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上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57&run=13

概况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另一说为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李姓来此定居
建村。因村处一土窑之西,故命名西疃,后改为西小窑,1940年后定名窑上疃。李姓
之后,相继有修、程、马姓等迁来。1985年后,县内到本村落户者增多,姓氏增加。
窑上疃位于海阳市政府驻地之东,地处东经120°09′,北纬36°46′。东
与和平村相连,西与凉山后村相望,南与民主村相接,北靠海政路,隶属东村街道办
事处。全村辖区总面积0.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公顷,粮田面积4.3公顷。农
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花生、蔬菜、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334户,777人。有李、修、程、赵、马、孙、张、于、刘、
杨、范、岱、邢、迟、姜、高、薛、唐、宋、任、徐、牟、隋、祁、董、陈、王、包
、阎、毛、石、鲁、吕、项、孟、曲、周、叶、辛、刁、黄、纪、谭等43姓,均为汉
族,其中人口较多者为李姓。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13万元。2
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84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0.
97%、33.85%、65.18%,人均纯收入4049元。村集体积累达630万元。

大事记

1942年本村解放。
1943年1月东村划为一、二、三、四里,本村属一里。
1946年3月11日东村由里改为村,划为和平、民主、团结、生产四个行政村,窑
上疃时属和平村。
1960年窑上疃并入民主大队。
1961年3月窑上疃从民主大队析出单设。
1963年4月7-17日中共海阳县委在东村公社东村片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
窑上疃为试点的三个大队之一(另有和平、团结大队)。
1987年12月23-25日村党支部书记修吉文,出席全县带头致富经验交流会议。本
村当年人均收入1589元,比全县人均收入多565元。
1996年12月村投资6万元,率先安装上有线电视。
同月党支部、村委整顿农村经济秩序,收缴历年欠款。通过支部、村委成员带头
,党员包户,5天收缴欠款13万元,彻底改变了本村经济管理的混乱局面。
1996-2000年本村连续5年无计划外生育,被评为镇、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
0年,被省计生委、计生协会评为先进村;党支部书记李学文,被评为省计划生育先
进工作者。
1997年1月党支部和村委整顿本村建筑公司承包合同,当年上交集体16万元,是
前一年的5倍。
1998年11月村投资13万元,购置上海产桑塔纳轿车1辆。
同年规划村私营经济园区,当年入园经营者5户。2000年达到14户;规划村养殖
区,主要养殖猪、狗、狐狸等。
同年本村被中共海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农村纳税先进村,名列全市第11名;1
999年名列第7名;2000年名列第2名,税额达52万元,比1999年翻了一番。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解放前,由于土地私有,生产关系落后,正常年份粮食亩产85公斤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关系的改革,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粮食产量迅速提高。
1956年,粮食亩产150公斤,总产4.5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582公斤,总产19.7
3万公斤。20世纪90年代后,始向精细农业发展,畜牧养殖尤为突出。2000年,粮食
亩产650公斤,总产4.23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267公斤。本年第一产业总收入3
7.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万元,畜牧业收入35.2万元。
第二产业解放前,本村工业为一片空白。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曾经营
轧花。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工业项目增多。1984年,村成立起建筑公司。之后
,羊毛衫加工业发展迅速。2002年,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38人,收入1302万元,
其中工业收入52万元,建筑业收入1250万元。
第三产业解放前,本村仅有3户卖布匹的和几个小杂货店,小本经营,收入甚微
。建国后,村内始有经营饭店的。1962年,生产大队曾开设油坊、磨坊,后又增加了
自行车修理业。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经营者日渐增多,主要经营旅店、商店和饮食
、理发、百货、运输、修理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49人,收入2506.8万元
,其中运输业收入40万元,服务业收入134.8万元,商饮业收入2332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本村有私塾1处,学生七八人。1932年,学生到东村学堂读书
。建国后,学生先后到东村小学、一联中、二联中读书。1973年,村建小学1处,入
