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格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443&run=13

概况

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汪以智从安徽省舒城县迁此建村,以姓命名汪格庄。后
朱姓来此居住,继之,姜、刘、万、祁、何、于、张、纪、赵、韩、宋、聂、李等姓
自外地迁入。
汪格庄位于海阳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0°57′、北纬36°45′。地势山低
坡缓,丘陵平原交错,平均海拔97米,东与凤凰村、杏家庄、龙门口村为邻。西隔白
沙河与西寨头村相望。南与瑞宇村相连。北与新庄头村接壤,北距小纪镇政府驻地4
公里,东距市政府驻地23公里。原属赵疃乡,2000年撤赵疃乡后,划归行村镇。距行
村镇政府驻地10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9.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
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花生、苹果、桑、蔬菜等。
2002年,全村550户,1574人。有姜、刘、万、祁、朱、张、何、于、纪、
赵、韩、宋、高、李等14姓,均为汉族。其中姜姓人口较多。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2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3万元。2
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06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67
%、13%、20%,人均纯收入3280元。

大事记

1945年本村解放。
1954年本村万世维、祁德茂、刘洪义等,组织成立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以万世维为首,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62年秋对村前环村河进行全面治理,将河道改移村南山脚下。
1965年在东沟挖掘平塘1个,在南北沟挖平塘1个。
1976年自筹资金,购买发电机组1套,成为当时小纪公社第一个用上了电灯的村
庄。
1978年秋建长200米、宽50米、深8米的大口井。
2000年6月建起南河大桥。

经济建设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10公斤,总产36.18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502
公斤,总产103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699公斤,总
产112.25万公斤。1975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桑。到2000年,全村桑园面积2
1.3公顷,养蚕收入22.4万元。1982年后,发展起养猪场、养兔场、养蚕场、养鸡场
等。1992年,栽植红富士苹果13.3公顷。1993-2000年,建蔬菜大棚58个。
2002年,粮食亩产530公斤,总产51万公斤。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1081万元
,其中农业收入760万元,畜牧业收入300万元,林业及其它收入21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工业有织袜子、布鞋加工、食品加工、木匠铺、打白铁等
,从业人员40余人,收入仅供自给。1954年建起了木业加工厂。此后又相继建成砖瓦
厂、缝纫加工厂、胶皮加工厂、粉坊、油坊、修配组、编席组、建筑队、草制艺品厂
、红炉、冰糕厂、糖果加工厂、棉纱纺织厂、塑料袋加工厂及屠宰等32个集体企业。
至2000年,全部转为个体经营。
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0人,收入210万元。其中工业收入170万元,
建筑业收入40万元。
第三产业1956年,办起了供销合作社代销店。改革开放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积
极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发展起理发店、电气焊加工铺、机械修理铺、商店及车辆运输
等。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10人,收入315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120万元,商
饮、服务业收入195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汪格庄小学。1956年成立汪格庄完小。1969年,建立汪格
庄联中,学生200余人。1972年,由联办村共同出资3万元,修建校舍18间。1973年,
又由联办村共同出资7万元,修建新校舍36间,有教职工18人,学生420余人。后,学
校教学设施逐步配套,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
者92人。
村对科技教育很重视,多次聘请专家教授讲课,并派人外出学习。到2002年,村
民获农艺师职称的3人,获技术员职称的8人。
人民生活建国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
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21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24
7公斤,全村收入45.1万元。2002年,全村收入1606万元,人均存款600元,有各种运
输车辆200辆,摩托车50辆,电话250部,彩电330台,电冰箱60台,洗衣机30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整,破烂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为主,人均居住面
积5平方米。1975年,村统一规划街道、房屋建设。到2002年,规划新房区面积7.5万
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
集体福利1969年,建立村合作医疗站,村民平常吃药不花钱。1972年,村民用药
药费报销50%。1975年,村投资扩大了医疗机构,为本村及邻村群众治病,并对老人
及病重患者送药上门。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福利逐步
提高。1976年,购买8.75mm电影放映机1台。1978年,又购买16mm电影放映机1台,自
放电影。1982年投资13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1995年投资13.5万元,修自来水
蓄水池,村民用上了自来水。1996年投资11.3万元,安装闭路电视。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祁洪早在夏泽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
员。本年成立党支部,姜德顺任党支部书记。1946年,在党支部领导下,以刘云海为
首成立第一个互助组。以后相继又成立了若干个互助组,并先后组织了反奸、反特、
反恶霸斗争;组织支前队员80人,随军参加了万第、孟良崮战斗及淮海等战役,全村
有28人为国捐躯。1949年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19名。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8
个,党员91名。曾有姜德顺、刘恩泽、刘云海、万世维、祁洪民、姜恒胜、刘子成、
祁文彦、朱永进、刘钦忠、姜英忠等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7月起,姜玉昌任党支部
书记。村党支部曾多次被中共海阳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立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
理委员会。1968年,大队管理委员会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
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有
祁洪喜、姜德俊、万学孟、刘洪奎、祁德茂、刘洪兴、刘钦忠、张振山、姜英忠担任
村主要行政负责人。1991年,村委被海阳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

人物

人物简介姜洪英(1916-1948)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九纵
二十五师七十五团参谋长。在淮海战役中,他带领部队在碾庄阻击敌人,毙伤敌人3
1名,俘敌120余名,后因负重伤牺牲。
祁文章1930年12月生。1945年5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
过潍县、孟良崮、莱阳战斗及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1950年3月,在解放
西藏战斗中负伤,被评为三等残废军人。曾任主治军医、主任军医、副主任中医师等
职,正师级待遇。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受通令嘉奖3次。195
3年3月,代表西藏军区出席西南军区英模代表大会,被授予爱国卫生模范称号。195
6年,被国防部授予解放奖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章。曾多次向希望
工程和扶贫工程捐款,并资助培养了数名大学生和部分困难小学生。为纪念建党八十
周年和中共十六大的召开,与其夫人徐莲玉一同向党组织交了4000元的特殊党费。多
年来,与其夫人共同撰写医学论文30多篇,在国内外杂志和刊物上发表。对鼻炎、咽
喉炎、嗓音嘶哑等疾病的治疗,颇有研究。
万学仁1947年生。1968年在汪格庄联中任教。1978年考入南京工程学院,1983年
攻读研究生。1987年转入部队,在空军研究所任所长,享受军级干部待遇。
万学兵1958年1月生。1982年厦门大学毕业,在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从事催化剂
的研究开发工作,曾任该院催化专业组长、工程师。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一篇被美
国化学文献收录,两篇获公司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四篇获优秀论文奖。1991年曾赴
新加坡参加国际研讨会。曾获省经委、团委“七五”功勋杯奖。
烈士名录姜成德姜恒初姜洪英
姜洪杰姜成俊刘本明刘敬进姜英发
何天祥祁洪西姜喜南刘香亭万学忠
刘忠贤万世乐万世堪万学克于开武
于登信万学俭祁文林祁洪进姜洪友
张志德姜作欣姜洪彬姜爱田刘国兴

撰稿:姜玉昌姜英忠

审稿:姜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