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古埠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446&run=13

概况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刘姓由彭城(今徐州)迁来定居。因村南有海滩港沟和
羊角泮埠头,故命村名卤沟埠。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刘和又从彭城迁来,初
在迟家庄落脚,当其知道与卤沟埠村刘姓是彭城的同宗,故也移居卤沟埠村。后来本
村在北京经商的人来往通信,嫌故乡村名太俗,便以古代鲁国之“鲁”字代“卤”,
并取其谐音改为鲁古埠村。原住户刘姓后代繁衍不旺,迁往后店村,民国年间(20世
纪40年代刘姓十三世)断后绝支。今鲁古埠村刘姓,系刘和后裔,属汉族,其它有祁
、宋、王、张、李、苏等姓。
鲁古埠村位于海阳市南部,地处东经121°09′,北纬36°41′。南临黄海
,海岸线东以沙岭(原娘娘庙古址)为界,与旅游度假区相邻,西与海丰村海岸相接,
全长约3公里,南靠羊角泮海口港湾,北与台子上村接壤。辖区内有烟台山,古为军
事要冲,山顶有明戚继光平倭所建烽火台遗址,村西有兵寨遗址。隶属大阎家镇。全
村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4.7公顷,滩涂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自古
以来以农业为主,渔盐业次之。2002年,全村有800户,2225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0
84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5%、20%、30%,人均纯
收入3300元。

