在明代海防中的重要地位
山东半岛濒临渤海、黄海,作为京城的门户,日本、朝鲜来往中国的重要通道,链接津辽、浙闽的关键环节,在海防中自然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之上。
首先,倭寇对东南沿海频频进行骚扰,山东半岛受害尤为严重,加强山东半岛的海防是不得不为。这主要是其所处地理位置,尤其是对外关系中的位置所决定。山东半岛三面环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遥望。自古以来,日本至中国的主要路线一般都是沿朝鲜半岛西海岸北上,先抵达辽东半岛,再横渡渤海湾,在山东半岛的登州、莱州一带登陆,登莱之地成为日本至中国的一处主要落脚点。洪武初年,“倭奴数掠海上,寇山东、直隶、浙东、福建沿海郡邑”。在山东沿海,“倭兵数寇海滨,生离人妻子,损伤物命”。“倭无三四岁不犯登莱者”。1369年(洪武二年)正月,“倭人入寇山东海滨郡县,掠民男女而去”。1374年(洪武七年)七月,“倭寇登莱”。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倭夷寇山东宁海州,由白沙海口登岸,劫掠居人,杀镇抚卢智,宁海卫指挥陶铎及其弟钺出兵击之,斩首三十余级,贼败去”。郑若曾在《筹海图编》中说:“宋以前日本入贡,自新罗以趋山东,今若入寇,必由此路”。加上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部残、余党多逃亡海上,勾结倭寇,在沿海地区“焚居民,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闽、浙、东粤,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
其次,登莱处于京师东部,成为拱卫京城的重要海上门户,加强山东半岛的海防是重中之重。登州、莱州与天津是京城安全的海上屏障,特别是掌握渤海就能护住京城,为京城外围的安全发挥着重要的拱卫作用。登州、莱州北接辽东、天津,可使渤海为安全的内海,确保京城海上安全无忧;南联江苏、福建、浙江乃至广东,既可守卫黄海、东海的海上通道,又可护卫沿海百姓和财产的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中坚部位,起到连接、联手、互援的重要作用。正因为登州、莱州的独特战略地位,1376年(洪武九年)五月,朱元璋即下令改登州为府,置蓬莱县。朱元璋认为:“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府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遂“割莱州府文登、招远、莱阳三县益登州为府,置所属蓬莱县。以青州府之昌邑、即墨、高密三县补莱州府”。
其三,山东半岛在海防体系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需求,加强山东半岛的海防是固本之举。登州府自宋以来即为北方重要军事要地,北宋开国后,登州一带成为边境。据《登州府志》卷二(山川)记载,1042年(庆历二年)在登州画河入海处小海设置刀鱼巡检,驻水兵三百,戍守沙门岛(今庙岛)以防契丹南侵。宋高宗南渡后,登州为金国的宋降将刘豫政权管辖,当时任观文殿学士的胡松年曾向高宗进策曰:“恢复中原,必自山东始,山东归附,必自登、莱、密始,不特三郡民俗忠义,且有通、泰飞艘往来之便”。 登州、莱州一带拥有重要的战略物资—食盐,其区内的海阳、莱州、莱阳、荣成等地,都是重要的产盐区。食盐既关系到民生,又涉及到国赋,与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民众安心有着直接的、切身的联系。正是鉴于登莱所处的战略地位和独特作用,山东半岛随即在明代建立的海防建设体系中,成为极其重要一环。
三、大嵩卫的设立及军事设施
在明代海防建设体系中,山东半岛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大嵩卫在其中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嵩卫与靖海卫、威海卫、成山卫等同时设立。指挥使邓清在黄河之滨、嵩山之阳的张家庄、蒋家庄建起大嵩卫。因嵩山形似嵩岳,故名大嵩卫。
