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格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728&run=13

概况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裘姓来此建村,以姓命村名裘格庄。后“裘”简写
为“求”,演变为求格庄。
求格庄位于海阳市北部,北榆山西麓,地处东经120°58′,北纬37°06′
。南靠肖家夼村,北连南水头村,东与岚店村接壤,西邻古堆山村。隶属徐家店镇。
2002年,全村有耕地93.3公顷,300户,909人。有刘、王、荆、邹、孙、林
、张、薛、牟、于、陈、高、董、柳、徐、李等17姓,其中刘、王两姓人口居多。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5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万元。2002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28.6万元,人均纯收入3320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
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66%、3%、31%。

大事记

1941年本村解放。
1942年3月成立村党支部。
1978年王日卿建起织布厂。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8年建拦河闸7道。
1991年在北榆山沟建水库1座。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00公斤。1979年,粮食亩产280公斤。1984年,粮食
亩产510公斤,比1979年增长23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达到510公斤,总产32.9万
公斤。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苹果,主要品种有红富士、乔纳金、新红星等。2
002年,果园面积达到13.4公顷。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1074.1万元,其中农业720.5万元,畜牧养殖
业270.4万元,其它83.2万元。
第二、三产业1927年,王汉开设公兴太纩坊,有织机9张,纩20支,工人60名,
1935年停业。建国后,缫丝业获进一步发展。20世纪60-70年代,曾一度兴盛,80年
代初开始萎缩。20世纪末,着重发展服务业和运输业,从业人员上百人。2002年,全
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0人,建筑业收入52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70人,总收入50
2.5万元,其中运输业450.5万元,商饮业52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教技1964年,成立求格庄小学。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
学生30名。
1998年成立秧歌队,业余演员20余人,逢年过节演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
活。
人民生活建国初期,由于生产条件落后,粮食产量低,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
20世纪70年代后,大兴水利建设,购进农业机械,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人们生活有
所改善。2002年,全村有手扶拖拉机95辆,彩电200余台,电话112部。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庄破烂不堪。到20世纪70年代,全村瓦房仍寥寥无几。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民富裕起来,新瓦房逐年增多。2002年,全村人均住房面
积由建国前的不足5平方米,扩大到20平方米。对街道也进行了整修,变得宽敞整洁

集体福利20世纪70年代初,村里办起合作医疗,对村民看病用药实行优惠。80年
代,村集体投资用上电网供电。1997年,投资安装自来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20世纪40年代初,王绥、邹兆起、王保佐、王玉升等加入中国
共产党,成为本村最早的一批党员。1942年3月,成立党支部。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
王保佐、荆焕乐、刘喜、王智、宋忠文、刘太盛、荆焕勤、王孟国、刘太平、刘仁江
。1998年起,王孟国复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全村有3个党小组,33名党员。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2月,成立村公所,荆焕乐任村长。1943年,改称村政
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成立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
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
有荆焕乐、邹太风、柳明、荆焕勤、刘喜、王宝庭、刘太枝、王孟国、邹合朋、刘太
起。

人物

人物简介王雨财1921年生。1942年参加八路军,先后任连长、营长等职,参加过
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曾获解放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各1枚。
王玉峰1939年8月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长期在海阳卫生系统工作。1992年
1月,被评为烟台市劳动模范。享受荣誉津贴。
烈士名录王志南刘太东柳进
荆焕生董全华刘建王志利王福廷
董保国孙廷奎

撰稿:荆焕礼审稿:王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