大事记

明崇祯十年(1637年)马快都头洪雁带十余名马快到羊角泮捕缉海盗,发现五六十
名倭寇从羊角泮登陆。洪雁一面派人到鲁古埠烟台山烽火台,与守墩军联系速发狼烟
报警,一面率马快与之搏斗。危急时援军赶到,合力歼敌,战斗中洪雁阵亡。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刘云章在花园内整地,挖掘出银子七瓷缸,因此得绰
号“刘七缸”。
1939年5月日军飞机轰炸羊角泮渔场两天,投下重型炸弹十余枚,炸死村民刘曰
鸿和前辛治村宋欣。
1940年10月31日(农历十月初一日)夜国民党姜黎川部队袭击盘踞本村南庙(石佛
庵)和村中祠堂的日军据点。战斗激烈,日军死伤惨重,姜黎川部阵亡一名连长。
1942年9月国民党顽固派秦毓堂率残部逃离海阳城里,本村解放。
同年10月10日县抗日民主政府为防止日伪军再次来本村建立据点,组织民众拆除
石佛庵。此日,日军1架飞机轰炸了本村,投炸弹4枚,燃烧弹4枚,并用重机关枪扫
射,打死村民4人,炸毁房屋18间。
1943年村党支部发动职工、佃农开展减租减息斗争。1944年,地租由每亩100斤
粮减为50斤;高利贷利息由月息0.033元,减为0.015元;扛活职工工资由每年280斤
粮,增至600斤。
1945年日本汽船一艘,乘有日本人、朝鲜人各一名,中国人两名,由青岛来羊角
泮解放区投诚。由于对港口生疏,搁浅在沙滩上,县抗日民主政府调来了在乳山投诚
的铁壳军船拖拉,也搁浅在沙滩上。日军发觉后,派飞机炸毁了两舰艇。
1946年实行土地改革,1947年土改复查。2年中斗争地主6户,富农8户,没收土
地59公顷,房屋118间,大牲畜14头,元宝、金镏子各2个,银元2800元,其它家具财
物一大宗;另有富裕中农22户,献出土地10.8公顷。所有财物全部分给了贫下中农。
土改后,除地主富农外,每人平均土地3.7亩。
1953年成立互助组,变工组。
1955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处,54户入社。
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全村386户全部入社,刘丰腾为首任社长。
1957年10月全村出动男女社员400多人,修筑“西南嘴”海坝500米,动用土石3
.75万立方米。当年冬季又兴修了小水库2座,库容1.4万立方米。
1963年在中共潮外公社党委副书记高春旭指导下,盐碱地改稻田试验成功。196
5年组织100人,大规模改造盐碱地。到1969年,扩大稻田12公顷,年产水稻达5万公
斤。
1974年村南羊角泮水产站扩建。职工刘少惠挖出了春秋战国时期古铜刀币5公
斤多,其中园型方孔大币1枚,凸型铜币2枚。
1975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对山水路田进行综合治理,使全村土地改变了原始
面貌。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6-1988年投资210万元,修建养虾池96.3公顷。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00公斤左右,人均收入110元。1982年,粮食亩产4
52公斤,总产149.4万公斤。1989年,粮食亩产585公斤,比1982年增长了133公斤。
2002年,粮食亩产474公斤,总产123万公斤。1987-1989年,全村有大小渔船65只。
1990年以后,逐渐由捕捞转向养殖。1992年,对虾养殖实行承包,村支部鼓励群众自
建虾池24.7公顷。2000年,全村有虾池120公顷,渔塘10公顷。
1988年,发展桑园5.3公顷。2000年,农业总产值319万元,滩涂养殖和其它
经济作物总收入1472.3万元。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1490万元,其中,农业收
入351万元,渔业收入590万元,畜牧业收入325万元,其它收入224万元。
第二产业1930年,刘明生设立明生鞋铺,资本400元,从业人员2人;全村有盐滩
20副,盐民20人。还有从事季节性手工业者约30人,收入甚微。建国后,仅有集体办
的磨坊和季节性的油坊、粉坊。1975年,将盐业生产上交大阎家公社管理,1984年后
变为乡镇办企业。村集体先后建砖瓦厂、红炉、草制艺品厂、木器厂等,从业人员约
60余人。改革开放以来,村民建起综合修配厂和形式多样的家庭羊毛衫加工作坊等。
2002年,第二产业有从业人员330人,收入343万元,其中工业收入255万元,建筑业
收入88万元。
第三产业1958年,办起供销合作社代销店。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积极
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起海产品贩运、百货商店、磨坊、茶炉、浴池、维修部、理
发店及车辆运输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230多人,收入251万元,其中运输
业收入58万元,商饮业收入95万元,服务业收入98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民国时期,成立了鲁古埠小学,教师1人。1942年9月解放后,鲁古埠小
学设1-4年级,教师5人,学生150余人。1969年新盖校舍24间,设立初中班,教师17
人,在校中、小学生达300余人。1979年,重建新校舍30间,学校设施逐步配套,教
育质量稳步提高,入学率达到100%。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380
人,其中清华大学1人,研究生5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夕,全村292户,其中地主6户,27人,占土地39.6公顷,人均1
.5公顷;富农8户,35人,占地45.6公顷,人均1.3公顷;中农169户,761人,占地2
20公顷,人均0.3公顷;贫农109户,只有土地7.5公顷;无地农民13户,佃农29户,
全村长年讨饭户12户,雇农26人。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合作化时期,常
年人均口粮180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群众生活温饱才有了保
障。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辆206辆,摩托车215辆,80马力机动船2只,小马力
机动船15只,共200马力,彩电音响400余台,冰箱95台,电话290部。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房屋参差不齐,村民住房以草屋为主,人均居
住面积仅5平方米。1970年,村统一规划街道、住房建设。至2002年,全村形成房屋
排列有序、街道整齐的新农村格局,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
集体福利随着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福利也逐步提高。1980年,村购买1
6mm电影放映机1台,自放电影。同年用上电网供电。1973-2000年,村投资25万元,
两次修建、改造自来水工程,常年免费供应村民生活用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33年农历六月,刘维新经李家村李洪臻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被捕入狱,1937年获释后自行脱党。1940年,李忠厚、张元庚来村发展刘泽
生、刘春芝、刘春发、刘立忠、刘积香等入党。1943年8月,建立了第一届党支部,
书记刘立忠,组织委员刘春芝,宣传委员刘仲生。1944年3月,第二届党支部成立,
书记刘春芝,组织委员刘立忠,宣传委员刘涵海。1947年,清除了佛教会副总领刘仲
生出党,建立了第三届党支部,书记刘树国。1948年9月,刘树国随军南下后,有刘
守欣、刘立忠、刘凤腾、刘立忠、刘进文、刘凤腾、刘进文、刘梁海、刘维早、刘占
国、刘日早、刘庆绪先后担任党支部书记。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9个,党员85名。
党支部多次荣获县、镇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3年设立村政府。当时本村的新政权被地主分子所窃取,大
地主刘凤池当上了村长。1943年4月,在龙山区工作组曲臣支持下,以共产党员刘立
忠为首,组织贫下中农清算了刘凤池的帐目,建立了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新政权,共
产党员刘春发当上了村长。新政权发动群众,组织职工、佃农进行了减租减息斗争,
发动青年参军支前。1944年11月趁选举之机,新政权被佛教会颠覆,村长换上佛教会
员刘志道,佛教会头目刘学功当上了公安员,国民党员刘涵海当上了民兵指导员。1
945年佛教会龙山暴动平息后,刘涵海被清除出党。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
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
称村民委员会,先后有刘凤池、刘春发、刘志道、刘树国、刘立忠、刘凤腾、刘成海
、刘春江、刘本远、刘庆绪、刘振亮、刘庆绪、刘维早担任村主要行政负责人。199
9年,刘庆绪当选首任直选村民委员会主任。2002年5月,刘维早当选村委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刘庆福(1868-1950)八卦门第三代弟子,民国期间著名拳师。解放前,
曾在烟台挂牌开设教场。1953年,其子刘学海出席华东区武术表演赛,荣获第三名。
1988年,91岁时去世。
刘义先1920年生。1944年参加革命。曾任南京军区某师师长。
刘进读1927年10月生。1943年参加八路军,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防化学院副
政委,正师级。
刘建春1930年生,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47年6月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副指
导员、助理员、股长、副处长、处长、师政治部主任、纪检委副书记、政治部党委书
记等职。1993年2月,被选为厦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立四等功1次、三等
功6次。
刘鹏先1936年3月生,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曲阜师院,分配到青岛二十中学
,先后任教员、教导主任,二十三中学校长等职。1991年,被青岛市政府授予优秀教
育工作者称号。
刘涌海1943年参加八路军。曾任北海舰队青岛水警区司令员,正师级。
烈士名录刘玉芝刘宝立刘树格
刘凤西刘立宽刘尊道刘积盛刘嘉奖
刘东升刘兰芳刘春发刘占文刘世华
刘筑海刘训成刘青生刘步坤刘志先
刘进先刘振江刘春礼刘宝田刘正业

撰稿:刘世界审稿:刘庆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