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99&run=13

概况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朝廷从山后(今山西、河北省内外长城之间地区)迁民到山
东各州县。其间,山后人张匡合,迁入现凤城先锋村东南角安家,以姓命村名为张家
庄。
明洪武十年(1377年),大嵩卫指挥兼镇抚蒋懋修之先人从张家口迁入,在现凤城
正西0.5公里处建村,以姓命村名蒋家庄。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在望石山之南,龙头港之北,张家庄、蒋家庄所
在地设置大嵩卫。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从江苏、安徽、湖广、福建移民大嵩卫。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卫设县后,县城即设于大嵩卫驻地,称在城,后改称城
里。
1942年改海阳城里为凤城,村行政设四个里。1945年将四个里分为统一村、建设
村、先锋村、群利村、胜利村、巩固村、民生村等七个村。
统一村位于凤城十字路口东北方,地处东经121°14′,北纬36°42′。东邻高
尔夫球场,西连建设村,北依望石山,南邻先锋村、胜利村,紧靠黄海,隶属凤城街
道办事处。
全村辖区总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3.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
是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蔬菜、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318户,911人。有赵、高、刘、鞠、于、荣、王、薛、梅、杨、
邵、李、宋、叶、孙、安、张、汪、贾、朱、纪、吴、马、罗、梁、谢、阎、韩、臧
、冷、吕、徐、范、丛、辛、姜、许等姓,均为汉族。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万元。2002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3909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23.1%、65
.5%、11.4%,人均纯收入3810元。

大事记

1939年4月日军飞机轰炸城里,城里高小被炸毁,连同民宅,共毁房百余间。
1940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三日)日军侵占城里。
1941年1月国民党第二十六旅秦毓堂暗地投降日军,率部进占城里,并盘踞海阳
南部及东部,日军撤离。
1942年9月16日国民党投降派秦毓堂部被八路军击溃,其残部逃窜至行村被收编
。城里解放,10月改名凤城。
1947年11月7日国民党第五十四整编师(师长阙汉骞)进攻胶东窜入海阳侵占凤城
及周围部分村庄35天,杀害干部群众,返乡地主反攻倒算,抢掠金银财宝,被解放军
围歼,残部于12月11日从海上逃窜。
1949年7月狂风、暴雨、海啸成灾。
1955年村成立三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三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为一个高级社。
1973年本村通电。
1981年10月全村用上自来水。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10公斤。1978年,亩产250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亩产540公斤。2000年,粮食亩产560公斤。2002年,粮
食亩产561.2公斤,总产35.5万公斤。
建国初期,本村只有二三条小渔船。1978年,有机动船12只。2000年,有机动船
18只,渔业收入36万元。
2000年,建养鸡大棚2个,全村从事养鸡、狐狸、猪、羊、牛、貂者30余户,经
济收入达60余万元。
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905.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31.5万元,畜牧业收入362.7
万元,渔业收入403.9万元,其它收入7.4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初期,本村只有小手工业,主要为修鞋、纺线、榨油等,收入仅够
自给。1966年,村集体建起了面粉加工厂。1992年,建拔丝厂。1993年,建针织加工
厂;另有针织专业户35户,从业者200余人。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0人,收入
2559.7万元,其中工业收入2527万元,建筑业收入32.7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第三产业,建起商店、
饭店及食品加工和交通运输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10人,收入443.8万元,
其中运输业收入102.6万元,服务业收入119.3万元,商饮业收入221.9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建国后,本村与先锋、胜利、建设等三村成立凤城完小。1976年,本村
投资建校舍20间,教职工7人。建国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48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100公斤左右。建国后,村民生活逐年提高
。1957年,人均粮食180公斤。1978年,为240公斤,全村总收入18万元。2000年,全
村总收入2000万元,人均纯收入24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种汽车10辆,拖拉机10多
辆,摩托车100余辆,彩电300台,电话230部。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破烂不堪,杂草丛生,住房大多是草房。1978年,村
统一规划建房。到2002年,村民住房全部为砖瓦房,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3年,集体投资2万元,全村安上电灯。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
逐年发展,村民的福利不断提高。1981年10月,集体投资3万余元,村民集资3万余元
,全村吃上了自来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高凤梧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194
5年成立党支部,高凤梧任村党支部书记。1949年,本村党员身份公开,有党员7名。
2002年,全村有党员34人。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高凤梧、孙鑫、赵连瑞、高振福、薛
吉寿、孙永华、薛奉先、赵凤吉、赵成斌。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9月16日凤城解放,设一、二、三、四里,本村为一里
,里长薛芝亭。1945年撤四个里,分设七个村,本村为统一村。1958年,改称大队管
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
年,始称村民委员会。曾任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薛希渠、鞠炳训、辛秀卿、王裕礼、
孙永华、薛吉寿、高振福、汪喜芝、高凤、王福洲、赵凤吉、赵成斌。

