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后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520&run=13

概况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于姓自文登大水泊来此定居,后刘姓自外地迁入。
因村处峨山之后而得名。
峨山后村位于海阳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21°12′,北纬36°57′。东与乳
山市山岚相连,西南与河西村相交,南与下尹家村相接,北与前寨山沟村相连。隶属
朱吴镇。西距镇政府18公里,南距市政府驻地35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3.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
有小麦、玉米、花生等。
2002年,全村有301户,856人,自然增长率2‰。有于、刘2姓,均为汉族,
其中人口最多的是于姓。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万元。2002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517万元,人均纯收入2949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
入的比重分别是86%、9%、5%。

大事记

1941年3月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42年2月日军扫荡,打死村民2人。
同年10月日军胶东大扫荡,打死村民2人,打伤3人。
1951年第一个合作社(村社)成立。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40公斤,总产5.6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150公斤
,总产21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300公斤,比1978年
增长15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提高到618公斤,总产达到50万公斤。
2002年,第一产业总收入444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98万元,林业收入2万元
,畜牧业收入100万元,渔业收入1万元,其它收入43万元。
第二、三产业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发动群众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先后办起
理发店、商店、修理部及铁器加工、电锯气焊、建筑、饮食等行业。2002年,第二、
三产业从业人员110人,收入73万元,其中工业30万元,建筑业19万元,运输业9万元
,商饮业9万元,服务业6万元。

社会发展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峨山后小学。1978年,建新校舍15间,教学设施逐步配套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29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仅90公斤左右,多靠吃糠咽菜维持生活。建
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18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
200公斤,全村收入3万多元。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72辆,摩托车48辆,电话8
0部,彩电200台,电冰箱30台,洗衣机3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20世纪80年
代后,街道修理整齐,草房全部改修为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由建国前的5平
方米,扩大到20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7月,成立党支部,于之臣任党支部书记,时有党员5人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村里成立了互助组,并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
组织支前队30余人,随军参加了万第讨伐赵保原战斗。1947年,全村有党员16名。2
002年,有党小组4个,党员41名。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于之臣、于永刚、于之芳、于
佐京、于湘德、于从亭、于天付、于模文、刘学伦、于模见、刘化国、刘从波、于从
乐。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3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
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
委员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
。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于天保、于天付、刘化洲、于湘仙、于之堂、于从亭、
于英进、刘从见、刘化国、于天军、刘从波、于奎福、于从作。

人物

人物简介于湘禄1925年生。1945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班长、排长、团作战参
谋、师参谋长等职。行政14级。
烈士名录于模松于模甲于从福
于天增于臣刘从欣刘佩礼于从凤

撰稿:于从浩于模文

审稿:于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