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埠前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634&run=13

概况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姜姓来此建村,故命村名姜家庄。明末,于姓自埠
前村迁来居住,因地处埠前之北,改名为后埠前。
后埠前村位于海阳市西北部,地处东经121°02′,北纬37°00′。南与前
埠前村为邻,西与芦头泉村相连,北与上山东夼村接壤。隶属发城镇。西距镇政府驻
地6公里,南距市政府驻地36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
麦、玉米、花生、苹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229户,719人。有姜、于、宫、陈、张等姓,均为汉族,其中
人口较多的是于姓。
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2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比重分别为21%、38%、37%,人均纯收入3274元。

大事记

1941年本村解放。
1978年村集体投资数万元,修建二级扬水站,扩大水浇地面积13.5公顷。
1979年村民用上电网供电。
1981年新建大口井1个。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2年后埠前集贸市场开业。
同年村安装闭路电视。
1993年4月16日村民乘拖拉机到烟凤公路施工,途经发城昌水河桥时发生车祸,
死1人,伤7人。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仅100余公斤,总产13.89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
315公斤,总产41.95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提高到662公斤,总产达到54.27万公
斤。
1988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苹果,主要品种有红富士、红星等。2
000年,全村果园面积达到14.6公顷,产量30万公斤,收入60万元。
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272万元,其中农业201万元,畜牧养殖业70万元,林
业1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小手工业,收入仅够自给。建国后,逐步建起石灰窑
、石子厂等项目,经济效益良好。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10人,工业收入502万
元。
第三产业解放后,村办起供销合作社代销店,规模不大,效益不高。改革开放后
,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起商店、修理部、理发店、饮食部
、电气焊部及运输业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6人,收入494万元,其中运输
业384万元,商饮业40万元,服务业7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解放后,村兴办小学1处,适龄儿童免费入学。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
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52人。
村重视科技教育,多次聘请果业专家为村民传授果树管理技术。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过着忍饥挨饿的贫困生活。
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均粮食达到
300公斤。2002年,人均粮食350公斤,人均存款余额2350元,全村有各种运输车147
辆,电话150多部,彩电110多台,电冰箱18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解放后,随着村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新建房以瓦房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村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开
始注重室内装修,门窗渐以铝合金材料为主。至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由建国前的9
平方米,扩大到20平方米。
集体福利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92年,村集体投
资7万元,安装闭路电视。1999年,村投资对电网线路进行改造。2000年,集体补贴
建起电话村。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8年10月,于殿花、姜寿太由沙永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本村最早的党员。1942年1月,成立党支部,姜寿庆任党支部书记,时有党员
14人。2002年,全村有党员41名。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姜寿庆、于敏之、于殿华、于
庆堂、姜寿松、于振茂、于芳江、于书才、姜福九、于祥贤、姜世兴。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
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会
。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任
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于庆祥、于振茂、于书春、姜守柏、于祥贤、于风义、姜世军
、于风贤、姜世兴。

人物

人物简介姜世斌(1912-1950)1945年3月,被胶东军区授予民兵模范光荣称号。
孙良平(1917-1967)1945年8月,被胶东军区授予民兵模范光荣称号。
烈士名录于明晓姜福山于庆山
姜福祯于明奎于振满姜世斌于芳纪

撰稿:于书寿于在海

审稿:姜世兴姜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