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古现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595&run=13

概况
明永乐三年(1405年),于彰彬从郭城迁此处建村。先居者发现一石,上镌钟鼎古
字“青阳”(唐代)二字,因其历史悠久,故命村名古县。“县”的繁体字为“ ”,
“为省文而为古现”。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村东建小古现村,本村遂改称大
古现村。解放后,更名西古现。另一说,古现村系古时昌阳县,故称“古县”,后为
简化,“县”(繁体字为“ ”)改为“现”字,村名改为古现。明天启末年,车姓来
此定居。崇祯末年,萧姓来此定居。清康熙初年,于姓十世祖于昊,自郭城迁居古现
。后有刘、朱、马、姜等姓自外地迁来定居。
西古现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1°08′,北纬37°06′。东与牟平
区生金泊村为邻,西北与迎驾山村相连,南与窦家疃隔烟凤公路相望,东北与前洽河
村接壤。地处烟凤公路西侧,交通便利。隶属郭城镇。距镇政府驻地4.8公里,距市
政府驻地48.8公里,至烟台65公里。
全村地处胶东丘陵中部,2/3为丘陵,1/3为平泊。辖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265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苹果、各类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662户,1803人。有车、萧、于、刘、朱、马、姜、孙、张
、王、邢、法、赵、韩、佟、杨、夏等17姓,均为汉族,其中于姓人口较多。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7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4万元。200
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45万元,人均纯收入3135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
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2%、20%、7%。为全市经济强村之一。

大事记

1939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初五日)日军飞机轰炸西古现村,投弹4枚,炸死2人,
伤3人。
1941年3月17日夜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46年本村第一处合作社(村社)成立。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2年冬村集体投资93万元,建起135公顷的微机控制微喷灌溉工程。
1993年7月农业部刘中一部长来村视察。
同年本村被评为烟台市文明单位。
1994年8月2日原水电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来村考察水利工程。
1996年3月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谢华,在省政协副主席丁方明陪同下
来村视察。
1997年4月投资50万元,始建黄金选矿厂,10月建成。
同年市邮电局投资80万元,本村投资50万元,合建西古现邮电所,安装程控电话
300多部,成为全市第一个电话普及村。
1999年11月18日投资120万元,建成日产10万公斤的黄金选矿厂。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45公斤,总产28.7万公斤。1978年,在石马滩深翻
整地8公顷。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购置农机具,改革耕作技术,农业生产得到较
大发展。1978年,粮食亩产308公斤,总产78.5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粮食亩产571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263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79公斤,总
产61.9万公斤。
1987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苹果,村统一规划、统一购进苗木、统
一栽植管理、统一技术指导,分户经营。1987年,全村统一调整土地,规划果园106
.7公顷,栽植苹果新品种。1990年春,在东山栽植苹果80公顷,村集体向村民无偿供
应新品种苗木22万株,价值70多万元。品种有红富士、新乔纳金、四代红星等20多个
。果业生产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多次获海阳市“皇家杯”比赛优质奖。1997年,村
果园被定为省长经济林示范园。2000年,全村果园面积达到140公顷,产量231.2万公
斤,收入600万元。
1996年以来,还先后发展起红提、黑提葡萄3公顷,成为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葡
萄生产基地。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1265万元,其中农业998万元,林业2万元,畜
牧养殖业260万元,其它5万元。
第二产业1925年,肖玉范等开办同聚兴、德丰厚网扣庄,共有资本5500元,从业
人员18人,1941年停业。1933年,于京芝开办中孚网扣庄,资本800元,从业人员8人
,1938年停业。另有生产麻布、毡帽等小手工业,从业人员30人。后又办起豆腐坊、
粉坊、油坊,规模均不大。1985年,村集体建面粉厂,职工7人。1986年,于笃平自
筹资金建木材加工厂。其后,全村相继建起挂面厂、面粉厂、油坊及刺绣加工等个体
企业30家。1997年,建2.5万公斤/日黄金选矿厂。1999年11月,建10万公斤/日黄金
选矿厂,从业人员80人,收入158万元,年末固定资产总值380万元,利税45万元。
1993年,村成立建筑公司。1998年兼并了郭城镇建筑公司,固定资产总值83.5万
元,设备有塔吊2台,井架4台,混凝土搅拌机6台,沙浆机8台,电焊机、切割机15台

