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埠河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64&run=13

概况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因村东河中有一突出的黑色大石崮,故命名为
黑石埠河村。村中最早定居的有冷、刁、冯等三姓,后有汪、王、丛、柳姓等由外地
迁来定居。
本村位于海阳市城区西2公里处,地处东经121°08′,北纬36°45′。西邻
西八里庄,北隔海莱公路与薛家庄相望,南与凉山后村相连,东与和平村接壤。隶属
东村街道办事处。
2002年,全村有230户,605人。有汪、王、丛、柳、赵、张、陈等姓,均为
汉族。其中汪姓占多数。本村邻城区,交通方便。改革开放以来,外地又有不少村民
迁来居住。
2002年,有耕地22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桑、苹果、花生
、蔬菜等。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只有0.85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93万元
,人均分配121元。2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11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
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9%、33%、48%,人均纯收入2573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423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32%、32%、36%,人均纯收入
2732元。

大事记

1942年本村解放。
同年11月22日日军胶东大扫荡。从小纪窜来一支日军,在本村东山抓去村民15名
,抢走牲口10多头,其它物资若干。
1946年本村有16名青年参加人民解放军。
1947年春本村女共产党员修宝英,被胶东军区授予民兵英雄称号。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25公斤左右。1975年,才苑水库渠道通往本村,50
%土地成为水浇地。1978年,党支部在村北又挖一个长80米、宽60米、深6米的大口井
。当年粮食亩产430公斤,总产量达到20.86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粮食亩产590公斤,比1978年增长27%;同年,村建立桑园5.3公顷,果园3.3公顷,桑
园常年每亩收入可达千元左右。2002年,粮食亩产491公斤,总产8.1万公斤;第一产
业收入135.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8万元,畜牧业收入75万元,林业收入1.2万元,其
它收入1.5万元。
第二、三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部分村民办起羊毛衫厂和搞车辆运输。有两家办起
商店。
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79人,收入135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5万元,建
筑业收入120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8人,收入152.3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50万元
,服务业收入60.3万元,商饮业收入42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4年建起村小学,教师1名,学生20名。1994年,建起了学区小学,
教师11名,学生300多人。自建国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5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
沿街讨饭的有3户。建国后,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口粮175公
斤。1975年,全村人均口粮250公斤,总收入7.3万元。1998年,人均收入2300元。2
002年,村民有汽车10辆,拖拉机12辆,摩托车40多辆,彩电150台,冰箱40台,电话
150部。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房屋破烂不堪,村民房子都是草房,人均居住
面积5平方米。改革开放以来,村党支部在村北规划新房区,大多数村民住上了新房
,并有10多户盖起楼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19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2年,村成立了合作医疗站。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不断发展,
村投资3万元,用上了电网供电。1993年以来,村又投资40多万元,用上了自来水。
同年,安装上闭路电视。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3年,汪希祯成为本村第一名中共党员。先后任村党支部书
记的有汪希祯、汪希选、汪振勇、汪希寿、王学仁、王桂花、汪桂萍、王桂花、汪希
存、汪希涛、汪希平。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3个,党员23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4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
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大队管理委员会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
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青年、
妇女等组织。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汪希玉、汪希选、汪秀英、王学仁、柳庆元
、汪振林、王桂花、王学仁、汪希存、汪希涛、汪希平、汪希涛、汪团云。1999年5
月,汪团云任首次村民直选村委会主任。

人物

烈士名录汪希君汪希珍汪振举
汪希贞

撰稿:汪发云王学义

审稿:汪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