1398年 (洪武三十一年 )正月,朱元璋命魏国公徐辉祖巡视山东东部沿海,征集民众,组建捕倭屯田军,并择要地拟设卫所。五月,其部下参将罗允成率侍卫夜宿“石人泊”,查勘地形,认为黄海之滨、嵩山之阳的张家庄(今海阳凤城)地势险要,又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据《海阳县旧志》记载“同年五月,魏国公徐耀祖和都督朱复奉命设立大嵩卫和威海卫,又增设若干守卫所。并垛集沿海四万壮丁补充卫(所),成立捕倭屯田兵,并建立若干兵寨和烟墩”。另据《凤城志》记载“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建大嵩卫,在梅花岭筑烽火台及守墩军营房”。城为砖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奉国民政府之命拆除城垣。
《读史方舆纪要》载:大嵩卫在莱阳县东南百三十里。洪武三十一年置,领中、前、后三千户所。城砖筑,周八里。大嵩卫南海中有巨高岛,东南边海有草岛嘴,据戍守处。《即墨县志》(同治版)记载:大嵩卫港可容大小战舰,凡 60艘。另据《海阳县旧志》载:“大嵩卫城系砖城,明洪武三十一年指挥使邓清所筑,领中、前、后三千户所,周八里,高一丈九尺,厚一丈五尺,池(护城河)阔八尺,深一丈,四门东曰永安,西曰宁德,南曰迎恩,北曰翊清,并楼铺二十八座”。从以上记载可知,当时大嵩卫无论从将领配置及城池规格看,规模都是比较高的。胶东半岛与大嵩卫同年设置的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的卫城,都是周六里有奇,唯有大嵩卫周八里。
大嵩卫管辖的范围:东至乳山的浪暖口,西至莱阳与即墨金口交界处,西南至海阳丁字嘴西南的即墨栲栳墩。海岸线长近 500公里。直接管辖的沿海区域,涉及到现在的东起威海、经烟台西至青岛三个地级市的乳山、海阳、莱阳、即墨、平度等县级市。大嵩卫城有居民五、六百户。
大嵩卫置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共 17员,镇抚 1员,千户 10员,百户 20员及镇抚、经历、教授、仓大使等。1644年 (清顺治元年),裁指挥、镇抚等官员,改设守备一员,并将千户、百户改为千总、百总。1654(顺治十一年),又裁千总、百总。
明时,大嵩卫驻守部队有:京操军,春戍 745人,秋戍 746人,定期戍边防倭;捕倭军,系即墨营,246人,驻大嵩卫防倭;守城军,负责守护大嵩卫城门及城内巡逻,258人;屯田军,专事屯田,428人,耕种土地 1680.5顷,屯粮 1022石;守墩军,守卫烽火台,27人;守堡军,驻守堡垒,14人。
1553年(嘉靖三十年),戚继光督理山东抗倭之事,亲赴大嵩卫观察海防军情,并令游击黄凌霄督修诸多的海防工事。点将台,在大嵩卫城南门外(现胜利村东南),为调兵遣将之处。点将台为五级台阶方台,台后半步部建有砖木结构的瓦房一幢,中堂眉匾镌有“砺兵振旅”四个大字,左右眉额分别为“严阵”、“肃令”各二字对称。台前左右两侧,各树石雕底座高杆一根,顶端分别悬挂绣绒大旗。右为“威震疆域”,左为“福庇海邦”,猎猎迎风,煞是威风;炮台,在凤城西烟台山顶,炮台上安置面海钢制震远炮一尊,曾多次轰沉敌船,故被誉为大将军。炮台建筑为九级方台城垣式砖石结构,上建四柱圆亭,士卒轮流,日夜戒守不怠。烽火台,分别设于凤城东西烟台山和寨前村南 (现存),为发现敌情燃烽火报警之用。烽火台为砖石结构的平房一栋。内分守墩房、燃料库。房前两侧建有高耸入云的眺望台、烽火囱各一座,军卒轮守,夙夜不懈;波撼亭,在黄海之滨西烟台山下,为纪念戚继光视察海防而建。波撼亭属亭台砖木结构的建筑物。朱甍碧瓦,画梁雕栋,分外壮观;眺浪阁,在望石山顶,为瞭望海上军事动静及运瞩海景而建。眺浪阁为九级石阶台阁,砖木结构的建筑物。飞檐斗拱,阔门圆牖,造工精湛。中额镂有“朓浪阁”三个鎏金大字,高瞻远眺,千里如在目下。
海阳守御千户所,位于海阳所半岛与大陆接壤处,古称沙沟寨。在大嵩卫西。在此屯兵可南防海上入侵之敌,东西随时协同沿岸各守御点对敌作战,北靠大陆有坚强后盾,自古即为军事要塞之地。1398年 (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海上入侵,在沙沟寨修筑土墙,设立海阳守御千户所,隶属大嵩卫。所系砖城,周三里,高二丈,阔一丈二尺,设楼铺十五,池阔一丈,深一丈。共屯兵1120人,设正千户 1员,副千户 2员,镇抚 2员,百户10员。百户所领 112人,设总旗 2名,小旗 10名。守墩军10余人。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 )裁,并于大嵩卫。
