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地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51&run=13

概况
清道光三年(1822年),孙彭建村于蒿草丛生之河畔,故命村名蒿地。后因“蒿”
字不雅,改名为镐地。后来,周、隋、杨、缪、张姓等,相继自外地迁来定居。
镐地村位于海阳市城区东部,地处东经121°13′,北纬36°50′。东与塔
儿庄相邻,西与南城阳村相接,南与宅子头村相望,北与瓦埠庄相连,西距海阳市政
府驻地8公里,隶属方圆街道办事处。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
要有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花生、蔬菜、苹果等。
2002年,全村180户,540人,有隋、孙、李、刘、王、沈、崔、张、杨、董
、陈、修、邵、毛、缪、周、邢、高、于、马、鞠、黄、林等姓,均为汉族,其中人
口较多的是隋姓。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万元。2000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35万元,人均纯收入2487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67.7万
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66.3%、27.2%、6.5%。人均纯收入
3060元。

大事记

1942年本村解放。
1947年9月24日国民党军队的飞机投弹数枚,炸死村民4人,驴1头。
1955年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66年组织本村村民,整修水浇田约6.7公顷。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90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410公斤,总产33万公斤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干旱,粮食亩产263公斤。2000年,粮食亩
产480公斤,总产50万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63公斤,总产26.4万公斤。
1957年,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栽植了大国光、小国光、红金星苹果。1984年
,又组织村民栽植红富士、乔纳金、北斗等苹果;果园面积达到2.67公顷,产量4万
公斤,收入8.8万元。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376.1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07.5万元,
林业收入3.5万元,畜牧业收入99.5万元,渔业收入0.6万元,其它收入65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没有工业。改革开放后,建起了面粉厂、油坊、塑料桶加
工厂、副食品加工厂、电气焊维修等,常年从业人员30余人,收入20余万元。2002年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0人,收入154.5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35万元,建筑业收入19.
5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先后办起了商店、理发店和个体运输等,从业人员达12人
,收入近10万元。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0人,收入37.1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
19.6万元,服务业收入5万元,商饮业收入12.5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镐地小学。1970年,修建新校舍15间,儿童入学率达100
%。1998年,全民出资建中心小学。2002年,本村幼儿园被海阳市评为一类幼儿园。
自建国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5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本村共有126户,有38户要饭的,8人靠扛长工维持生活,常年
人均粮食50公斤左右,依靠糠菜为主过日子。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
6年,全村人均粮食18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250公斤,全村收入9.3万元。2002年
,全村人均存款5000元,有拖拉机138辆,三轮车5辆,摩托车80辆,电话150部,彩
电180台,电冰箱50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的都是破草房。1978年,村
党支部统一规划建立新房区。1992年,整修了村内街道。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20平
方米。
集体福利1987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福利逐步提高。村集体为
每户补贴200元,安装上闭路电视。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陈起由北城阳村王鉴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
本村第一名党员。1942年成立党支部,孙宗铭、隋长松先后任党支部书记,领导村民
斗地主,打恶霸,分田地。1949年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15名。2002年,全村有
党员31名。曾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隋长松、隋顺湖、隋敬修、张欣。1987年起,隋富
全任党支部书记。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孙宗铭任村长。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
,改为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改为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
。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任村行
政主要负责人的有杨桂欣、王林高、张忠吉、隋敬修、隋玉春、隋富全、隋庆江。2
002年4月起,王国强任主任。

人物

烈士名录孙寿通隋玉修刘礼
陈加谋张玉堂孙学斌

撰稿:孙寿民审稿:隋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