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山夼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700&run=13

概况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另一说为明朝末年,宫姓建村。因村处山夼之中,
村西头有大片兰草,故命村名幽兰夼。后演变为有兰夼村。后徐姓、于姓自辛安迁来
,葛姓、孙姓也从它处迁入。“文化大革命”中更名卫东村。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
处晶山北侧山沟,改名晶山夼村。
晶山夼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1°02′,北纬37°03′。东邻晶泉
村,西连宫家苇夼村,南接晶山后村,北望刘家庄。隶属徐家店镇,距镇政府驻地6
公里。
全村耕地面积26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苹果、
蔬菜等。
2002年,全村113户,342人。有宫、葛、于、孙、徐等5姓,均为汉族,其
中宫姓占70%。
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88.7万元,人均纯收入3333元。第一、二、三产
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78%、9%、12%。
大事记

1939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十日)日军飞机在村投炸弹1枚,炸死牲口1头。
1941年2月18日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46年本村第一个合作社(村社)成立。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40公斤,总产5.5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00公
斤,总产11.7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410公斤,比19
78年增长11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67公斤,总产9.1万公斤。
1987年开始栽植苹果,品种有红富士、乔纳金等十几个。2002年,果园面积
达到7.5公顷,产量25万公斤。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383.3万元,其中农业66.8万元,畜牧养殖业
274.9万元,林业5.6万元,其它36万元。
第二三产业改革开放后,第二、三产业得到发展。2002年,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
员32人,收入45.7万元,其中工业37.1万元,建筑业8.6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8
人,总收入59.7万元,其中运输业36.5万元,商饮业14.8万元,服务业8.4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71年建村小学,只有1-3年级,后并入下吼山小学。自建国到2002年
,全村有5人考入大中专院校。
村重视科技教育,多次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学习。全村有3人获得助理农艺
师职称。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粮食100公斤左右。1957年,人均粮食320公斤。200
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90辆,摩托车35辆,电话37部,彩电80台,冰箱12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住房不足5
平方米。自1978年以来,所建房多为砖混结构,红瓦盖顶,瓷砖地面,铝合金门窗,
亮堂、宽敞。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5年,村合作医疗站成立,村民日常用药报销50%。1984年,投资2
.1万元,用上电网供电。1992年,投资2.8万元,村民吃上自来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4年3月,村成立党支部,宫焕家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
领导下,村里成立了互助组、合作社(村社),并先后开展了反特、反奸、反恶霸斗争
,组织支前队10人,随军参加万第战斗。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宫焕家、宫喜贞、宫才
基、宫焕美、宫永基、宫建基、宫焕杰、宫钦玉、宫世庆。2002年,全村有党员17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4年3月,设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
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5月,
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宫才贞、宫宝贞、宫才基、宫福基、宫
德玉、葛洪礼、宫焕杰、宫钦友、葛洪荣、宫义基。2002年5月起,葛洪荣再任村委
会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宫焕发1945年8月,参加人民解放军。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班长,排长,团通讯参谋、通讯科长、通讯处副处长、处长等职,荣立二等功3
次,三等功4次,四等功3次,荣获解放奖章1枚,朝鲜人民军军功章2枚。
烈士名录宫美祯宫焕喜葛玉喜

撰稿:宫焕强审稿:葛洪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