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宇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632&run=13

概况
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村。因建村处有多座庙宇,相传朱元璋路过此地,曾赞“
上有天宇,下有长宇”,村名因此而得。另一说为,取《国语》“昔先王之有天下也
,使各有宁宇”之说,择“常居宁宇”吉兆之意,遂命村名常宇,后演变成长宇村。
阎姓最早居住此村,后来姜、于、夏等姓由槐树底村迁来定居。清朝初期,姜姓十二
世祖思礼将承玺和王三阳招赘入门,客居长宇。村民大部分是姜姓,孙、王、阎、唐
、于、栾、张、修等姓户数很少,均为汉族。
长宇村位于发城镇东北部,地处东经121°03′,北纬36°59′。北与大山
东夼村相交,西与前埠前村相邻,南与上屋庄、矿山村相连,东与北姜格庄、多英村
相接。隶属发城镇,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村前有昌水河,村后有309国道,土地肥沃
,交通方便,自然环境优美。
全村辖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5公顷,山岚13.5公顷,主要农作
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苹果、桃子、干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330户,935人。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8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万元。2002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1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
8%、17%、25%,人均纯收入3236元。

大事记

1941年春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42年冬日军拉网扫荡胶东,本村有4名村民惨死在敌人屠刀下。
1947年进行土改复查。
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72年建起高标准粮库1处。
1982年建起大型方塘1个。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9年安装自来水。
1994年建桥1座。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00公斤,总产13.5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80公
斤,总产46.87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提高到500公斤
,比1978年增长22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达到638公斤,总产36.5万公斤。
1985年开始,村“两委”转变经济发展思路,从单一抓粮食生产改为农作物
和经济作物一齐上,经济收入快速增长。2002年,第一产业总收入1055万元,其中农
业223万元,畜牧养殖业832万元。
第二、三产业建国初期,村里只有油坊、粉坊。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后,村民发挥个人特长,先后办起商店和食品加工、汽车修理、电气焊、石子加工
、汽车运输等项目。2002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341人,收入761万元,其中工业
293万元,建筑业15万元,运输业253万元,商饮业150万元,服务业5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卫生1943年,在村东寺庙建起小学,周围村庄的孩子都来上学。1976年,完
小搬迁至村北,建起联小,是全公社三处联小之一,有教师15名,学生500余名。。
20世纪60年代,村里就普及了小学义务教育。70年代,基本普及初中教育。
80年代,扫除了文盲,青年人都达到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自建国至2002年,有46人考
入大中专院校,其中有5人考取研究生。
1969年,办起合作医疗站,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提高了村民的健康
水平。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粮食80公斤左右,靠半糠菜半粮度日。20世纪60-70
年代,常年人均粮食180公斤左右。2002年,人均粮食400公斤,人均存款余额1820元
,全村有各种运输车200多辆,摩托车150辆,电话100多部,彩电200余台。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姜世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最早的党员。194
3年1月,村成立党支部,姜春先任党支部书记。之后,栾绪宝、姜春甫相继任党支部
书记。建国后,姜喜成、姜学令、姜喜玉、姜世英、姜世平、姜春起、姜世国、姜福
欣、姜世青、姜强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全村有38名党员。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3年,成立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
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5月,始设村
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妇女、民兵等组织。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姜福瑞
、姜春成、栾绪宝、姜常德、姜玉亭、姜福朋、姜世田、姜世春、姜福腾、姜福琛(
代)、姜洪利。

人物

人物简介姜斌(1921-1983)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工作,任区长。19
47年随军南下,曾任福州市某区区长、市粮食局局长,享受副厅级待遇。
烈士名录姜福瑞姜明玲姜源
姜世财姜国玲姜福庆王桂敏姜福柱
姜德玲姜学成孙春卿孙玉茂姜世柏

撰稿:姜世田姜世梅

审稿:姜强姜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