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山后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746&run=13

概况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葛姓来此建村定居,以姓命村名葛家庄。清光绪年
间(1875-1909年),因位于晶山之后,改名晶山后。继之,姜姓从长宇村、王姓从王
家山后村来此落户。
晶山后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0°58′,北纬37°05′。四面环山
,东与晶泉村为邻,南依晶山,西与宫家苇夼村相交,北与晶山夼村接壤。隶属徐家
店镇。距镇政府驻地10公里,距市政府驻地50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2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
麦、玉米、花生、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98户,298人。有葛、姜、王、朱、徐、诸、杨、纪、韩等
9姓,均为汉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姜姓。
195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万元。2002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645万元,人均纯收入3336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
入的比重分别为49%、0、51%。

大事记

1933年发生严重火灾,烧毁全村80%的房屋。
1941年本村解放。
1942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十五日)晚日军胶东拉网大扫荡,放火烧毁全村房屋。
1943年全村48户,参加八路军者56人。
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40公斤,总产1.6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150公斤
,总产7.5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62公斤,总产10.4万公斤。
1986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苹果,主要品种有红富士、新乔纳金、
新红星等。所产苹果获海阳县“皇家杯”比赛优质奖。2000年,全村果园面积达到8
公顷,产量7.2万公斤,收入7.2万元。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315万元,其中农业58万元,畜牧养殖业99万
元,林果业100万元,其它58万元。
第二三产业建国前,本村有麻布生产,从业人员3人,收入仅够自给。1971年,
办起了供销合作社代销店,收入微薄。改革开放以来,村集体建面粉厂1个,职工2人
。办个体商店1个。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40人,总收入330万元,其中运输业
310万元,商饮业10万元,服务业1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晶山后小学,有教师1人。1987年,并入宫家苇夼联小。
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11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粮食60公斤左右。1978年,人均粮食达到160公斤。
2002年,人均粮食500公斤,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60台,摩托车30辆,电话30部,彩
电50台,电冰箱10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住房面
积不足8平方米。1978年以来,旧房逐年翻新改建成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达
21平方米以上。
集体福利1983年,投资3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1984年,投资4万元,用上
自来水。1994年,投资5万元,安装闭路电视。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姜世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194
3年10月,成立党支部。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6名。2002年,有党
小组2个,党员24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葛仁全、姜福松、葛仁学、葛永南、姜
常宝、姜世贤、葛仁平、姜寿军。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
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
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
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姜世兴、葛仁全、姜世花、葛仁学、姜世阳、王炳希、姜
常宝、葛仁山、姜世贤、葛仁平。

人物

人物简介葛仁庆1925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指导员、财
务股长、政治协理员、师政治部干部科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基地政委、后
勤部政委等职。
烈士名录姜福南王化成姜福乐
姜世川葛文亭王绍诗姜福德姜福亭
葛仁贤姜世臣葛仁喜姜福家姜世文

撰稿:葛仁礼审稿:姜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