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崖底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568&run=13

概况
明朝末年,于姓先祖于云亭来此定居建村。因村庄坐落在一条自东向西流向的大
河北崖平滩上,北边靠一座松柏密布的山崖,故命村名松崖居,后演变为垛崖底村。
另一说为,因建村于形若草垛的丘陵下,故名垛崖底村。
垛崖底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1°06′,北纬37°03′。东邻郭城
镇政府驻地,西与山东村、阵胜村相连,北与王家沟村、车家沟村相接。隶属郭城镇
。距市政府驻地45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3.3公顷,农作物主要有小麦
、玉米、花生、苹果等。
2002年,全村有120户,317人,全是于姓,均为汉族。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5万元。200
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46万元,人均纯收入3050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
收入的比重分别是29%、24%、47%。

大事记

1941年本村解放。
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2年集体投资5万元,修建村前大口井,并配套30千瓦电机。
同年投资2万多元,全村用上电网供电。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9年投资7万元,村民用上自来水。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解放前,粮食亩产120公斤左右,总产7万公斤左右。1978年,粮食亩产
提高到350公斤,总产达到21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386公斤,总产24.7万公斤。
第一产业总收入101万元,其中农业68万元,畜牧养殖业25万元,其它8万元。
第二、三产业改革开放后,党支部发动群众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先后发展了
刺绣和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2002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90人,总收入
245万元,其中工业40万元,建筑业45万元,运输业60万元,商饮业30万元,服务业
7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6年,建立小学,时有学生15人。改革开放后,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2人。
人民生活建国前,常年人均粮食200公斤左右,吃不饱穿不暖。建国后,人民生
活水平逐步提高。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均粮食达到580公斤。2002年
,人均粮食达到750公斤,人均存款余额2000元,全村有机动车35辆,摩托车10辆,
电话65部,彩电80台,电冰箱11台,洗衣机5台。
村庄建设建国初期,街道不整齐,居民住房条件很差,全是草房,拥挤不堪。建
国后,对街道进行了整修,居住条件获得改善,旧房逐年翻新为瓦房。2002年,人均
住房面积由建国初期的6平方米,扩大到17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于英南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194
6年1月成立党支部,于德明任党支部书记。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8名
党员。2002年,全村有2个党小组,23名党员。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于德明、王世
福、于英勤、马瑞英、孙绍义、于善明、于成明、于忠清、于连强、于洪才。1999年
8月起,于成明再任党支部书记。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
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会
。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于泮清、于绍清、于英
堂、于仁明、于英西、孙绍义、马瑞英、于忠清、于英书、于杭明、于成明、于建明
、于英勤、于界明、于善明、于洪才、于连强、于俭明。2002年4月起,于忠清复任
村委会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于国明1945年生,1962年7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曾
任二十六军体工队队员、副班长、班长、副排长,包头市革委会干部,军委工程兵第
一工区新闻干事、宣传股长,山东省二轻厅青岛拆船厂副书记,青岛海关科长、副处
长、处长、副局长、局长(副厅级)、副关长等职。
于国光1947年生,1968年3月参军,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1968年3月至198
1年9月,在济南军区工作,曾任军区独立一团文书、排长、参谋,军政干校学员,工
程兵工兵八团作训参谋、副股长等职。1981年9月,转业到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工作
,先后任政治处副科级干事、正科级干事,秘书处科长、副处长、处长等职。1996年
6月,任滨州地委委员、组织部长。2000年6月,任山东省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
成员。2001年8月,任省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研究室主任(正厅)。是中
共山东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
烈士名录于水明于英兴于美明

撰稿:于英忠审稿:于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