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夼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441&run=13

概况

元末,孙姓建村于山夼,故命名孙家夼村。相传孙姓先祖孙成有原籍安徽,曾参
加元末的农民起义。后因起义军失败,逃至胶东半岛,在桃林村暂住,以烧盐为生,
并与盖姓女子婚配。后因生活困难,率子孙三代到此落户定居,定名为孙家夼,至今
已达600余年。
孙家夼位于海阳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0°59′、北纬36°43′。居处四面
环山,中间为一盆地,村西有一条出村通道。东隔托母山与邵伯村相邻,西与夼里村
接壤,北隔山与上夼村、杏家庄、龙门口村交界,南隔山和修家村、茂梓集村相望。
原属赵疃乡,2000年12月撤赵疃乡后,划归行村镇。距市政府驻地约30公里。
全村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4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
有小麦、玉米,地瓜、花生、大姜等。有荒山约200公顷,适宜松树、刺槐、棉槐、
板栗等多种林木生长。
2002年,全村498户,139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人,均为汉族。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4.3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0.7万元。
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919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
别是61%、21%、18%,人均纯收入3250元。
大事记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6年)孙姓第四代先祖收留元末与朱元璋同时起义的著名将领
赵均用在本村安身。后赵均用五世孙赵冕从本村迁出,选址建村赵疃。
1945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日)下午,日伪军自西进村,大部分村民转移到邻
村和山上。敌人占领村庄后,拆毁房屋400余间,修建了5个炮楼,屠杀未来得及躲藏
和年老体衰的村民70多人。
同年8月本村解放。
1954年本村建立了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村党支部书记孙绳武筹资办学。
1972年初冬村党支部做出新校舍规划和建设新学校的决定,民兵连长孙桂智任指
挥,经过3个冬春的艰苦拼搏,削平村西1座小山,造地0.3公顷,建起孙家夼学校,
有16个教室,设小学、初中、高中14个班,学生600多名。
同年冬投入60万元,加高、加固小岗沟水库大坝,库容增至13万立方米。
1976年开凿修建通往夼里村的连村公路。
1977年开山劈岭,疏通了陡山西麓的河道,长约1公里。
1982年冬修建了长达10公里的环山道路。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6年冬开辟了通往修家村的连村路。
1997年投资15万元,雇用机械作业,在村东头挖掘长75米、宽30米、深10米,蓄
水1.6万立方米的大口井。
同年投资12万余元,在村西下河果园挖掘了长40米、宽30米、深8米,蓄水9万立
方米的大口井。
1999年春经多方筹资75万元,在双山沟修建起小(二)型水库,库容18万立方米。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仅有100公斤左右。从1956年农业合作化到1983年,
粮食亩产多在200公斤左右。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亩产400公斤左右。
1968年,本村在“姑子庵”栽植了33.3公顷苹果。1983年农村体制改革后,
将果园承包给5户村民,并先后引进了红富士、乔纳金等新品种。后随着市场的变化
,村将原有果树依法审批砍伐。
1986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大姜。到2001年发展到26.7公顷,年收入240万元
,成为本村的经济支柱。1998年,被海阳市人民政府评为蔬菜规模经济村。
2002年,粮食亩产460公斤,总产62万公斤。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1175万元
,其中农业收入1000万元,畜牧业收入170万元,林业、渔业收入5万元。
第二、三产业建国前后,本村无工业项目。1958年,引进了工艺品加工项目,以
做鞋底、地毯、刺绣等项目为主,从业人员600多名,常年收入12万元。1986年,本
村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再生橡胶厂,后因种种原因破产倒闭。
改革开放后,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先后发展起商店、豆腐坊、油坊、养
鸡场、糕点厂等。有200余名男女青年到城市务工、经商。2002年,全村第二、三产
业从业人员480人,收入744万元。其中工业、建筑业收入395万元,运输业收入50万
元,商饮、服务业收入299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本村小学只有1个班级。解放后,学生迅速增加。1971年,有
学生200多名,5个班级,全部分散在私人的黑屋子里就读,伏着土台子,坐着小板凳
,教学条件十分落后。1972年开始,历经3个冬春,在村西劈山开岭,修建了占地0.
3公顷,有16个教室、14个班的学校,分为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到2002年,由
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达67名,其中1人获博士后学位。
本村的业余剧团建于民国初年,在海阳西乡小有名气。每年夏、冬两季开展活动
