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麻姑岛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403&run=13

概况

传说麻姑云游,曾来此打坐,故命名麻姑岛。清康熙元年(1662年),另一说为清
顺治年间(1644-1661年),李姓来此定居。岛上建有三个村,统称为麻姑岛。本村因
位于岛的中部,遂命村名为中岛。
麻姑岛四面环海,是一个凸岛,位于海阳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0°53′、
北纬36°37′。西与莱阳市、南与即墨市隔海相望,西北靠4000米长的战海大坝与廒
子盐场接壤,东面通过3000米长的幸福路(坝)与何家村相连。距海阳市政府驻地30公
里,隶属行村镇。
全村辖区总面积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7公顷,海滩面积133.3公顷,
浅海海域面积200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等。海水养殖产
品主要有虫益蛏、蛤、对虾、海参、鲍鱼、牡蛎等。
2002年,全村338户,1017人,均为李姓,全属汉族。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2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0.6万元。2
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254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分别
为92%、1%、7%,人均纯收入3420元。

大事记

1945年3月本村解放。
1954年成立两处初级渔农合作社。
1955年两处初级合作社合并为一处高级渔农合作社。
1982年投资8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0年投资12万元,建成船用码头。
1995年投资20万元,建成造船厂。
1996年集体及村民投资30万元,铺设自来水管道8公里。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70公斤,总产6.04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230公
斤,总产19.83万公斤。1984年,粮食亩产350公斤,比1978年增长120公斤。2002年
,粮食亩产466公斤,总产12万公斤。
1985年以来,中麻姑岛村针对人多地少的现实,大做海上捕捞、海水养殖文
章,大力发展渔业生产。2000年,渔业捕捞收入3000万元,养殖收入500万元。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2983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7万元,畜牧业收入
10万元,渔业收入2946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本村没有工业。1993-1999年,先后建修船厂2处,年均产值1
2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利税8万元。2002年,第二产业有从业人员30人,收
入30万元。
第三产业1981年办起供销合作社代销店。后相继发展商店3处、饭店3处、修理部
3处、水产品加工店2处。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0人,收入240万元。其中商业
收入220万元,运输及服务业收入2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5年,本村成立小学,学生70人。1956年,成立中岛完小,学生200
人。1976年,建成联办中学,有教职员工15人,学生300余人。1978年,联中改为三
年制后,本村投资20万元,建新校舍30间,有教职工20人,学生400余人。随着集体
经济壮大,教学设施逐步配套,提高了教育质量。自建国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
专院校者30人。
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村民越来越重视科技,经常聘请专家讲课,或外出参
观学习。到2002年,村民获得农技师职称者2人,会计师职称者5人,30人获得技术员
职称。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7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是3个月粮,9个月的
糠菜。建国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粮食180公斤。1975年,
人均粮食240公斤,全村总收入28万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200元,有各种运输
车辆40辆,摩托车有300辆,电话300部,彩电360台,电冰箱400台,洗衣机30台。
村庄建设解放前,村内街道凸凹不平,破烂不堪,家家户户住的是小草房,人均
居住不足5平方米。1984年,村统一规划了街道,硬化房区街道500平方米。2000年,
村内又整修南北街道3条,东西街道2条,硬化房区街道2000平方米。2002年,全村人
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
集体福利1970年,成立了村合作医疗站,村民用药报销50%,对本村的老人、重
病人上门送药。1976年以来,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的福利也逐步提高。1
980年,购买电影放映机1台,自放电影。1982年,投资10万元,全村用上了电网供电
。同年,修建扬水站及自来水塔,村民吃上自来水。1986年,对全村的困难户进行生
活补助。1990年,办起了幼儿园,儿童免费入园,小学生免交学费。从1988年开始,
对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每人奖励200-300元。1990年以来,村民参加养老保
险,入保人数达60%以上。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4年4月,本村成立第一个党小组,由李振升、李振彬、李
德云3人组成。同年成立了党支部,李振升任党支部书记,李振彬、李德云任委员。
在党支部领导下,村里成立5个渔业互助组,并先后开展了抗日、反奸、反特斗争。
1944年秋天,党支部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两次截获日军由金口运往青岛的粮食
15万公斤。1948年,组织了南下支前队,李京才任队长,李德金、李宗顺、李振志、
李云福、李振才、李云龙、李振吉为成员,参加了解放上海、温州等战役。
1949年,全村有8名党员。2002年,全村有党员43名。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的有李振升、李振功、李云香、李宗洲、李振波、李云考、李宗德、李云泽、李宗治
、李宗波。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为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大队
管理委员会。1968年,大队管理委员会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
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青年、治安、妇女
等组织。曾担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李京才、李京宏、李京臣、李云秀、李振功、
李宗德、李宗祥、李长安。1999年5月,李宗祥当选为首届直选村委主任。2002年8月
,李长安当选为村委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李云京1929年生,曾任南京炮校校长。
李翠珍女,1954年6月生,中共党员。1981年在大辛家镇党委工作时,被评为山
东省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
李云邦1955年生,中共党员。曾任海阳殡仪馆主任。先后被中共烟台市委、市政
府,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起,海阳殡仪馆先后被省民政
厅和国家民政部评为山东省、全国殡葬先进集体,1998年被选为省级文明单位,被国
家民政部和山东省民政厅列入国家一级殡仪馆创建单位,连续10年被评为全省“五好
”殡仪馆。

撰稿:李常顺审稿:李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