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夼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512&run=13

概况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于姓来此建村定居。因建村于一条小山沟里,
故命名小夼村。后有王姓、刘姓迁入。
小夼村位于海阳市北部,地处东经121°08′,北纬36°58′。东与河北村
隔烟凤公路相望,西与北长仙村接壤。隶属朱吴镇。南距镇政府驻地10.5公里,距市
政府驻地27.5公里。
全村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
要有小麦、玉米、地瓜、花生、苹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共75户,236人。有于、王、刘等3姓,人口较多的是于姓。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6万元。20
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81万元,人均纯收入3038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
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92%、0、8%。

大事记

1941年本村解放。
1946年成立合作社(村社)。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同年投资5.5万元,建起沟杨家河调水工程,灌溉面积10公顷。
同年村集体投资用上电网供电。
1995年投资4万元,用上自来水。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20公斤,总产5.28万公斤。1978年,亩产350公斤,
总产15.4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提高到430公斤,比
1978年增长8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达到667公斤,总产17万公斤。
1985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植苹果,品种有红富士、乔纳金、新红星
等。2000年,全村果园面积达到8公顷,产量达到8万公斤,收入20万元。
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166万元,其中农业122万元,畜牧养殖业24万元,其
它收入20万元。
第二、三产业建国前,本村有家庭作坊式手工业,从业人员10人,收入1万元左
右。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发动群众发展第三产业。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人
,收入15万元,其中商饮业11万元,服务业4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78年以来,村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儿童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自建国至
2002年,先后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8名。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仅90公斤左右,多半靠糠菜度日。建国后,
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28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330公斤,全
村收入16万元。2002年,人均粮食500公斤,全村有各种运输车40多辆,摩托车10辆
,电话机20部,电冰箱15台,电视机65部。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4年5月,成立党支部,于文和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的
领导下,成立了互助组,并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斗争,组织10余人参加万第战斗的
支前工作。1949年10月,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5名。2002年,有党小组2个,党
员18人。曾任党支部书记的有于文和、于升斌、于文秀、于升云、于升洪、于升维、
于德庆、于德成、于德生、于春见。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3月,设立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
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恢复大队管
委会。1984年5月,始设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青年、妇女、治安等
组织。曾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于升斌、于文秀、于升国、于德洋、于德生、于德
学、于春晓。

撰稿:于德庆审稿:于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