人物

人物简介赵作舟(1616-1692)字乘如,号浮山,大嵩卫城里人。祖赵廷策、父赵
景星,皆为宿儒名师,治学严谨。赵作舟天资颖慧,记忆过人,又因生于诗书门第,
耳濡目染,少年时代即崭露头角。县试,名列榜首;乡试,得中解元。清康熙十五年
(1676年),任东平府学正,上官重其才学,荐于朝廷。金殿策对,赐同进士出身。康
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户部江南司员外郎时,朝廷破格委其主考贵州。因其严明公正
,众举人为其献“春风泽黔”颂辞。后遭谗陷,萧条归里,键户治学。一生著述甚多
,所撰《浮山诗文集》、《文喜堂诗文集》、《鲁湘春秋》,均经翰林院批准,在山
东、湖南付梓问世。《山左诗抄》选其诗词22首,《海阳县志》载其文章8篇,诗歌
32首。
赵虽生于士族之家,但同情民众疾苦。曾在京都赋诗“凤城(旧时对京城的美称
)千万户,车马若游龙,漫自矜多足,谁人怜老农!”77岁时忧愤辞世。
胡文伯(1696-1778)字偶韩,号友仁。由副贡授济南府学训导,在任六载,士林
翕服。清雍正四年(1926年),特旨引见,授河南禹州知州。嗣后,五任同知,两任知
府,一任江南苏松粮道,三任司吏。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擢升安徽省巡抚,清
正廉明,民称“胡青天”。死后名列国史馆《名臣列传》。
赵丹犀(1881-1916)字秋芳,笔名爽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东渡日本,
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其间,受进步思潮影响,加入中国同盟会。归国后,在上海主编
《华魂晚报》,孙中山嘉其抱负,题词“风华正茂,有胆有识”,予以褒奖。1913年
,毅然将自己所分家产金樽一对,玉佩两枚,白银2000两,卖田80亩(共分120亩)所
得款项,悉数资助革命。孙中山欣然命笔,为其题一横幅:“毁家纾难,忠义可风”
。1915年,赵丹犀奉孙中山之命,奔赴云南,投效于护国军蔡锷麾下,合力讨袁。1
916年,在四川泸州同袁军交战中,壮烈牺牲。
韩秀兰(1930-1947)女,幼年随母讨饭度日,12岁给地主当丫头,备受饥寒、凌
辱。1942年县城解放后,在反保长、斗汉奸、减租减息、土改复查斗争中,起了骨干
作用。1945年被选为村青妇队副队长。1947年冬,国民党五十四师进犯海阳前夕,韩
秀兰积极动员群众坚壁清野,带领爆炸组巧埋地雷。敌人进村后,炸死敌连长1名,
毙伤敌兵3名。
国民党五十四师占领凤城后,韩秀兰隐蔽在群众中,秘密从事工作。后因叛徒告
密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在狱中高唱革命歌曲,蘸着鲜血写“共产党万岁”、
“穷人要翻身”等口号。恶霸之妻“白脸狼”到监狱威胁、利诱她“悔过自首”,遭
韩秀兰厉声责骂,并被怒击一掌。国民党县长李耀亭、审讯处处长高一斋,用甜言蜜
语、金钱衣物进行诱骗,韩秀兰更是横眉冷对,不为所动。
敌人把妇女主任聂桂兰和她一同押赴刑场,先将聂桂兰四肢钉在墙上,施电刑杀
害。高一斋威胁韩秀兰:“拒不招供,死在眼前。”她饮泪痛呼:“聂婶婶你死得有
志气,我一定学你的硬骨头!”在刑场上,韩秀兰昂首高喊“共产党万岁!”刽子手以
掌堵其口,韩秀兰咬破敌指,依然疾呼,慷慨就义,年仅18岁。
赵宗岐1927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43年参加工作,曾任青岛工商局科长,省人
委秘书、副处长,军工局副局长,省统计局副局长、局长等职。1988年当选为省七届
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许介文曾用名许启宪。1927年生,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1948年参加工作后,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科长、中国银行济南分行处长、中国银行总行行史编委会
委员,并兼《楠柏诗社》社长等14种社会职务。发表论文40余篇,诗词300多首,散
文、杂文400余篇,多种作品获奖。其事迹已被辑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中国当代诗人名录》、《山东作家人名大辞典》等。
许志青曾用名启箴。1930年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1947年7月
参加革命。1948年随军南下。1953年7月中央财经学院毕业。曾任军队卫生员,中国
银行华东区行青年团宣教干事,上海市分行专职信贷员、信贷信息组长,应用理论研
究室主任,市政府财贸信息站理事等职。曾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受到上海市府
领导、人民银行总行等部门的批转采用和表扬。连续三年获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物价调
研综合一等奖,获上海市分行突出贡献奖。
谢保忠大校军衔,曾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军事法庭庭长。
王继烈1932年3月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副研究员。1946年参加人民解放军
,曾任卫生员、护士、医助、医师,上海建工局职工医院外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副院长等职。曾被评为上海石化总厂、上海市金山区优秀
共产党员。
鞠长绪1935年10月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58年8月于南京工
学院毕业后,在辽宁省粮食厅科学研究所任技术员、研究室主任、总工程师等职,从
事粮油机械设计研究、加工工艺研究及科技管理工作。曾先后完成了科研课题12项,
粮油工艺设计5项,并取得5项研究成果,受到各级奖励。
许启尧1936年9月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59年毕业于山东机
械工学院,在济南第二机床厂工作。曾任施工员、设计员、室主任、机械工程学会理
事、铸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山东省铸造协会理事等职。1989年,获济南市
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烈士名录李树培杨树生何庆元

撰稿:荣润波审稿:赵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