大山寨备御千户所,位于大嵩卫西大山东北麓,1483年 (明成化十九年 )10月,为防御倭寇入侵,在近大山处设大山备御千户所,由官府委派位、宣、张、王、陆、龙、马、佘等千户来此驻守。其后代发展成村,命村名大山所。明末清初,绕村修筑也系,周长四里,高一丈五尺,阔一丈五尺的砖城,楼铺十五,池阔一丈,深七尺。东、西、南、北各建有城门,分别命名为耀德门、镇定门、靖海门、锁钥门。1645年(清顺治二年),改千户为千总、百总,后逐渐削减编制,至 1654年(顺治十一年 )裁大山所,后不再设防。大山备御千户所置正副千户、镇抚 6员、百户 10员,守城军余 62名,守堡军余 6名。大山备御千户所不属大嵩卫,直隶都司。
卫所下设堡、墩、炮台等军事设施。沿海筑墩,沿路设堡。军寨是当时驻军驻地,烟墩则为瞭望报警之设,每墩设守墩兵 4个,发送信号,昼发狼烟烟,夜举烽火。大嵩卫墩7座,分别设于杨家嘴、刘家岭、新安寨、草岛嘴、擒虎山、望石山、麦岛;堡 5座,分别设于青山、管村、界河、小山、黄山。卫城内设有武库,储存甲胄、弓箭、刀枪等;南门外建有演武场、点将台、壁垒等;望石山西麓、卫城东南 5里等地,均设营寨。大山所墩两座,分别设于太山、虎巢山 (今虎脚山 );堡两座,分别设于双山、黄阳。在今海阳市内仍留有大嵩卫军寨、烟墩等遗迹,凤城寨前、大辛家小山堡、凤城新安村东、凤城望石山西麓、小纪北山、大阎家北山及三驾山等地均有军寨。烟墩则到处可见,如凤城东烟台和西烟台、鲁古埠东南烟台山、大阎家村东北烽台、大辛家方里及草岛嘴、小滩西山、石人泊梅花岭和三驾山、黄塘东山、鲁口东山、行村灵山、荆家东山烽台、西小滩西山等处如今均保留完整。炮台 5处,分布于大嵩卫的烟台山炮台、海阳守御千户所的乳山口炮台、大山寨备御千户所的丁字嘴炮台、行村寨炮台和草岛嘴炮台。
此外,还有独立的海防机动部队文登营,以及设置于卫、所之间沿海空旷地带的乳山巡检司和行村巡检司。乳山寨巡检司,守卫乳山寨。乳山寨巡检司有墩 3座:分别设于里口、长角岭、高家庄。行村寨巡检司,守卫行村寨,设巡检一人,领守寨弓兵 11人,守墩军 15人、守堡军 6人。有墩 3座:分别设于高山、田村、灵山。
大嵩卫的军事设施以卫、所为骨架,配以城堡、军寨、墩台,形成卫连所,所辖寨,寨连墩。辅以巡检司以及文登营,达到“设卫所巡司,以控之于陆”的目的。每值倭寇侵扰,一墩点火放烟,营、卫、所、寨、墩、司等立即互应,共御来犯之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防御体系,被史学家称之为“海上万里长城”。
四、大嵩卫在抗倭中的重大作用
据记载,1408年(永乐六年)四月十八日,倭寇突然袭击成山卫白烽头,战火延至大嵩卫草岛嘴等处,沿海数百里,大嵩卫守军与敌进行殊死搏斗,击退倭寇。
据《嵩阳风物》记载,1427年(宣德二年),一股倭寇登陆,大嵩卫军民战敌不胜,寇焰更炽,百姓叫苦不迭。据传,当次危难关头,建于唐初、重修于明初的碧霞元君祠中的碧霞元君,化木为剑,撒豆为兵,全歼来犯之敌。可见,倭寇可恶,人神共愤。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夏,署都指挥佥事戚继光奉命“督山东督事”,亲赴大嵩卫观察海防军情,并令游击黄凌霄督修海防工事,训练抗倭军。时大嵩卫掌印指挥赵贤素有御倭之志,与黄游击同心协力,督修工事,建造营寨,在东起小滩、西至行村寨沿海一带,或 5里或 10里筑一烽火台;在寨子港北、望石山西麓等地修建营寨;烟台山上修筑炮台;城里建造武库,增置藤牌、弓箭、刀枪、震远炮,并在南门外新辟演武场,训练抗倭军。
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一股倭寇从大嵩卫西小海口登陆,在黄游击和赵指挥的率领下,千户成交城等英勇奋战,击溃倭寇。设在烟台山的震远炮,击沉贼船一只,余敌狼狈逃窜。抗倭军民在欢庆胜利之时,给震远炮披红戴花,誉其为“大将军”。
1637年(崇祯十年),倭寇五、六十人在大嵩卫羊角泮登陆,正在羊角泮缉捕海盗的马快都头洪雁,一面派人到烟台山烽火台与守墩军联系速发狼烟报警,一面带10余名马快与敌进行殊死搏斗,危急时刻,援军赶到,合力歼灭来犯之敌。马快都头洪雁英勇阵亡。
明代末年以后,由于倭患逐渐平定,卫所军基本上失去原来的作用,主要变为驻兵的场所。清军入关后,倭寇更不敢骚扰。于是在 1644年(清顺治元年),“裁大嵩卫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镇抚,改设守备一员;裁千户、百户,改为千总、百总”。到康熙中叶,已基本无战事。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经过几次裁留之争后,最终裁大嵩卫而改设海阳县,结束了330多年的抗倭历史。
