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冬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3&rec=225&run=13

对每一个人来说,童年的记忆都是清新永存的。虽然我走出故乡的日子,已是远远超出在故土生活的岁月,但童年的记忆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生命中。
每每想起童年,就会想起那童年的冬天,想起那个就是外面大雪翻飞,它却依然温馨如梦的场所。我的童年,很多时光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那里既不是茶楼酒肆,也不是什么场馆会所,说来会吓你一跳,这个如今已近难觅踪影的“高级场所”,就是当时村村队队都有的牛屋,也就集体用来喂牲口的地方。
在我的童年,村里还没有通电,每年的冬天,尽管大人们没有更多的农活,但一到晚上,也没有什么好的去处,于是大家就不约而同地集中到队里的牛屋里,那里暖和不说,还可以天南地北地神聊一番。过去的、现在的、天上的、地下的,说到哪里就哪里,但天天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天天能让人过得充实,过得有味。
在牛屋的中央,每天都有一个通红的火堆,不时地冒出淡淡的轻烟,大家围坐在一旁,就会有一搭无一搭地引出一个个话题,一谈就是一个晚上。
尽管在牛屋里烧的是公家的柴草,但那时也不是随便乱烧的。有人看着火不旺时,就拿起筛子撮些牲口草在火堆上筛一筛,筛下来的草末子,就是上等的柴火。这样筛不了两三筛子,下面的火就旺了起来,同时还替饲养员干了活,一举两得。
有时也会有人从家里捎上一二块地瓜,偷偷地埋在火堆里,就是这样他也必须得好好地看着,不然不知什么时候,就成了他人的美味。
我那时还小,到了牛屋也只有听的份儿,但不知怎的却居然能听出瘾来,只要我父亲去牛屋里玩,我一般都要跟上。很多内容,都成了我以后写作的绝好素材。
当时人们的文化普遍不高,除了偶尔有人讲讲三国、水浒等古籍的片断外,多数都是讲些身边的陈年古事,或是新近发生的奇闻轶事。当然,讲得最多的要数什么地方出现过什么样的鬼怪、什么样的妖魔。由于他们说的都是身边的事,时间地点样样清楚,前因后果有鼻子有眼,再加上他们生动的表述,所讲的一切简直是栩栩如生,让人感到就在眼前,只听得我们连坐在灯影里都有些心虚。
在牛屋里听上一个晚上,很少有敢大着胆子自己回家的时候,有时困得实在坚持不住,就映求大人一起回家。只有在外面的月亮特别好时,我们邻家的几个小伙伴才敢一起往回走。
更多的时候,则是大人们越讲越精神,我和伙伴们则躺在铡好了的牲口草上,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
由于牛屋里暖和,也不用担心会感冒了,在大人们拉得尽兴,要回家的时候,父亲才叫醒我,或是直接就让我睡着把我抱到家里。
有时为了能让父亲把我抱回去,在他叫我时,我就故意不应声。这时父亲就不再说什么,伸一伸我的衣服,就紧紧地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走进家门我偷偷地笑时,他才轻轻地掐我一把,其实父亲早就知道我没有睡实。睡着好叫,没睡着好叫,就是装睡着不好叫,这是父亲常常用来调侃我的话。
正是在牛屋呆的时间久了,听大人们讲得多了,我才知道,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的背后,无不隐藏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也正是由于这些,我才知道什么叫“远怕水,近怕鬼”,并变得胆小如鼠起来,以至在我走出家门之前,从来不敢独自一人去走夜路。就是在上晚自习回家时,也要让父亲一早在我与同学分手的地方等着我。
尽管在牛屋里听到的,都是我从没见过的故事,或是让谁一听都知道是“拉大云”的事儿,但在我独自行走在事发地的时候,往往就幻觉出传说中的一切。
在我们家南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平时的小溪水连膝盖都没不过,然而大人们说,在那里却淹死过许多孩子。如果只是这么简单地一说,还不至于给我留下更深的印象,偏偏这里面都有故事:
我们村从前有一个大地主,他每次去马村赶集都是骑着马去,这次他在集上酒足饭饱往回走时,路上已没了行人。当他走到我们家南那个小溪旁时,看到有个孩子正在水里挣扎着。虽然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但他是富人,还骑着大马,就没当回事儿。
在他走到家里,想把捎回来的好东西给他的宝贝儿子吃时,家里人说,儿子接他去了。
听了这话,他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知道大事不好,骑马就往小溪赶,可这时早已看不到他儿子的踪影。
在闻讯赶来的人们好不容易才把他儿子从小溪中打捞出来时,孩子早就没了呼吸。
村里的人都说,这是对他为富不仁的报应;也有人说,见死不救,一律同罪。这看起来是让他儿子当了替罪羊,其实让他老来无依,后悔一辈子,比让他死更难受,是对他更大的惩罚。
也正是听了这个故事后,我每当走到那小溪旁,心里就凉凉的,就好像看到了那个在水里挣扎着的孩子。在我上高中后,这里成了我往返的必经之路,但在正午时分,我宁肯多绕二里路,也绝对不自己一个人从这里走。
离开老家快三十年了,记忆中的牛屋也早已没了踪影,但每到想家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童年的冬天,想起童年那一个个不老的故事。那通红的火堆、那香喷喷的烧地瓜、那童话般的诗意,那滋生我文学生命的季节。
(原载 2011年第 6期《现代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