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457&run=13

概况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隋姓迁居此地建村,以姓命名隋家村。后有赵、孙
、蔡、于、陆等姓迁来定居。
隋家村位于海阳市南部,地处东经121°03′,北纬36°40′。村东隋家河由北
向南流向大海,东与从上村为邻、南与崂峙埠村隔河相望,西与大沽头村相连,北与
朱坞村交界,隶属大阎家镇。东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距市政府驻地17.5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
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蔬菜、桑等。
2002年,全村137户,384人。有隋、赵、孙、于、蔡、陆、刘7姓,均为汉族,
其中隋姓人口较多。
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6万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0万元,第一、
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75%、11%、14%,人均纯收入3200元。

大事记

1942年春中共地下党员张京水进村开展党的工作,成立了农救会等组织。
同年本村解放。
1955年春村成立两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秋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67年秋与周围村交换插花地,统一搬迁坟地,使本村土地连成片。
1973年集体投资1.1万元,建成大口井,安装地下管道,机械配套,引水上山,
灌溉面积20公顷。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7年投资5万元,建成自来水水塔,免费供村民吃水。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产量逐年增长。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后,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998年,粮食亩产500公斤,总产30万公斤。2002年,
粮食亩产550公斤,总产25万公斤左右。
1987年始,党支部带领群众植桑养蚕,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到2002年,发展桑田
6.3公顷,建蔬菜大棚24个,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262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40万元,
畜牧业收入22万元。
第二产业1974年,村集体建起面粉加工厂。后发展起编条货、织草绳等小手工业
,从业人员9人。20世纪末,村先后发展起毛衫加工厂及针织、刺绣等。2002年,第
二产业从业人员50人,收入38万元,其中工业收入30万元,建筑业收入8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群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先后成立起个体商店、机械修理
铺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45人,收入50万元,其中运输业、商饮业收入10万
元,服务业收入4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6年,成立隋家小学,学生20人,入学率达10%。20世纪80-90年代,
改善教学环境,配套了教学设施,教育质量稳步提高。2002年,有学生30余人,入学
率达到100%。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8人。
村党支部重视科技文化事业,多次聘请专家讲授科技知识,或派人外出参观学习
,并定期为村民播放电影,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人民生活解放前,本村是闻名的贫困村。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部分
村民靠讨饭、外出扛活,打长、短工维持生活。建国后,村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1997年,村集体投资5万元,建自来水蓄水池,村民免费吃上了自来水。2002年,全
村总收入350万元,人均存款800元,人均粮食537公斤;有各种运输车辆51辆,摩托
车24辆,电话56部,彩电70台,电冰箱16台,电烤箱2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民住房以泥草房为主,街道弯曲不整,凹凸不平,人均居住
面积不足6平方米。1976年,村统一规划房区、修整街道。到2002年,新建瓦房80幢
,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6年,在党组织领导下,村里成立了互助组,并先后开展了
反奸、反特、土改、复查、反恶霸斗争,组织支前队随军参战。1949年10月成立党支
部,村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12名。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3个,党员19名。曾
有隋鼎、赵永亭、蔡子祥、赵心周、隋俊、隋德才、蔡泽俊、赵新德先后任党支部书
记。赵新德任职以来,曾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党员。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蔡子祥任村长。1943年,改称村政府。1
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委会。1968年6月,大队管理委员会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
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蔡泽俊任主任,下设民政
、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1999年5月,党支部书记赵新德当选为首任直选
村民委员会主任。曾有蔡子祥、赵心起、赵永亭、于存江、赵心昌、赵心周、隋正、
隋德才、蔡泽俊、隋庆、隋爱民、赵新德先后任行政主要负责人。

人物

烈士名录隋文洲隋修善赵心志
隋君

撰稿:孙海山审稿:赵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