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80人,总收入350万元,其中工业200万元,建
筑业150万元。
第三产业1951年,办起了供销合作社代销店。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积
极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利用紧靠烟凤公路的优势,先后发展起理发店、电气焊部、修
理部、商店、饭店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0人,收入130万元,其中运输业
100万元,饮食服务业3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本村自古重视文化教育。建国前,考入师范讲习所、青山中学、海阳中
学、胶东公学、师范短训班者12人。1941年,成立西古现小学。1948年,改建为西古
现完小。1969年,西古现完小改为西古现联中,学生200余人。1976年,西古现联中
由联办村出资30万元,修建新校舍。1978年,联中改为三年制,教职工20多人,学生
300余人。1980年后,学校教学设施逐步配套,修建了实验室,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1991年,西古现联中被县政府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
大中专院校的学生78人。
本村的秧歌是海阳大秧歌的主要流派之一,全市闻名。
本村非常重视科技教育,经常进行电化教育,并多次聘请专家讲课或派人外
出学习。至2002年,村民中获得高级农艺师职称1人,获助理农艺师职称6人,获技术
员职称38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祖祖辈辈以农为业,常年人均粮食仅100公斤左右。建国
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392公斤。19
75年,人均粮食475.5公斤。2002年,人均存款余额3000元,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43
0辆,摩托车152辆,电话430部,彩电640台,电冰箱115台,洗衣机3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
积不足6平方米。建国后,农民住房逐渐以砖石木结构为主。1970年后,建房渐多,
多改用铁梁,大院红瓦。1989年,村统一规划街道、房屋建设。1991年,修建花园1
座,占地0.73公顷,并建有亭阁、小楼。1992年,村统一规划建设别墅楼11栋。199
5年,硬化新房区大街路面4000平方米。1998年,硬化南大街路面1800平方米。2002
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1年,建立合作医疗站,村民平常用药药费报销50%,重病住院药费
报销70%。1982年,村集体投资改建医疗站,方便本村及邻村群众治病、用药。199
3年起,实行幼儿免费入园、小学生免交书费和学费的优惠福利政策。1989年起,对
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每人奖300元。1999年开始,改为每人奖1000元。
1981年,购买16mm电影放映机1台,自放电影。1982年,投资10万元,全村用上
了电网供电。1990年,投资13万元,安装闭路电视。1995年,投资15万元,修自来水
蓄水池,村民用上了自来水。1997年,投资50万元,建起西古现邮电所,一次性安装
程控电话300多部,成为全市第一个电话普及村。2000年,全村拥有程控电话430多部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刘德洋在东古现村其姐夫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
村第一名党员。同年成立村党支部,朱成文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本村
成立了两个互助组,并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组织支前队20余人,随
军参加了万第讨伐赵保原战斗。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19名。1978
年,有党小组7个,党员56名。2002年,有党小组7个,党员77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
的有朱成文、车文福、车焕文、车成源、于守庆、车福康、车从成、车宝鉴、车福全
、车文才、于相和、于笃廷、于笃敬、刘成玺、朱国海、于笃平。
1993年6月,村党支部被中共烟台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998年6月,
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农村基层党组织教育整顿先进单位称号。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4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
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
委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
。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刘德洋、车成源、肖振国、车福康、车从成、车福全、
车宝鉴、于国志、张兰亭、于笃敬、车香本、朱国海、于笃平。
1998年11月,村委会被烟台市人民政府评为模范村民委员会。

人物

人物简介于芹早(1927-1951)中共党员。1943年,毕业于海阳师范。1945年参加
八路军。1947年,在华野九纵教导队任连长,先后参加过莱芜、南麻、临朐、周村、
渡江等战斗和战役。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立二等功。1951年5月,任中国人民
志愿军二十七军后勤运输参谋;10月,在朝鲜江源道遭敌机轰炸牺牲,葬于江源道竹
根里。
于惠1919年生。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指导员、
教导员、协理员、科长、主任、训练大队政委等职。1970年,任沈阳市物资局主任。
享受地专级待遇,行政13级。
于杰1921年生,中共党员。1941年参加革命。曾任山东省公安厅科长、处长、政
治部主任等职。1978年起,任山东省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等职。
车文义1925年4月生,初中毕业,中共党员。1944年参加工作,曾任区青年干事
、各救会长、宣传委员、县委秘书、区委书记,西南铁路局秘书室主任、宣传部副部
长,铁路二局十处党委书记,成都铁路局报社总编,工程处党委书记,局党校党委书
记等职。享受厅局级待遇。
于考1926年生,中共党员。曾在胶东军区兵工总厂研究室工作。1957年后任华东
工业部保卫科科长,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保卫处科长、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等职。
车香友1930年9月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46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先后
参加过大小战斗20余次,立三等功4次。1953年1月起,先后任空军二十六师大队长、
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师长等职。曾指挥空军击落美军飞机1架,击伤1架。1978年
10月,任空军第三飞行学院院长。
申淑敏女,1931年生,中共党员。1948年起任村妇救会会长、妇代会主任。多次
被评为县级“三八红旗手”、烟台市先进妇女儿童工作者、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1
995年,被评为山东省计划生育先进个人。
于笃平1942年8月生。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被选为党支部书记。任
职以来,本村多次荣获中共省、市、县委和政府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模范村、文
明村、果业明星村、省级样板园称号。1998年4月,在山东省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
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同年,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车小平1954年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日语系,1997年获博士学位。200
0年起,任四川大学出国培训部教授。
王洪举1965年生,青岛海运经贸实业公司书记。
烈士名录刘忠美车文林于芹早
于守京车文木于加升于克云肖进英
车龙本于守发刘德平刘元训于布云
于吉兴肖德翠于吉水于喜贤于培长
夏忠合朱成福于守南刘忠义

撰稿:于喜水审稿:于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