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北头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85&run=13

概况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孙姓先祖孙言成来此建村。因村南有一南北走向的
长地块,人称孙姓为地北头那一家,故命村名地北头。后李、刘两姓相继来此定居。
因本村交通便利,靠近县城,外来居民较多。
地北头村位于海阳市城区北部5公里处,招虎山西麓,烟(台)凤(城)公路西
侧。地处东经121°08′,北纬36°49′。东、西、北三面被山环抱。南与羊角沟村
、东北与里口村相邻,北与五间屋村隔山相连,西与榆林涧村隔围子顶相望。隶属东
村街道办事处。
全村有耕地93.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葡萄、
蔬菜、桑、苹果等。
2002年,全村434户,1145人。有孙、李、刘、于、张、王、宋等姓,均属
汉族。
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44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比重为50%、32%、18%,人均纯收入2900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75万元,第
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24%、54%、22%,人均纯收入2975元。

大事记

清宣统二年(1910年)村民李方周、刘斌等30多人,参加了海阳县高启旺领导的反
苛捐杂税斗争,攻破县城,捣毁县衙,没收地主大户、贪官污吏的粮食、财物,分给
贫苦百姓。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者。
1942年国民党顽军秦毓堂部一营关星吾部,以搜剿国民党姜黎川部为名,进村搔
扰,奸污妇女4名,毒打群众10余人,抢走鸡、狗、鹅、鸭无数,劫后村内一片凄凉

