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沙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588&run=13

概况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于姓从多英村来此建村。后刘姓由宅家夼村迁入。
因村南河岸有天然形成的三个沙峰,上横巨石,形成“三沙擎石”之景(古名钓鱼台
),故命村名三把沙,后演变为三宝沙村。
三宝沙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1°06′,北纬36°59′。东与庙后
村山泊相连,东北与下十字夼村山泊相交,西与湖西村山地相接,南与宅家夼村相邻
。分两个自然村,村西的油坊沟村与本村为一个行政村。隶属郭城镇,北距镇政府驻
地12公里,南距市政府驻地30公里。
全村耕地面积83.7公顷,其中粮田48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
玉米、花生、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196户,529人。有于、刘2姓,均为汉族,其中于姓人口居
多。
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93万元,人均纯收入3036元。第一、二、三产业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72%、14%、14%。

大事记

1942年11月日军胶东拉网大扫荡,烧死村民于典省。
同年本村解放。
1947年进行土改复查。
1953年办起互助组。
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72年建学校教室18间。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8年用上电网供电。
1993年安装自来水。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22公斤,总产8.7万公斤。1973年,开始农业学大寨
。至1982年,共整大寨田15.5公顷,水浇地扩大到20公顷,人均0.03公顷,粮食产量
有了较大提高。1978年,粮食亩产达到342公斤,总产24.6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
产475公斤,总产26.8万公斤。
1992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红富士苹果11.3公顷。2000年,苹果园
面积达到13.3公顷,收入30万元。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428万元,其中农业161万元,林业3万元,畜
牧养殖业247万元,其它17万元。
第二、三产业改革开放后,先后发展了勾花、结网及建筑、运输、商业饮食服务
业等。2002年,全村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89人,总收入165万元,其中工业20万元
,建筑业65万元,运输业19万元,商饮业26万元,服务业35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本村未有学校。1947年成立三宝沙小学。1993年,村小学并入
下十字夼小学。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粮食80公斤左右,讨饭的有十几人。解放后,农民生
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150公斤。1975年达到200公斤,全村总收入9.5
万元。2002年,有运输车辆55辆,摩托车40辆,电话42部,彩电75台,冰箱12台,电
风扇85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全村都是草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建国后,住房条
件逐步改善。1984年建立新村,皆为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全村有党员6名。1944年,成立党支部,于典宝任党
支部书记,时有党员10人。2002年,有党小组4个,党员30名。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
于典宝、于典会、于奎秋、于奎民、于奎洲、于奎振、于典思、于海云、于生翠、于
生凤、刘恒平、于振河、于生学。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
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
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于奎增、于奎江、
刘典合、于奎秋、于典宝、于奎振、于典思、于生风、于生兴、于海云、于生堂、于
振合、于生文、于生学、于生国、刘恒海。

人物

烈士名录于典化于奎玲刘合春
于生胜

撰稿:于奎洲审稿:刘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