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577&run=13

概况

明末清初,王姓来此建村定居。后姜、刘、肖、申姓等相继迁入。因清代村中出
过一位尚书官员,故命村名官庄。另一说为,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因官姓建
村而得名。
官庄位于海阳市北部,郭城镇西部,地处东经121°04′,北纬37°02′。
东与建新村一河之隔,南与西楼子村隔山相望,西与晶泉村山泊相连,东北与建明村
接壤。隶属郭城镇。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距市政府驻地48公里。
本村有耕地18.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
蔬菜、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43户,120人。有刘、姜、王、肖、申5姓,刘姓人口较多。
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2万元,人均纯收入2730元,第一、二、三产业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77%、10%、13%。

大事记

1941年3月17日本村解放。
1942年10月19日(农历九月初十日)日军扫荡,打死打伤村民6人。
1956年与东神前村(建新村)、西神前村(建明村)成立联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同年用上电网供电。
1995年开始用上自来水。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21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03公斤。1983年实行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502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199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
409公斤,总产2.6万公斤。
1983年以来,由村统一购进红富士苗木,发动群众栽植苹果。2000年,苹果
收入达到4万元。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209万元,其中农业122万元,畜牧养殖业65万
元,其它22万元。
第二、三产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展第二、三产业。2002年,第二、
三产业从业人员为65人,总收入63万元,其中工业20万元,建筑业8万元,运输业7万
元,商饮业15万元,服务业13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由于村子小,本村一直未设学校。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先后有8人考
上了大中专院校。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50公斤左右,只能以糠菜维持生活。解放后
,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187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467公
斤。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30辆,摩托车11辆,电话21部,彩电25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1997
年,村统一规划街道,将两栋妨碍南北大街畅通的房屋拆迁,对影响村容的建筑物进
行整治,村容有了很大改观。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7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刘志胜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194
2年,成立党支部。党支部成立后,领导开展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组织支前
队20余人,随军参加了万第战斗。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刘志恕、刘志胜、刘洪彬、
刘丰玉、姜志波、刘风禄、刘吉德、刘小波。2002年,全村有党员13人。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
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会
。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任
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刘志胜、刘志刚、刘丰玉、王吉德、刘洪典、刘洪彬、刘洪起
、姜志波、刘志玉、刘进发、刘吉德、姜树强。

人物

人物简介刘洪渡1929年11月生,初中毕业,中共党员。1946年参加人民解放军,
曾任班长、排长、连长、主任、营长、科长、副参谋长、处长,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
长,十四分部副部长,副师职研究员等职。

撰稿:刘志玉审稿:刘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