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刘家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537&run=13

概况

元朝末年,刘姓建村,以姓命名刘家疃。后村西又建一村,亦称刘家疃。为相区
别,本村遂改名东刘家疃。另一说,明崇祯二年(1629年),兄弟二人分家,长子孙宦
于同年八月,由大夫疃搬来建村,命村名东刘家疃。崇祯末年,张姓自莱阳县应格庄
迁入。
东刘家疃位于海阳市中部偏西,朱吴镇西南部,地处东经121°00′,北纬
36°51′。东北与陶家沟村相连,西与刘家疃相连,北隔朱泉路与下涝泊村相望,东
南与大金石青村相邻,东南与锁子前村相接。隶属朱吴镇。东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
南距市政府驻地30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0.9平方公里,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
大豆、芋头、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119户,303人。有孙、张等2姓,均为汉族,其中孙姓人口
较多,占90%。
195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707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91万元。20
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7万元,人均纯收入3362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
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84%、9%、7%。

大事记

1940年春八路军某部十六团解放本村。
1941年在攻打驻吉格庄的国民党顽固派秦毓堂部的战斗中,孙永香获机枪1挺、
战马1匹,上交给十六团,受到表扬。
1942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本村中共党员孙永香、孙永安被捕。
同年11月日军胶东大扫荡,杀死村民孙永君。
1946年秋成立第一个合作社(村社)。
1955年冬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春由东刘家疃、刘家疃、西乐畎3个村联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秋大炼钢铁、吃食堂。
1981年村集体投资2.65万元,建平塘1处,灌溉面积6.7公顷。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6年修河道4公里。
1997年投资1万余元,修拦河闸1座。
2000年孙希华自筹资金,建起中型养猪场。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05公斤,总产9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13公斤
,总产15.6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359公斤,比1978
年增产46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560公斤,总产18万公斤。
1987年以来,村党支部先后三次发动群众,栽植苹果13.3公顷。因缺乏管理
,收入有限。1992年,栽植板栗6.7公顷。
2002年,第一产业总收入357万元,其中农业184万元,林业3万元,畜牧养
殖业162万元。其它8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加工麻布、网扣等小手工业,从业人员20多人,收入
仅供自给。1962年,办起粉坊、磨坊。1991年,孙宝彬自筹资金成立芋头半成品加工
厂,从业人员150多人,当年收入14.5万元。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达到68人,
收入38万元,其中工业26万元,建筑业12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发动群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办起商店和电
气焊、修理、饮食业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人,收入32万元,其中运输业
4万元,商饮业16万元,服务业12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39年,本村成立小学。1945年,东刘家疃、刘家疃、西乐畎三个村成
立联办小学,后又成立联办完小。1962年,由于小学学生较多,本村出资3000余元,
建教室9间,成立初级小学。1972年,三个村小学合并,投资2900余元建起小学。19
74年,联村投资办起刘家疃联中。自建国至2002年,全村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10名

村重视科技教育,多次聘请农技人员讲课,或派人去外地参观学习。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百公斤。建国后,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1954年,人均口粮292公斤。1978年,人均粮食312公斤。2002年,全村有各种
车辆36部、电话25部、电视116台(彩电占40%)、冰箱6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积不足
7平方米。建国后,住房条件逐步改善,大都住上了瓦房。2002年,人均居住面积提
高到18平方米。
集体福利1982年,投资3.1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1985年,以公办民助形
式投资4.9万元,村民用上自来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6年,莱阳县兰家村徐明山在刘家疃药铺,发展孙文香加入
中国共产党。1946年成立支部,孙文香任党支部书记,时有党员5人。在党支部的领
导下,发动28人参军,组织支前队伍数百人次,参加渡江、鲁南等战役。1949年10月
,党员身份公开时,全村有党员9名。2002年,有党小组2个,党员28名。曾任村党支
部书记的有孙文香、孙宝殿、孙宝章、孙宝亭、孙守涛、孙建华。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6年,设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
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恢复大队管委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
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孙文香、孙永贤、孙宝殿、孙永波、孙宝章、孙
京禄、孙宝亭、孙永田、孙寿义、张京国、孙建华、孙京悦。

人物

烈士名录孙永海张吉聚孙宝贵
张吉兴孙永善孙凤吉

撰稿:孙京洛审稿:孙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