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子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419&run=13

概况

明崇祯年间(1628-1643年)建村。因建村处地势低洼平坦,故命村名泊子。
泊子村位于海阳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0°54′、北纬36°41′。白沙河绕
村南去,东与鹏化庄隔河相望,西与周家庄接界,南邻行村镇政府驻地,北与庶村接
壤。黄麻公路穿村而过。村前有古松两株,古刺槐一棵,均属县级重点保护树木。隶
属行村镇。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7公顷,粮食与经济作物各占
一半,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蔬菜、苹果等。
2002年,全村476户,1496人,有崔、尹、周、王、于、辛、李、孙、刘、
赵、张、郑、郭等13姓,均为汉族,其中崔姓人口较多。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万元。2002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3204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3.
2%、9.3%、47.5%,人均纯收入3307元。

大事记

1942年5月1日日军搜捕中共党员和八路军战士,将村民400余人赶到南大街,欲
施放毒气,残害群众。幸天降大雨,其兽行未能得逞。但敌人仍不死心,当场捆绑1
8人,进行残酷折磨,其中2人被惨杀。
1945年8月八路军进驻,本村解放。
1951年本村成立了互助组。
1953年区政府发动全区群众,修建了白沙河河堤大坝,长达1400米。
1954年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77年村集体投资3万元,打机井2眼,建成灌溉面积86.7公顷的管道配套工程。
1982年投资5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0年10月村东南建起白沙河大桥,黄麻公路通车,投资100万元。
1991年投资8万元,建成自动控制自来水塔。自此,全村吃上了符合卫生标准的
自来水。
1996年投资9万元,在村北建起蓄水池,蓄水量300立方米。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148公斤,总产28.52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421
公斤,总产59.36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559公斤,比
1978年增长138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574公斤,总产44万公斤。
1985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村民种植蔬菜13.3公顷。2001年,全村建蔬菜大
棚31个,中小拱棚189个,面积33.3公顷,收入达200万元。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138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000万元,畜牧业收
入380万元,林业收入5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仅有小手工业,主要为红炉、花边生产等,从业人员20多
人,收入无几。1957年,办起了粉坊,规模不大,收入有限。1981年,村集体建起翻
砂厂,职工13人。后相继成立了提篮加工厂、刺绣厂、面粉厂、油坊等个体企业7家
。2002年,全村第二产业有从业人员37人,收入300万元。其中工业收入220万元,建
筑业收入80万元。
第三产业改革开放后,村支部带领群众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办起电气焊加工部、
商店、维修店及运输业等。2002年,全村第三产业有从业人员43人,收入1519万元。
其中运输业收入809万元,商饮、服务业收入71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泊子小学。1967年,成立泊子初中,学生100余人。1973
年,复改为泊子小学。之后,学校设施逐年配套,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自建国至200
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专院校者24人,其中研究生2人。泊子新狮队的武术是海阳的主
要武术流派之一,全市闻名。村历来重视科技教育,到2002年,有2人获助理农艺师
职称,30人获技术员职称。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90公斤,只能过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解
放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225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
246公斤,全村收入24万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300元,有各种运输车辆210辆,
摩托车135辆,电话180部,洗衣机14台,彩电420台,电冰箱115台。
村庄建设建国前,村内街道不齐,简陋的茅屋仅能避风遮雨,人均居住面积不足
5平方米。1981年,村统一规划街道。20世纪末以来,民房全为砖瓦水泥结构,宽敞
明亮、排列整齐。2002年,全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1年,村成立合作医疗站,村民平常用药,中、西成药报销15%,中
药报销30%。1978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福利不断提高。1982年,
购进16mm放映机1台,自放电影。1991年,投资8万元,建成符合卫生标准的自动控制
自来水塔。1996年,投资9万元,在村北建起蓄水池,蓄水300立方米。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5年,辛友亭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第一名党员。同年
成立党支部,辛友亭任党支部书记。在党组织领导下,村组织农会、自卫队,进行减
租减息、反恶霸斗争,并组织民兵站岗、放哨、抓汉奸、埋地雷、反扫荡,配合主力
部队作战。1949年党员身份公开,有党员36人。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4个,党员66
名。曾有辛友亭、周德顺、周德荣、崔长久、尹安胜、周德云、辛义昌、周明芹、崔
岳庆任党支部书记。1980年,崔岳庆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县先
进基层党组织,先后获20多次嘉奖。1995年起,其本人多次被评为县、市优秀共产党
员。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4年设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
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
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从1944年起,先后有周德三、
崔跃河、尹安国、崔胜河、尹安胜、周德荣、辛义昌、崔岳竹、尹志禄、崔岳庆、尹
学理担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
1999年5月,党支部书记崔岳庆当选为首任村民直选村委会主任。2002年4月
,尹学理当选为村委主任。1990年,村委被海阳县人民政府评为模范村民委员会。本
村多次被评为县市模范村、文明村、蔬菜明星村和省级样板园。

人物

人物简介崔柏和曾用名崔泽民。1930年1月生,中共党员。1947年在行村完小教
学,1949年调大山区任团委书记。后任山东青年报社编辑、第五铁路工程局团委秘书
、武汉铁路局团委宣传部长、六枝机械厂团委书记、第四铁路局一机厂教导员、襄樊
供电段党总支书记、分局教办副主任、铁路职工学校校长、分局史志办调研员等职。
曾获全国总工会、工人日报等单位文学创作二、三等奖各2次,6次被郑州铁路局等单
位评为优秀通讯员。
辛仁泉1962年2月生,中共党员。海阳市经贸局局长、党委书记。1990年被评为
山东省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
烈士名录周克宗尹树松尹代昌
周克明周高峰尹安枝尹南昌崔安昌
尹孟德

撰稿:崔岳庆周克序

周明文崔瑞珍

审稿:尹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