同年8月国民党姜黎川部与顽军秦毓堂部,在本村进行了一次短暂激烈的战斗。
炸毁民房1栋,炸死驴、骡各1头。
同年9月本村解放。李永海任村长。
同年11月日军胶东大扫荡,抓去本村李在成、李在顺、刘希成、李承秋等4人,
其中刘希成被敌人在大腿上捅了一刺刀,李承秋下落不明。同时,掠去牲畜20多头,
损失财物无数。
1946年2月本村一次有13名青年参加解放军。村民张连芳早年丧夫,拉扯7个孩子
苦度14年。国民党发动内战时,她毅然牵着骡子把长子刘希和送上前线。12天后噩耗
传来。在为烈士召开的追悼大会上,英雄的母亲说:“刘希和牺牲了,我心里非常悲
痛。他是为了我们穷苦百姓而死,为了解放全中国而死,光荣,值得……。”此后,
本村掀起了参军支前的新高潮。全村共参军74人,成为海阳县参军支前模范村,涌现
出支前模范6人,杨桂香被授予胶东支前模范称号。
同年4月实行减租减息,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1947年3月进行土改复查,贫苦百姓分得了土地、房屋、牲畜。
1955年本村成立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66年村中开始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到处破“四旧”。村中
的谱书、医书、文物典籍被付之一炬。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建国初期,常年粮食亩产130公斤左右。之后,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大修
水利工程。1972年,修建了南大口井,蓄水1300多立方米。1966年,修建了金线水库
,库容4万多立方米,1981年,修建了村北大口井,蓄水31000多立方米。同时,修建
了二级扬水站,铺设管道1000多米,完成了山区扬水的配套工程。2000年,粮食亩产
达到400多公斤,总产量5万多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90公斤,总产25万公斤。本
年,全村有养牛、养羊专业户3个,存养食用牛40多头;第一产业收入262万元,其中
农业收入213万元,畜牧业收入24万元,林业收入20.5万元,其它收入4.5万元。
第二、三产业1924年,李同科开设复兴昌纩坊,资金10000吊,纩40支,织机24
张,工人100名,1933年停业。另有生产麻布、网扣、花边、皮革等小手工业,还有
两座粉坊、一座油坊,从业人员40多人。解放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三产业
蓬勃发展,有电气焊修理铺3处,花岗岩石板厂1个,羊毛衫加工户32户,另有理发店
、商店、豆腐坊、瓦工组、木工组及从事出租车、客运车、货运车运输的个体户和草
织艺品等,常年总收入约250万元。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20人,收入574万元
,其中工业收入471万元,建筑业收入103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0人,收入239万
元,其中运输业收入120万元,服务业收入117万元,商饮业收入2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地北头村的私塾教育,始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塾师李成文,学
生12人。后塾师为于子恒,学生发展到30人。1946年,始建地北头小学,校舍12间,
教师2名,学生66名。1947年冬,成立地北头中心小学,倪家、姜家疃、鞋西沟、北
八里、羊角沟、地北头、里口等7个村的学生来此读书,6个班,教师8名,学生104人
。1948年2月,学校奉命停办。1948年冬,地北头小学复学,教师2名,4个年级,两
个班,学生72人。1952年,成立地北头完小,直至1979年。后又改为地北头小学。
1973年,联村集资筹建地北头联中,校舍26间,4个班,教师8名。1987年撤
联中,改为地北头学区小学。自建国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55人。
1952年,地北头村成立业余吕剧团,团内骨干皆系村民李在玉家庭成员,故
有“家庭剧团”之说。剧团被海阳县文化馆列为重点民间业余文艺团体,予以支持培
养。剧团在邻村演出30多场次,博得文艺界和群众的好评。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沿街讨饭的19户,卖儿卖女
的6户,闯关东的14户。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173公斤
。1975年,人均粮食200多公斤,全村总收入6万余元。改革开放以来,村民生活提高
很快。1981年,用上电网供电。1991年,安装上自来水。2002年,全村有运输车辆5
3辆,摩托车62辆,电话328部,彩电342台,电冰箱124台,洗衣机24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房屋破烂不堪,全村130多户,只有2栋瓦房,人均居住面
积不足5平方米。有一家兄弟5人,分家时一人一间房,只好在窗上进出,名曰“五虎
洞”。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村民住房条件大有改观。1988年,村委规划了
新房区,新建房屋132栋,旧房也大都进行了翻新改造,村貌焕然一新。2002年,人
均居住面积20多平方米。
集体福利1981年,村筹资7万元,修建了配电室,用上了电网供电。1991年,村
投资6万元,修建了自来水供水池,村民用上了自来水。1995年,村投资7.5万元,安
装了闭路电视。1997年,村投资4万元,修建了文化娱乐广场1个,农闲时用于村民娱
乐集会,农忙时给村民用于打场晒粮。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村民刘希成、李在敬先后在缪家村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本村最早的党员。1943年成立党小组,李在敬任组长,时有党员6人。1944年成
立党支部,李在敬任党支部书记。1945年1月,李文国任党支部书记。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村里成立了若干个等价交换互助组。同时,先后开展了
反奸、反特、反霸斗争,组织支前队伍52人、大牲畜52头,支援万第讨赵(保原)战斗
。1947年,党支部又先后组织了49人的“子弟兵团”,由李文卓等人带领支援前线。
当时的口号是“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前线”。1949年党员身份公开,全村党员3
7名。2002年,全村有党员小组6个,党员40名。先后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有李在敬、李
文国、李成杰、李在敏、刘文昌、刘文喜、李文岭、李洪德、李洪琳、刘玉忠。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卫设县后,隶属海阳县白水乡。李芳
迟任村长。
1928年裁乡设区,村设村公所,隶属一区。所辖4闾20邻。村长为刘富庆。
1940年,沦为日军侵占区,废闾为保甲制。村设保公所,保长为刘森。
1942年解放,村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东村镇。村长为李永海。
1958年,村政府改为大队管理委员会。行政主要负责人依次为李文国、刘希
成、李文治、刘延生、李成杰、刘春、李文正、李成义、李成山、李永成、李洪德。
1984年,大队管理委员会改为村民委员会,主任依次为刘付德、李洪德、刘
玉忠。
2001年,实行村民首次直选村委会,李世胜任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刘臻(1901-1973)中共党员。1945年8月前,在本村任各救会长、青救会
长、财粮(会计)等职务。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辽沈战役后留东北工作。1960年,
曾任东北区有色金属局副局长。
刘希凯1926年生,中共党员。1942年在胶东公学就学,1943年毕业。1944年参加
八路军,曾任广州警备区政治部主任。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刘希芳1938年生,中共党员。1965年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助教、
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出版《地学传感器原理应用》、《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在地球
物理中应用》等5部著作,发表论文20余篇。负责完成并通过省部级鉴定项目10多项
,其中2项获国家专利,6项获地矿部科技进步奖,2项在推广应用。
烈士名录刘希进孙臣刘希和
孙海刘希昌刘希泽刘希兴刘希茂
刘文升刘希信刘忠李世平李同山
李振玉李同仙李文告

撰稿:李永溥李华波

审稿:刘玉忠李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