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西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90&run=13

概况

唐贞观八年(634年),阎姓先祖阎辅华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来。阎爱此地山明水秀
,风光幽雅,即设寨建村,以姓命名阎福庄。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修兴从东村迁
入。正统十四年(1449年)阎姓绝户,阎福庄更名为院西村。另一说,明永乐年间(14
03-1424年),建村于洪门寺之西,寺俗称“寺院”,故命村名院西。明隆庆四年(15
70年),胡伟之自东村迁入。明万历八年(1580年),邹商隽从榆林庄迁入。明万历十
三年(1585年),支顺由大嵩卫迁入。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徐姓来院西落户。
院西村位于海阳城区,地处东经121°09′,北纬36°46′。东邻城北村,
南连窑上疃,北望南倪家村,西、西南与南、北才苑村接壤。隶属东村街道办事处。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
、苹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160户,348人,有修、徐、邹、胡、李、支、孙、王、于、叶
等10姓,均为汉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修姓。
1954年,人均粮食121公斤,现金收入58元。1978年,人均粮食200公斤,现
金收入1000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187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
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56%、44%,人均纯收入4310元。

大事记

1939年日军轰炸东村、埠南、中村、院西村。本村家家户户到野外挖防空洞,躲
避敌机轰炸扫射。
1942年8月5日本村解放。
同年本村村民为防水灾,在村西河岸修筑长300米、高2.5米、底宽6米的长堤。
1961年与南北才苑村、宅科村分开,单设行政村。
1983年春本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7年本村农业人口全部转为非农业人口。
1991年自筹资金建造院西综合大楼,总面积3000平方米,供工厂(皮鞋厂)及村“
两委”办公室使用。
1992年东村镇人民政府认定本村收入达到小康水平。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50公斤,总产量2.25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0
0公斤,总产量10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560公斤
,比1978年增产260公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占用土地
增多,村土地大量减少。1987年,全村农业人口均转为非农业人口,成为海阳县第一
个“农转非”村。1993年,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果树,主要品种有红富士、乔纳金
、国光等,另有桃子、杏子、李子等。2000年,全村果园面积0.57公顷,产量6吨,
收入2万元。
第二产业1986年,成立建筑公司。2001年,建筑从业人员300余人,收入500万元
,利税40多万元。2002年,固定资产总值100余万元。本年,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
70人,收入1800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700万元,建筑业收入100万元。
第三产业1987年投资18万元,成立院西运输队。1989年投资40多万元,兴建城西
宾馆。2000年投资50万元,成立院西开发服务公司。本年,第三产业总收入180余万
元,利税30万元。
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0人,收入1387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220万元
,服务业收入767万元,商饮业收入40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由于村子小,人民生活贫穷,全村既没有私塾又无小学。198
9年前,村适龄儿童到南才苑村上学。1989年起,到县直实验小学就读。自建国至20
02年,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2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9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建
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7年,人均粮食400公斤,现金收入1046元,全村
收入100万元。2000年,全村收入1000多万元,人均存款4000元。2002年,全村有各
种机动车辆100多辆,电话200部,彩电150台,电冰箱100台,洗衣机90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
积不足8平方米。1991年,村统一规划了街道及房屋建设。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20
平方米。
集体福利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7-2000年,
村集体为村民交纳各种集资款59万元,农业税、特产税36万元,安装自来水费10万元
,闭路电视费3万元,发给群众项目补助费24万元。自1987年起,凡年满60岁的老人
,每人每年领取养老金400元。村民病故后,村委一次性付给殡葬费500元。2000年始
,年满60周岁的,每人每年补贴1000元。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5年5月,修芹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修芹泰任院西
村党小组组长。1949年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6名。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2个,
党员21人。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徐永信、李纯、修丛文、修胜泰。自修胜泰任职
以来,村党支部多次被中共烟台市委、海阳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冬,院西村同南、北才苑和宅科等四个村联合成立一个
行政村。村长李明科,委员李瑞先,粮秣、优救委员邹和松,调解委员李西江,治安
委员修田泰,文书李喜奎。1961年四个村分开。曾任本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修乐泰
、徐永信、修国民、李作全、修国柱、修光军。2000年1月,修光军当选为首任直选
村委会主任。本年,本村村委被东村镇政府评为模范村民委员会。

人物

人物简介修谢胤(1623-1695)字吟秋,号松筠。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以品格端
正、治学有方而载誉乡里。修谢胤著述颇丰,计有《舌耕春秋》、《吟秋文稿》、《
松筠诗集》、《师表论》、《兴教策》等,惜毁于兵燹。去世后,礼部曾赠“一代师
才,千古垂范”匾额。
修全太(1929-1949)1947年6月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排长,中共党员。1949年1
0月,在厦门战役中牺牲。生前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
支善亭1921年生,1943年7月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江西省上绕地委秘书
长、工交部长等职。行政13级。
烈士名录修全太

撰稿:修光友审稿:修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