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山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449&run=13

概况
明崇祯年间(1628-1643年),于姓来此建村。因地处山坡丘岭之上,故命名斜山
村。另一说为因村子斜对山陵而得名。清朝中期,刘姓六世祖刘云从、刘云德,七世
祖刘才,八世祖刘文荣,先后从鲁古埠村迁居斜山。后有相姓、高姓等自外地迁来定
居。
斜山村位于海阳市南部,地处东经121°07′,北纬36°42′。东与廒上村
为邻,西与河南庄隔山相望,南与大阎家村、岭上村接壤,北与石前庄相连,隶属大
阎家镇。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距市政府驻地10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
、玉米、花生、苹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345户,925人,有刘、相、高、赵、于、孙、李、贺、杨等9
姓,均为汉族,其中人口较多的是刘姓。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2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万元。2002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21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56%、2
9%、15%,人均纯收入3220元。

大事记

1942年本村解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2年村投资5万元,建成占地0.5公顷的大口井,蓄水量3万多立方米,灌溉面
积40公顷。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同年村投资3万元,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1985年村投资22万元,建砖瓦厂,年产砖800万块。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新中国成立初,多数年份粮食亩产120公斤,总产12.6万公斤。1978年
,粮食亩产300公斤,总产29.4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粮食亩产40
0公斤,比1978年增长了250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50公斤,总产27万公斤。
1987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村民大力栽植苹果,在原有2.7公顷的基础上,
又发展果园13.3公顷。由于原有苹果园老化,北洼苹果园承包给海阳市物资贸易中心
经营管理,因承包者疏于管理,致使大部分果树荒芜、干死。2000年,全村果园面积
6.7公顷,产量11万公斤,收入20万元。为使更多的农户富裕起来,村党支部引导村
民植桑6.7公顷,建蔬菜大棚30个。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406万元,其中农业
收入215万元,畜牧业收入163万元,林业、渔业收入11万元,其它收入17万元。
第二产业1925年,肖元武设立肖记鞋铺,资本300元,从业人员2人,1947年停业
。1968年,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刘树恒和刘树常办起了服装厂。1984年,服装厂从业
人员16人。1981年,刘长勤建起木器厂。1985年,村贷款22万元建砖瓦厂。1986年,
本村与岭上村交换插花地0.5公顷,在岭上村西扩建斜山木器厂,当年投入生产。19
91年,斜山木器厂改名为海阳市双海家具有限公司。1998年企业改制,双海家具有限
公司改制为私营企业。2002年,海阳市双海家具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原值达180万元,
产品出口到日本。砖瓦厂固定资产原值20万元。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10人,收入
207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53万元,建筑业收入54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村先后发展起商店、赶集商贩、电气焊加工部、机械修理
铺及车辆运输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3人,收入108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
68万元,商饮服务业收入4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3年,成立斜山小学。1974年,村新建18间学校和办公室,教师6人
,学生130人,入学率70%左右。1985年,村投资3万元,在村东新建学校27间,占地
面积0.3公顷。学校教学设施逐步配套,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入学率达到95%以上
。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26名。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100公斤左右,生活经常处于半饥半饱状态
。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500元,有各种运输车辆
110辆,摩托车132辆,电话126部,彩色电视机240台,电冰箱32台。
集体福利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福利不断提高。1
982年,投资4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1983年,投资4000元,购买16mm电影放映
机1台,自放电影,满足了村民文化娱乐需要。同年,投资3万元,用上了自来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刘树宝经埠峰村张元庚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
为本村第一名党员。同年成立党支部,刘树宝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领导下,村成
立了两个互助组,并先后开展了反奸、反霸斗争,组织村民拥军支前。1949年党员公
开,全村有党员10名。2002年,全村有5个党小组,党员33人。曾有刘树宝、刘树甲
、刘元胜、刘树忠、高峻、刘长才、刘长祥、相元福、刘长勤、刘树镇、刘成文、刘
成洪任党支部书记。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
委员会。1968年,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
,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有刘树俊、刘元
询、刘葆泽、刘树东、刘树甲、刘树忠、刘树云、刘长才、相元福、刘树达、刘树欣
、刘成文、刘树镇、相仁德担任村主要行政负责人。1999年5月,刘树镇当选为首任
直选村委会主任。2002年4月,相仁德当选为村委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刘长杰1935年生,1956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鞍山钢铁厂团委书记,鞍
山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副市长,沈大高速公路总指挥,鞍山市建委主任。
刘树安1949年6月生,中共党员。1982年1月,被评为烟台市劳动模范。
烈士名录刘树令包润常刘玉维
刘树山高英堂刘树璞刘树兆刘树宽

撰稿:刘炳军审稿:刘成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