学学生40余人。1980年,本村学校停办,仅有幼儿园1处,入园幼儿20余人。自建国
至2002年,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20人。村支部、村委重视科技教育,多次聘请专家
到村讲课或派人外出学习。2002年,全村有23人获得技术职称,其中技术员13人,工
程师9人,经济师1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本村为出名的佃户村。27户人家,多数为地主富农扛活,或靠
讨饭度日。条件较好的村民,也是“半年糠菜半年粮”,穿戴是“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1942年解放,本村被称为“翻身街”,生活获得极大改善。建国
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人均口粮190公斤,全村收入12万元。20世纪
80年代后,食粮逐渐转以小麦为主。村民在解决温饱之后,饮食开始讲究精细,饭菜
花样日增,来人待客,也一改旧时的“粉条、大白菜”水平,不乏山珍海味;服饰亦
在“夏有单、冬有棉”的基础上,讲究高档,追求时尚。2000年,全村收入3706.57
万元,人均存款1万元。2002年,全村有轿车9辆,各种运输车辆16辆,摩托车66辆,
彩电320台,电冰箱171台,洗衣机72台,电风扇360台,电暖器、空调108台,电话2
80部,手机98部。
村庄建设建国前,街道极不规整,村民住的多为“一把泥”式的草房,破烂不堪
,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建国后,随着生产发展,居住条件逐渐得到改善。20
世纪60年代,普及了瓦房。70年代,多数农户安装了木框的玻璃门窗。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房舍布局、造型,讲究高大、敞亮、美观、方便,室内多用石灰抹天棚,涂料
粉壁。90年代后,时兴铝合金、塑钢门窗,室内讲究装修,始以刮瓷、乳胶漆涂墙,
瓷砖铺地、贴伙房。1997年5月,本村投资40万元,建村委会办公楼1幢,面积800平
方米。1998年5月,投资20余万元,将全村5个小区的道路边沟浆砌,整修路面,纳入
正常管理。同年6月,投资10多万元,新上2台变压器,解决了全村用电紧张的问题;
7月,投资15万元,建商业网点600平方米。1999年5月,投资280万元,进行房屋开发
建设,建商品住宅楼3200平方米,建商业网点1000平方米。2002年,全村人均住房面
积45平方米。
集体福利解放前,统治者只知横征暴敛,不管人民死活,根本谈不上福利。解放
后,党和政府历年均对优抚对象进行现金或实物优抚,对贫苦困难农户进行救济,对
孤老病残人员实行定量补助。1971年,大队成立合作医疗站,村民平常用药集体报销
40%。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福利也逐步提高。1992年,
村委发动村民参加养老保险,并予补助50%。1996年12月,投资6万元,为全村安装上
自来水。1997年以来,每年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本村均对村民进行物质补助。
2000年,补助款达11.3万元。1997年以来,村委对村民的作物耕种、小麦割打,均无
偿提供机械服务。自80年代起,农村“五项提留”和公路集资、自来水费均由集体负
担,每年11万元左右。此外,对服兵役者的家庭进行补助,每人每年800元;复员军
人每人每年440元;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100-300元。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3月,李顺令经东迟格庄刘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1945年1月,建立党小组,时有党员3人。1961年3月重新设立
窑上疃行政村起,先后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李绍青、修吉文、修吉同。1996年12月起
,李学文受上级党委委派,回村挂职党支部书记。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4个,党员
44人。自李学文任职以来,全村的工作多次受到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1943年1月属东村一里。1946年2月8日起
属和平村。1960年并入民主大队管理委员会。1961年3月,从民主大队析出单设,成
立窑上疃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
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
1961年起,担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程元兴、李绍同、修吉文、修吉喜、修吉祝、
修吉同、修吉祝。1993年起,李喜显任村委会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李学文1953年1月生,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东村镇团委书记,大
阎家乡经委主任,大山所乡副乡长。1996年12月,受上级党委委派,回村挂职任党支
部书记。任职以来,村各项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工作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各级党
委和政府的表彰。2000年被评为省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1997-2003年,连续七年被
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
烈士名录修吉保

撰稿:李学文审稿:李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