五、大嵩卫建城的作用及其重要影响
大嵩卫的建城,对大嵩卫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贡献,使当地摆脱了封闭落后的状况,较快的医治了战争创伤,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1、促成了较大规模的移民。据典籍记载,金、元以来至明初,境内居民死于战乱、灾荒及流亡他乡者甚众。《续通鉴》载:“金贞元年 (1213年),蒙古军下山东,人民杀戮几尽,子女、牲畜皆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废墟”。元朝建立后,统治者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汉人频遭野蛮的杀害和掳掠。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的部将徐达、常遇春领兵来山东,遣傅友德进攻莱阳。徐、常屡施军令:对顺从元朝者,一律祸灭九族,剪草除根。兵连祸结,遂使胶东一带“寥寥然俱成空区”,大批村庄荒芜败落。明初,又发生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山东参政铁铉、参将盛庸抗击燕兵尤为壮烈,山东百姓又是死伤累累。成祖登基后,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开挖运河,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于1420年(永乐十八年)在益都起兵反明。先后席卷青州、莱州、莒州、胶州、安丘、寿光、诸城、即墨等州县,“毁官府、烧仓库”。起义失败后,明朝统治者把俘获的起义军将领全部处死,“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先后有一万多名尼姑、道姑被逮往京师。这对山东人民又是一场浩劫。海阳也是如此。翰林院博士盛宗恺在永乐年间所纂《兵燹余村》载:海阳境内在金、元战祸之后,余下的村庄仅 21个:汪格庄、戴家、行村、姜格庄、东刘家疃、桃林、寺头、孙家夼、成家、芝芳、古家兰、上上都、夏屋庄、夏疃、李家疃、下虎龙头、榆林、上屋庄、赵家庄、徽村、江家等,余者皆遭涂炭,村落俱成废墟。
于是,在明初包括海阳在内的山东,出现了一次人口的大迁移。海阳移民多为从山西、南直隶 (今江苏、安徽两省)、北直隶 (今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大部,河南、山东两省小部)、湖广 (相当于湖南全省,湖北省大部,贵州、广东小部 )浙江、福建、四川等地迁来。这些从外省搬迁而来的,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军籍,直接迁到大嵩卫、海阳所。如:直接搬迁到大嵩卫城的有,南直隶定远来的周氏、湖广襄阳府的黎氏、浙江金华府的黄氏、福建福州福的李氏、南直隶镇江府的赵氏、顺天府的盛氏、安徽淮北的赵氏、湖广襄阳府的王氏、湖广黄冈县的薛氏等。今乳山海阳所的居民,除宋、姜姓系当地土著外,鞠、许、左、谢、傅、贾、马、王、吕、陈、刘、赵、常、鲍等 24姓,均系明代军户落籍。
2、加快了荒芜土地的开发。大嵩卫城的建立和屯田的实施,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注入了新的力量。卫所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种”,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土地的开辟和开发。大嵩卫的守军中,专事屯田的屯田军,428人。实际从事屯田的人,还有屯田军的家属。所以,实际从事屯田的人数是远远多于 428人的。耕种土地 1680.5顷,年收屯粮 1022石。所管屯田,卫、所驻地 6屯,莱阳县境有天桥等 40余屯,即墨县境有神山埠等 29屯,平度州境有北冢等 5屯,总计 80余屯。1735年 (清雍正十三年 )裁卫设县后,卫、所驻地经管之屯田归海阳县,外地屯田,均归原州、县管辖。大嵩卫所属屯田,都属于军屯,以正丁应役,余丁耕田,征其税为军饷,缺少部分以屯丁补之,此乃古之寓兵于农之法。每屯丁授田二十五亩,岁纳粟三石,征解于卫仓作军需。位于即墨市境内的普东屯是大嵩卫所领 29屯之一,是明初驻军屯垦之区。明永乐时,袁金、袁银兄弟率军驻此地,设屯垦荒,以供军需,此屯垦区称鹚老鸟屯。即墨市北安街道的瓜娄屯村,明初大嵩卫在此设屯开荒,以供军需。即墨市段泊岚镇的官路埠是大嵩卫所领的 29屯之一,林、李、于三姓为此屯早期的军户。
