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566&run=13

概况

清康熙初年,姜姓由东坊坞村迁此建村定居。因全村只有姜姓一家,邻村人皆呼
姜家,村名由此而得。
姜家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1°05′,北纬37°05′。东与大侯家
村、西与上马山村、北与西芦头村接壤。隶属郭城镇,南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距市
政府驻地约50公里。
本村属丘陵地带,土层薄,水源不足,交通闭塞,出入不便。辖区面积广阔
,约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3.3公顷,多为山坡梯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
生、谷、黍、苹果、栗子、葡萄等。
2002年,全村有392户,1108人。有姜、陈、安等姓,均为汉族,其中人口
较多的是姜姓,占总人口的98%。
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72万元,人均纯收入2950元。第一、二、三产业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63%、28%、9%。

大事记

1941年2月12日夜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46年全村有80多名青壮年参加人民解放军。
1947年开展土改复查运动。
同年8月4日国民党飞机轰炸、扫射本村,投炸弹2枚,发射枪弹数千发,造成2人
死亡,2人重伤,毁坏房屋10余间。
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65年修西养马沟水库,库容5万立方米。后陆续修建扬水站4个。
1975年勘探队来村探矿,在400米深处发现小量煤层。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1年春村中出现毁林现象,县公安局派人来村帮助做工作。经过十多天的教育
,刹住了毁林风。
1996年韩国客商来村投资,开发青石料。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80公斤,总产24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00公斤
,总产52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提高到400公斤,总产
104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达到479公斤,总产75.1万公斤。
20世纪80年代后,苹果栽培面积扩大。1987年,果园面积达到40公顷。品种
初以金帅、红星、大小果光为主,后逐步改以红富士为主。由于连年旱灾,水源缺乏
,加之土质瘦薄,果业发展萎缩。2000年,面积减少到13.3公顷。1998年以来,因地
制宜发展葡萄2.3公顷,常年收入7000元左右。
1975年,集体建养猪场1个,养优良母猪30余头,繁殖仔猪,推动了本村养
猪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了猪、牛、羊、鸡、兔等多种养殖。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739.5万元,其中农业288.5万元,林业7.5万
元,畜牧养殖业415万元,共有28.5万元。
第二、三产业解放前,工业基本为空白,只有部分妇女从事网扣花加工,收入微
薄。解放后,陆续办起了面粉加工厂、油坊、粉坊。改革开放后,第二、三产业得到
迅速发展。1979年,集体办起窗夹厂,从业人员12名。此后,个体发展起修理、电焊
、缝纫及商店等。1993年,个体办起网扣加工,当年收入26万元。1994年,进行石料
加工,从业人员100余人,当年收入40万元。1995年以来,外出劳务人员逐年增加,
常年收入20万元左右。
2002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74人。第二产业总收入为331.5万元,
其中工业286万元,建筑业45.5万元;第三产业总收入101万元,其中运输业42.5万元
,商饮业58.5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姜家小学。1983年,村出资建新校舍24间,时有学生120
人。1984年,姜家小学被评为乡级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此后2年,有3名教师被评为海
阳县优秀教师。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40人。
村民历来酷好京戏。1950年以后搞得特别红火,串乡演出很受欢迎。“文革
”期间中断。1998年,村民自发组织秧歌队,自筹资金,添置服装和道具,参加人员
80多名。
1973年,大队组建了农业科技队,由农技站直接指导,培育玉米种,提高了
粮食产量,增加了收入,并培养果业技术员4人。
人民生活建国前,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村民大都以糠菜充饥,部分人以
讨饭为生。建国后,村民生活逐年改善。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均粮食
达到400公斤。2002年,人均粮食800公斤,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180余辆,摩托车10
0多辆,电话80部,彩电240多台。
社会福利1970年以来,村集体投资,成立了幼儿园、合作医疗站。1982年,集体
投资用上电网供电。1997年,安装上闭路电视。
村庄建设解放前,人均住房面积仅5平方米,而且是低矮简陋的茅草屋。解放后
,对旧房改造,新房建设逐年增加,房屋质量提高。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
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姜凤吉、姜福信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批党
员。1944年,成立党支部,领导村民先后成立了互助组,开展了反奸、反特、反霸斗
争。组织支前队30人,参加讨伐赵保原的战斗。出动骡子16头,从事支前运输。194
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17名。2002年,有4个党小组,党员45名。曾任
村党支部书记的有姜文生、姜福信、姜德章、姜树海、姜树军、姜福民、姜福胜、姜
启伍、姜树光、姜树海、姜永超、姜启合。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2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
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委
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姜志生、姜作海、姜
树海、姜德章、姜福民、姜树光、姜启川、姜启合、姜辉。

人物

烈士名录姜国琴姜永国姜永信
姜成训姜奎恕姜德勤姜德柱姜常福
姜永德

撰稿:姜奎加审稿:姜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