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崮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524&run=13

概况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姜姓建村。因地处垛崮顶西北麓,故命名垛崮村。
清朝中后期,冷姓、杨姓来此定居。
垛崮村位于海阳市东北部,朱吴镇东部,地处东经121°11′,北纬36°54′。
北靠冷家村,南接东庵村,东北邻大桃口村,西北连黑崮村。隶属朱吴镇。距镇政府
驻地15公里,距市政府驻地30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玉米
、小麦、芋头、山药等。
2002年,全村有30户,82人。有冷、杨、程等3姓,均为汉族。
1954年,人均收入80元。1978年,人均收入300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
万元,人均纯收入3200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83%、
0、17%。

大事记

1941年本村解放。
1947年合作社(村社)成立。
1953年本村与盆山前村、东庵村划为一个行政村。1957年分开。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秋投资3万元,用上电网供电。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00公斤,总产达1.6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50
公斤,总产4万公斤。1987年,粮食亩产提高到350公斤,总产达到5.6万公斤。2002
年,粮食亩产达到587公斤,总产4万公斤。
1987年以来,发展板栗4公顷,梨1公顷,苹果1.3公顷,柿子1.3公顷,大枣0.7
公顷。
2002年,第一产业总收入24万元,其中农业15万元,林业5万元,畜牧养殖业4万
元。
第二、三产业建国初期,本村没有工商业,全靠种地养家糊口。改革开放后,办
起了维修、商饮业等。2002年,第二、三产业收入5万元,其中运输业2万元,商饮业
2万元,服务业1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因村小,本村一直没设学校,学生读书要到周围村庄。自建国至2002年
,全村共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2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粮食50公斤左右,吃不饱,穿不暖。建国后,村民生
活水平逐步提高。1975年,人均口粮达到400公斤,解决了温饱。2002年,人均粮食
500公斤,人均存款余额1000元,全村有各种机动车辆20余台,电话10台,彩电20台
,冰箱10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民住的是破草房,人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1987年开始,统
一规划街道和房屋,翻新旧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到26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5年,冷春端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本村第一名党员。党支部
设在东庵村,本村当时为一个党小组,组长冷春端。1957年1月,本村成立党支部,
冷春端任党支部书记。之后,冷春言、冷学海、冷学文、冷学忠、冷学彬、冷学成相
继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6月起,冷学彬再任党支部书记。
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时,全村有党员4名。2002年,全村有党员11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57年1月,设村政府,冷春言任第一任村长。1958年9月,改
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
委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有冷春言、冷春洪、
冷春端、冷学文、杨志德、冷学忠、冷学彬、杨志龙、冷学成、杨志海。

人物

烈士名录冷学仁杨学礼

撰稿:冷学彬审稿:冷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