3、实现了文化教育的传播。1405年(永乐三年),在大嵩卫城东门处,由大嵩卫指挥使荣整、教授王颖华,督修建成孔子庙。每年的祭孔活动有春、夏、秋、冬四大祭。明永乐年间,大嵩卫设卫学,校址在城里东大街文庙。1468年(成化四年),莱阳知县陈英建大成殿东西庑。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莱阳知县牛山木重修大嵩卫学。卫学置教授一名,主持教务,招收文武生各 8名。1735年 (清雍正十三年 )裁卫设县后,卫学改为县学,校址仍旧。有案可稽的大嵩卫卫学教授(教谕),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雍正年间,达 22人。其中,有岁贡,有举人,更有进士。绝大部分是山东人,也有湖广、浙江、辽东人。
明、清时还建有地方学校 --社学。吸收 15岁以下的儿童入学,课程先后有《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诗经》、《幼学琼林》、《名贤集》、《弟子规》、《唐诗三百首》、《御制大诰》、《左传》及律令和冠、婚丧、祭等礼节。人数、学制,皆无定限。《广益笔谈》载,清代曾建社学三所:广益社学,1652年 (清顺治九年),教授怀腾耀在大嵩卫城里万寿宫南厅设广益社学,聘拔贡马可远执教。1661年 (清顺治十八年 )九月解散。文涛社学,1653年 (清顺治十年 )设于大山所,聘思恩贡赵国英任教。明义社学,1671年 (清康熙十年),指挥使司会同绅士李本涵、赵绪、鞠珣等,在大嵩卫城里设明义社学,聘拔贡李瑄任教。
教育的发展,培育出一大批有学之士。自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 )丁酉科,至 1903年 (清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科,在大嵩卫及其后的海阳县,考中进士 45名、举人 186名。1575-1903年 (明万历三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考中贡生 334名。这其中更是不乏佼佼者。有的更在全国享有盛名。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明朝时所设立的卫所中,是极为难得的。高出(1574-1653),字孩之,海阳徽村人。1598年 (明万历二十六年 )考中进士。历任曲周、卢氏知县及户部主事、郎中、江南布政使司参议、山西按察使、按察副使、辽东监军道等职。一生不畏权贵,廉洁奉公。著有《镜山庵全集》(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赵维旗,字介眉,海阳行村人。1645年(清顺治二年)举人,1646年(清顺治三年)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浙江道监察御史。曾奉命巡按浙江,兼督理盐政。以敢言著称,不肯阿附权贵。在他的《麻姑岛》一诗中,更是提到由于海阳人民的抗倭,而使“倭寇妖氛付东流”。
《麻姑岛》
万顷碧波浮石舟,
长天秋水一色幽。
天成奇景醉游客,
风拍雪浪点沙鸥。
龙影飘飘舞瑶岛,
蜃气蔼蔼现琼楼。
麻姑仙迹今犹在,
倭寇妖氛付东流。
李赞元 (1623-1678),原名李立,清顺治帝赐名赞元,字公弼,号望石。大嵩卫人。1655年 (清顺治十二年 )考中进士。翌年四月,任山东道御史。奏言刚直不讳,皇帝称为“真御史”。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二月,奉旨巡按湖南、湖北。1674年 (清康熙十三年),升为兵部督捕右侍郎。李赞元官居要职,门庭显赫,但家规甚严。1678年 (清康熙十七年),在北京病逝,御赐“祭葬如例”。名列国史馆《名臣列传》。由于代代恪守家训,始有“一门九进士”的美谈。自李赞元起,到其子李本涵,孙李椅、李桐、李谷、李果,重孙李承庚、李承瑞、李承芳四代,一家之中先后出了 9个进士。其后代中,书法家、画家、教育家、作家辈出,更有螳螂拳的创始人李秉霄。赵作舟 (1630-1706)字乘如,号浮山,大嵩卫人。县试,名列榜首;乡试,得中解元。1676年 (清康熙十五年),任东平府学正。上官重其才学,荐于朝廷。金殿策对,赐同进士出身。历任刑部广东司郎中、辰沅分巡靖道、湖广按察使司佥事。后遭谗陷,归里治学。一生著述甚多,所撰《浮山诗文集》、《文喜堂诗文集》、《鲁湘春秋》,均经翰林院批准,在山东、湖南付梓问世。《山左诗抄》选其诗词 22首。
