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卧龙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658&run=13

概况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另一说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杜姓建村。因
村地处两岭之间,岭如卧龙,故命村名为卧龙。为区别于行村镇的卧龙村,1981年改
名北卧龙村。后冷、贾、王等姓自外地迁来定居。
北卧龙村位于海阳市西北部,发城镇西南部,地处东经120°58′,北纬36
°55′。东与吉格庄相连,北与榆山后村为邻,西与莱阳市前岚子前村接壤,南依榆
山。隶属发城镇。北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南距市政府驻地40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小麦、玉米、芋头、花生、苹果等。
2002年,全村286户,893人。有杜、孙、姜、冷、贾、初、王等姓,均为汉
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孙姓,其次是姜、冷2姓。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4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2.9万元。2
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57万元,人均纯收入3329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
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70%、21%、8%。

大事记

1939年日军飞机轰炸本村,投弹4枚,炸死村民1人。
1941年3月25日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54年本村成立3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64年“四清”工作队来村开展“四清”运动。
1978年始用柴油机发电,全村用上电灯。
1980年修建塘坝3座。
1982年投资2万元,建起油坊。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投资12万元,建起砖瓦厂。
1988年用上电网供电。
1991年投资9.8万元,安装自来水。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00公斤,总产2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150公斤
,总产3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达到400公斤,比197
8年增长25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提高到586公斤,总产31.44万公斤。
1981年,村党支部发动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栽植板栗1
3.4公顷、苹果20公顷、芋头40公顷。1997年,发展葡萄2公顷。2000年,牛存养量4
0多头、羊200多头。
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743万元,其中农业571万元,林业91万元,畜牧养殖
业79万元,渔业2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麻布生产,从业人员10多人,收入仅够自给。1986年
,村集体建面粉厂,职工4人。此后,村相继建起油坊、粉坊、面粉厂、刺绣加工厂
。1995年,建起个体芋头加工点8家。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98人,收入227万元

第三产业1964年,村办起供销合作社代销店,收入不多。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
带领群众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起商店及修理、电气焊、运输等项目。2002年,第
三产业从业人员18人,收入82万元,其中运输业14万元,商饮业58万元,服务业10万
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51年,本村成立小学,学生100多人。后并入榆山后完小。1985年,
并入北埠后小学。1992年,村建起幼儿园。自建国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
学生69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仅100公斤左右,只能半糠半粮度日。建国
后,村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35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42
0公斤,总收入495万元。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250多辆、摩托车50多辆、客车
2辆、电话170部、彩电250台、电冰箱25台、洗衣机5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齐,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只有孙姓和姜姓祖庙
各4间小瓦房,人均居住面积仅6平方米。1958年,村整修街道。1971年,统一规划房
区100多户。1980-1983年,修桥3座。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9平方米。
集体福利20世纪70年代初,村成立合作医疗站,村民药费报销50%,对重病人员
及老人上门就医送药。1982年,村集体购买日本产彩电1台,供村民观看。1991年,
投资9.8万元,村民用上自来水。1996年,投资9万元,安装闭路电视。2000年,一次
性安装程控电话190部,成为电话普及村。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0年,孙桂芝从东北回家,发动穷人与地主斗争。1948年,
成立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支前队伍,支援前线。1949年10月,党员身份
公开,全村有党员19名。2002年,有党员42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孙寿松、冷学
信、孙公南、孙恒昌、孙贤贵、孙全典、孙华全。本村党支部先后多次被评为海阳市
先进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7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
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
委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
。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王华亭、李寿元、孙同胜、孙寿松、孙永德、孙公南、
孙恒昌、杜志荣、孙文涛、孙华全、孙寿举、孙建荣。

人物

烈士名录孙敬山孙全胜孙恒贵
孙全芝冷志德孙化东孙仁文冷日兴
杜子弟孙桂芝

撰稿:孙化西孙仁寿

审稿:孙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