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树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718&run=13

概况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王姓来此居住建村。因建村处有一片核桃树,故命名核
桃树村。
核桃树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1°02′,北纬37°07′。西与岚店
相邻、南隔铁路与西季家庄相接、东与野夼堡交界,村西为北榆山山脉,蓝烟铁路、
烟青一级公路由本村南北通过,隶属徐家店镇。
全村有耕地40公顷,适宜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176户,492人。居民多数为王姓,另有徐姓、于姓、迟姓3
户,全为汉族。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5万元。2002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99.8万元,人均纯收入3292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
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90%、7%、3%。

大事记

1941年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56年蓝烟铁路从本村村南通过
1976年修建库容30万立方米的水库,可自流灌溉部分农田。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年烟青一级公路由村后通过。
1999年实行首次村民委员会直选。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40公斤,总产4.17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98公斤
,总产12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365公斤,比1978年
增长了267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556公斤,总产21.7万公斤。
20世纪80年代后,村里积极发展苹果生产,主要品种为红富士。2000年,果
园面积达10公顷,收入50多万元。
90年代后,村里因地制宜地发展起畜牧业。2000年,有养羊专业户3户,养猪专
业户2户,猪牛羊存栏量达到千余头,收入20万元。有肉食鸡养殖大棚3个,产肉食鸡
2万余只。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630万元,其中农业570万元,畜牧养殖业60万
元。
第二产业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依靠本地石材资源,发展起石材加工业。2002年
,有石子加工厂2个,石材销售实体2个,从业人员60人,占本村劳动力的1/3,石材
加工成为重要的创收产业。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0人,总收入50万元。
第三产业本村第三产业只有运输业和几家小商贩在外从事商业活动。2002年,从
业人员20人,收入19.8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建国前,本村没有学校,村民大多得不到学校教育。20世纪60年代,建
起小学。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有10人考取大中专院校。
村重视农业科技教育,多次组织村民到温室蔬菜产区、优良果品产区参观学习,
有数人获得助理农艺师职称。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粮食仅有40多公斤,只能靠糠菜度日。建国后,村民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67.5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146公斤,全村
收入8万元。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20多辆,摩托车60多辆,电话80多部,彩
电150多台,冰箱9台。
村庄建设20世纪70年代前后,由于村民生活贫苦,村内房屋陈旧,村集体无财力
整修街道,道路不平。进入80年代,村民收入增加,不少村民盖起了新房,村子北部
规划起两条大街,对村南老住宅区进行改造。2002年,全村人均住房面积由建国前的
不足5平方米,扩大到22.5平方米。
集体福利20世纪70年代初,村里建起合作医疗站,为村民治病,对老人及重病人
上门服务。1982年,村里投资用上电网供电。1986年后,投资安装了自来水;对每个
现役军人家属给予一定的补助;对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20世纪40年代初,王淑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
员。后王亭等人也先后入党。1944年4月,成立村党支部,王淑美任党支部书记。之
后,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王亭、王培烈、王南、王洪章、王仁福、王玉林、王吉香、
王金波。2002年,全村有2个党小组,21名党员。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55年10月,设立村政府,王成宾任第一届村长。1958年9月
,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
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王成宾、王
喜、王吉良、王洪章、王春典、王玉林、王仁福、王明德、王仁光。

人物

人物简介王洪兴1948年7月生,中共党员。1989年10月,被评为山东省供销系统
劳动模范。
烈士名录王仁德王成现王春令
王志银

撰稿:王健波审稿:王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