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海阳大秧歌,更是与大嵩卫有着直接的、密不可分的关系。1425年 (明洪熙元年),大嵩卫司乐舞生闻韶,为大嵩卫指挥镇抚赵通欢庆“五世同堂”,综合汉、宋、元等朝流行的龙、狮、傀儡、社少、村田乐等舞蹈动作,吸收雅乐中、羽、人、皇、干、旄六小舞的舞姿,结合当地民间乐舞特点,编排出秧歌舞。于悬御赐“七叶衍祥”金匾之日,正式演出。自此,秧歌兴起,至今不衰。海阳大秧歌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 2008年 8月 8日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暖场演出。
说起大嵩卫,还有一段和酒有关的故事呢。据传,明万历年间,海阳人高出赴任江南布政使渡江中,舍身救起覆舟落水的四川邛崃酒坊主人雷奋。为报救命之恩,雷奋向高出赠送了祖传酿酒秘笈。多年后,高出回乡试之,遂得佳酿。用其款宴大嵩卫指挥朱之斌。朱之斌称誉不已,命部属按方配制。此后,将士每出征,都以此酒壮行,皆凯旋而归,官兵喜取酒名“大嵩卫”。卫制酒总管、海阳人陈善,酿酒技艺精湛,并传后嗣。无巧不成书。陈善传人陈英弼赴四川为宦时,恰与雷氏酒坊逢缘,邀饮甚欢。海阳大秧歌剧调《跑四川》,据传就是陈氏自四川带回海阳的。
4、促进了集市贸易的发展。明朝永乐年间,大嵩卫城始有集市。城里农历的一、三、五、七、九为集市。其中,三、九为大集。集市贸易主要品类有海货、瓜果、食品、粮食、柴草、黄烟、棉花、陶器、瓷器、五金、土布、丝绸、土线、牲畜、禽蛋、猪肉、蔬菜、杂货、条货和小农具等。1408年(永乐四年),大嵩卫指挥使李敬,根据当地农事需要,兼取四平八稳之意,择四月初八为凤山会期。届时,南北商客,络绎不绝,车载肩挑,运货云集,琳琅盈市。《海阳县志》(1988年版)记载:1546年 (明嘉靖二十五年),大嵩卫城里、海阳所、大山所,有杂货、土产、鞋帽、糕点、酒店等商号 114家。可谓城内城外,店铺林立。
明、清年间,大嵩卫城、夏村、东村、行村、发城等集镇,每逢正月十四日,各商户张灯结彩,鞭炮齐鸣,举行祭财神仪式,一直闹到十八日,元宵节最为热闹。此间,乡民纷纷进城入镇观灯并选购货物。谁家的花灯精美,观者即多,买卖也随之兴隆。灯会一年一度,闹花灯成了招徕主顾的一种方式;加之文人墨客又兴起“灯谜赛智”,赠给猜中者“彩头”(奖品),故元宵节闹花灯盛行。
自明清以来,大嵩卫既是海防要地,又是贸易通商口岸。据《海阳县旧志》记载,元朝时,海阳就有人通过海道运粟。到“明初因之一岁两运而境内藉以殷富”。到永乐十三年,虽然因为会通河通行海运开始松弛,但商船仍然经常来往。通往海道到海阳的,主要有苏州、宁波、福州、威海、烟台的客商。到达海阳的入海口,主要有行村、何家、乳山、大嵩卫城。外运商品以食盐、对虾干、鱼干、蔬菜为主,进口商品以粮食为主,兼有红麻、竹竿、渔需物品等。
5、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大嵩卫作为海防要地,拥有大量驻军。辖属又有所、寨、墩、司,遍布于长达500公里的沿海;其屯田军所管屯田,卫、所驻地 6屯,莱阳县境 40余屯,即墨县境 29屯,平度州境 5屯,遍及今日的青岛、烟台、威海 3市的海阳、莱阳、莱西、乳山、即墨、平度等县市。这些驻军及其家眷,既是社会稳定的中坚,又是稳定社会的力量。所以,从明朝初期开始到清朝末年,大嵩卫及海阳区域内,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态势之中。期间,曾有倭寇来犯,基本在海岸周边就被击溃、击退或消灭,没有酿成祸患。1643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一部攻破大嵩卫城,指挥兼镇抚赵之宜自杀,指挥胡来顺逃遁。起义军开仓分粮,并未骚扰百姓。清军于 1643年 2月渡过渤海,除在攻破莱阳县城时,“绅民受害甚众”外,在大嵩卫及周边区域基本没有造成较大的社会动荡。1662年1月13日(清顺治十八年),徐耀门和徐海门,起聚据在招虎山的起义兵,围攻大嵩卫城,也是久攻不下,退守山寨。次年正月,提督祖泽溥就将其击败。这次农民起义时间较短、波及范围较小,特别是由于大嵩卫城没被攻破,造成的社会波动也较小。