,一直延续至今。
人民生活解放前,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建国后,
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57年,人均粮食200公斤,主食以地瓜为主。1983年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均粮食提高到了250公斤。2002年达到400公斤,全村人均
存款3000元,有各种运输车辆、摩托车等300多辆,电话180多部,彩电300多台,冰
箱30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破烂不堪,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合作化以后
,在村前、村西、村后统一规划了3个居住新区,建起了110多座宽敞的平房。2002年
,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
集体福利建国前,全村没有任何福利事业,村民过着“衣不保暖,食不裹腹”的
生活,吃药看病都要到外村去。解放后,特别是从1970年以后,村里建起了合作医疗
站,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民看病、吃药费用一律报销。改革开放后,合作医
疗站承包给个人,村民小病小伤不用出村。1994年,村集体投资13万元,铺设管道,
为村里每户安装上自来水,村民吃水全部免费。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4年,孙绍伦、孙世臻、孙绳安、孙绳梓等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本村第一批党员。1945年成立党支部,孙绍伦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领导下
,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反恶霸斗争。自党支部成立起,孙绍伦、孙绳洲、孙绳臻
、孙绳初、孙绍德、孙绍福、孙绳武、孙再兴、孙恒恩、孙世兰、孙桂智先后担任党
支部书记。1997年8月起,孙桂智任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4个,党员
82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5年设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改
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
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自1945年起,曾有孙绳安,孙世民、孙绍介
、孙绍德、孙绳初、孙绳武、孙有胜、孙桂晓、孙恒发、孙再兴、孙桂智、孙世兰、
孙常科担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1999年3月,孙世兰当选为首届直选村委会主任。20
02年3月,孙常科当选为村委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孙世洪(1922-1953)1945年8月,被胶东武委会授予民兵模范光荣称号。
孙汝河(1910-1956)1945年8月,被胶东军区授予民兵模范光荣称号。
孙汝希(1928-1967)1945年8月,被胶东军区授予民兵模范光荣称号。
孙恒远(1923-1991)1945年8月,被胶东军区授予一等爆炸模范光荣称号。
孙汝礼(1918-2000)1945年8月,被胶东军区授予民兵模范光荣称号。
孙胜梓(1917-2001)1945年8月,被胶东军区授予民兵模范光荣称号。
孙学典1925年生,1942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某军区炮团团长,享受地专级待遇。
孙绍佐1929年生,1947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福州市乳品厂党委书记。
孙绳州1929年生,1947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中共江苏省昆山县委副书记。
孙绍伦1930年生,1947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苏州市某区区长。
孙恒虎1955年9月生,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清华大
学国土资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矿业大学高水材料研究所所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
体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任国际最大镍业集团--加拿大INCO高级技术顾问。其发明
的矿山高水速凝充填材料及充填新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另获省部级科技进
步奖7项、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国内外专利11项,其中国际专
利3项。出版专著4部,译著1部,发表论文50多篇。1992年以来,获中国科技之光成
果金奖、第四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
,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烈士名录孙世桥孙世战孙世平
孙世茂孙世竹孙恒芹孙世修孙恒芳
孙振兴孙长利孙建芝孙长在孙绍俊
孙学钦孙绳泽孙绍元孙桂卿孙绍正
孙长信孙长卓孙世林孙桂芳

撰稿:孙德全孙桂秋孙建年

审稿:孙桂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