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607&run=13

概况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于姓来此定居建村,以姓命村名于家庄。另一说,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建村。
于家庄位于海阳北部,烟凤公路西侧,地处东经121°07′,北纬37°04′
。东与马家沟村为邻,西与王家沟村山水相连,南与车家沟村相望,北与西鲁家夼村
山地相接。隶属郭城镇。南距镇政府2公里,距市政府驻地40.8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山瘦地薄,水源缺乏,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小麦、玉米、谷物、花生。
2002年,全村有38户,99人,皆为于姓,均属汉族。
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3万元,人均纯收入2900元,第一、二、三产业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22%、49%、29%。

大事记

1941年本村解放。
1972年村集体购手扶拖拉机1辆。
1982年村投资7600元,建大口井1个。
1983年村投资1.7万元,全村用上电网供电。
同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90公斤,总产3.5万公斤。1982年建大口井后,水利
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粮食亩产提高到200公斤,总产达到6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
达到479公斤,总产4.4万公斤。
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23万元,其中农业15万元,畜牧养殖业5万元,其它
3万元。
第二、三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网扣加工、油坊、粉坊等手工业,从业人员4人
,收入不多。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发展第二、三产业,利用紧靠烟凤公路
的交通优势,发展了工业、建筑业、修理业、运输业等。2002年,第二、三产业从业
人员53人,收入80万元,其中工业30万元,建筑业20万元,运输业15万元,商饮业1
0万元,服务业5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改革开放后,教育质量逐步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自建国至
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2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祖辈以农业为主,辛苦劳动一年,只能靠半粮半糠菜度日
。建国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温饱得到解决。2002年,人均粮食760公斤,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9部,摩托
车4辆,电话8部,电冰箱2台。
村庄建设建国初期,街道不整齐,居民住房条件很差,全是草房,拥挤不堪。建
国后,对街道进行了整修,旧房逐年翻新为瓦房,居住条件得到改善。2002年,人均
住房面积由建国初期的10平方米,扩大到20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3年,成立村党支部,于文福任党支部书记。之后,曾任党
支部书记的有于洪锡、于喜洲、于洪起、于洪玉、于洪成、于秀亭、于秀光、于洪光
、于臣。2002年,全村有党员17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3年,设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
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
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于文喜、于文仁、于洪锡(兼)、于洪玉、于洪忠
、于洪利、于洪成、于喜君、于洪南、于洪光、于臣、于洪刚。

撰稿:于洪章审稿:于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