大嵩卫在稳定社会中,还有一个极大的功能—积储。“积储之道万世备荒之善政”。大嵩卫指挥使司下设立仓大使,管理仓储、调拨。大嵩卫原有存仓厫9间予以贮谷,分别是五字厫、风字厫、十字厫、雨字厫、咸字厫、歌字厫、大字厫、有字厫和年字厫,共贮常平谷、监捐谷4349石 1斗 2升 5勺 9抄 5撮 4圭。其中,监捐谷 3407石 6斗 7升。后来大嵩卫又新建仓厫 23间予以贮谷,分别是圣字厫、世字厫、金字厫、庾字厫、满字厫、王字厫、玉字厫、朝字厫、粒字厫和多字厫,共贮常平谷一万石;大嵩卫的社仓贮谷 161石 1升。这些储贮的粮食,共计13568多石。按现在的计量单位,为 810多吨。其于国于民于社会,特别在旱涝之年,都是稳定的保证、发展的保障,也是大嵩卫设立所衍生的善举。
6、铸就了刚毅重义的品格。卫所的设立对海阳人急公好义、爱好军旅、不畏强暴性格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
海阳民风向以质朴敦厚、勤奋豪爽著称。北宋《舆地广记》载:境内“英雄豪杰之士,甲于京东;文质彬彬,而豪悍之习渐革”。《大元一统志》载:“民多朴野,性皆犷直,犹有古风。凡有施为,质多而文少”。 嵩阳民风,自古以来敦厚质朴,尚义豪爽,抗倭名将戚继光视察海防,体察民情,奋笔题词:“金汤大嵩卫海疆,民风纯厚昭四方,地利人和,取胜之本。”
《旧大嵩卫学记》载:“民俗醇朴,士习娴雅,岁时伏腊,斗酒相劳,彬彬乎质有其文”。海阳人民还有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及重义轻财、扶弱济贫等传统。而卫所的军士世袭制度,使其世世代代为军,又使性皆犷直、民俗醇朴、重义轻财、扶弱济贫的海阳人逐渐形成喜好军旅、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传统,这种传统直至卫所制度衰弱,甚至大嵩卫遭裁撤也没有改变。
正是这种传统,使地域狭小的海阳,涌现出众多的英勇善战的将军。 金、元、明、清四代,大嵩卫及海阳境内出现过 13名将军(大嵩卫、海阳所、大山所的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不在其列):金朝的隋宝、隋安,元朝的隋世昌、孙伟,明朝的张聪、李勋、杨宜旺、杨烈,清朝的王斌、孙继元、李椅、李兆凤、纪冠军等。其中,隋世昌,行村人。元至正年间,封为安远大将军、定海郡侯 (超品)。杨宜旺,大嵩卫城里人,属军籍。明成化年间,封为骠骑将军 (正二品)。杨烈,杨宜旺之孙,明万历年间,授广西梧州府参将,诰封骠骑将军 (正二品)。李椅,李赞元孙,石人泊村,属军籍。1679年(清康熙乙未年)武进士第八名。乾隆年间,封为襄阳总兵、骠骑将军 (正二品)。纪冠军,牛根树村人,传为春秋时期纪侯之苗裔。清道光年间,封为武翼都尉、骁骑将军(正三品)。
作为抗击倭寇的大嵩卫后人,在国家有难、民族危亡的时刻,更是继承传统、不辱使命,义不容辞的走在反抗侵略、打击日寇的最前沿。可歌可泣的向阳山抗战威震胶东。地雷战更是扬威世界。抗日战争期间,海阳荣获“战斗模范县”称号。全县涌现出胶东区以上民兵英雄模范150余人、民兵英模单位 20多个。1950年 9月,海阳人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被评为“全国民兵英雄”。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在海阳拍摄电影《地雷战》,成为一部反映海阳人民抗日的经典之作。
参军入伍是海阳人的传统,也被海阳人视为无上的荣光。抗日战争中,海阳的青壮年参加八路军,达 7800余名。解放战争时期,截止 1948年 12月,1.6万青壮年参加解放军。海阳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至对越自卫反击战,共有革命烈士 6593名。在 752个自然村中,719个村有为国捐躯者,占村庄的95.5%。其中,党组织建立最早的夏泽村,有革命烈士 46人,平均每 10户就有一人为国捐躯。
六、大嵩卫的撤卫改县
清军入关之初,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清朝统治者深感天下初定,应当尽可能少采取容易引起民族情绪的政治措施。所以,清朝初年很少更改明代的主要政区及其隶属关系,“民化”程度已经很高的卫所也因此保留了下来。雍正继位后,清朝的统治秩序基本稳定,这为进行大规模的行政改革提供了历史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改卫所为府、州、县。雍正二年,朝廷下令裁减卫所。1733年(雍正十一年)秋,清廷始议撤大嵩卫设海阳县;1734年(雍正十二年)冬,始得批准;1735年(雍正十三年)初,撤大嵩卫设海阳县,由莱阳县令费元衡署理。
1、卫改县是政区改革的需要。清初的政区状况沿用明朝旧制,政区大小不一,造成大州、大府“地方辽阔,经年不能周其地”,“幅员既广,管理殊难, ”“鞭长莫及”。特别是卫所的存在,使郡、县、卫并存,政令不畅,严重妨碍着大政方针的顺利实施。大嵩卫守备李自遂在《大嵩卫改县始末纪略》中认为,大嵩卫改县原因主要在疆域太大。“自遂比衔命至望,见山海具雄,观土住民居质朴可爱。既而,寥寥三五役迎于道左,询疆界,曰:濠外土悉属莱阳”,“呼书吏,曰:无有;问衙署,曰:仅余故址。入城检卯簿,军犯且倍隶卒,赋役则壤寄远郡,近城百里无耕屯之民。催科必亲扣门户,往返动辄千里,积谷为潮气侵蚀,时虑红腐。屯民往往相畛域,保甲稽查呼不即应。缉捕无时日,丁壮远扬。地当扼要之区,而廨舍、仓廒、胥役、粮储,一无恃赖”;致使大嵩卫与郡县相互脱节,“卫旧属都阃,自阃司裁后,初隶登郡,上下不相习,时或龃龉,守土者率不得终其所事”。
2、卫改县是人口增加的需要。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 90多年的休养生息,人口大量增加,给地方管理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对于那些面积广阔的大府、大县更是如此。因此,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方析置新的州县就变得十分必要。大嵩卫位于莱阳县境内,莱阳的人口在清朝初年出现了成倍增长。根据康熙《莱阳县志》记载,莱阳县的户口数是:“万历八年人丁二万三千一百八十八丁,国朝顺治三年编审在册五万一千四百八十七丁”。清朝顺治年间比明末人口增加一倍还多,但行政区却依然沿用明朝时的划法,显然已经很不合时宜了。
3、卫改县是租赋改革的需要。雍正在赋役方面采取“摊丁入亩”,以田亩为单位征收赋银。这就必须由各州县勘定田亩数字和等级。屯田是一种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是土地的主人国家把土地提供给卫所军户耕种,军户要向国家缴纳屯赋。州县难以勘定军屯的田亩数字和等级。而军屯赋往往要高于一般民田所承受的赋额。因为屯赋中除了包含国赋外,还包含承种官田的地租。由此,造成军屯者与民众的税赋不同、不均,从而产生众多的矛盾与纠纷。特别是“调度日繁,兴造日广,虚有屯田之名,天多荒芜”(《明史》)。由于正德以后边患日急屯田多放弃不耕,再加官吏勒索,军士的逃亡,屯粮减少,军饷困难因而“军伍不振,战守无资”,卫所制也就走向崩溃的境地。
4、卫改县是行政改革的需要。在明朝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卫所体制存在着许多弊端,如卫所长官是武职,却主要管理民政,对于征收钱粮、稽查盗贼等事,难以像久经训练的文官一样去熟练处理。因此,将卫所改成行政系统,用文官来代代替武官管理民政就成了一种趋势。另外,卫所的军户与周边的民户经常因为争夺土地、水源等发生矛盾和纠纷。由于军户民户属于不同的系统,处理起这样的纠纷极为麻烦。由此,乾隆《海阳县志》卷之二“沿革”记载“雍正十三年,河东总督王士俊等会疏请裁四卫等事,内称:臣查山东登州府属之大嵩、成山、靖海、威海四卫所管钱粮皆属无多,于地方并无裨益。应将大嵩卫裁改为县”。
大嵩卫守备李自遂在《大嵩卫改县始末纪略》中,对大嵩卫改县时,莱阳县与大嵩卫官员、民众的心态也有记载,虽寥寥数笔,却精彩异常,从中既可看出李自遂对卫改县之后发展的信心,也可以看到不同区域人对卫改县在态度上的不同取舍。“莱令遽拟并卫于莱。卫人惧,诣余谋改县”,“县割莱阳之乡三,宁海之乡一。北界坛山,东界崮山,西界三驾山,南亘大洋。行村、乳山诸口,商贾辐辏,鱼盐蚕桑之利甚普。于是修公廨,整官仓,募胥吏,联保甲,规模既具,风气一新,非复昔日之寥落荒寒也。惟愿莅兹土者励精为治,使户乐雍熙,风俗淳美,以称圣天子更置之意,余盖有厚望焉”。
至此,始建于 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的大嵩卫,在取得可歌可泣的抗倭战绩、经历 300余年的风风雨雨后,于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一个新的行政区 --海阳县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