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格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400&run=13

概况

据传村原为朱姓所建,命名为朱家夼村,后朱姓人绝后。明永乐年间(1403-142
4年),另一说为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李、陈两姓先后由山西省迁此落户。因
村北有座山,名曰狼虎山。古人迷信,就取有牛之力、尖刀之利的“牟”字,以抵狼
虎之威,故改村名为牟格庄。
牟格庄位于海阳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0°53′,北纬36°43′。东与庙河
前村接壤,南邻庶村、李家庄,西与莱阳市黄家村隔山相望,北距石人夼村4公里,
隶属行村镇。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
地瓜、花生、芋头、蔬菜等。
2002年,全村420户,1154人,有陈、李、邢、赵、江、孙、于、辛、程等
9姓,均为汉族,其中陈姓人口较多,占总人口的90%以上。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万元。2002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2791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为74.9%、
7.1%、18%。人均纯收入3196元。

大事记

1945年8月本村解放。
1948年为反蒋保田,全村一次参加人民解放军36人,后牺牲7人。
1954年本村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
1970年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肩挑人抬,开山填河,造出了旱涝保丰收的粮田3.7公
顷。
1971年3月行村革委带领全社人民,于村北两山之间修起长500米、宽50米、高3
5米的大坝,建成牟格庄水库。水库占地53.3公顷,总库容685万立方米。
1975年本村办起了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学生入学率100%,曾被地、县二级评为教
书育人典型学校。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7年全村用上自来水。
1999年全村安装了有线电视。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亩产仅60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增到330公斤。1983年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比1978年增长了150公斤。2002年,粮食亩
产474公斤,总产43万公斤。
1987年始,党支部带领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同时开
始建蔬菜大棚及库塘养鱼池,发动村民利用山区优势养牛、养羊等。2002年,全村第
一产业总收入2091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838万元,林业收入102万元,牧渔业收入15
1万元。
第二、三产业建国初期,全村小手工业从业人员不足10人,收入仅够自给。198
5年以来,建起磨坊2个,红炉2个,电焊加工户2家。2000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
70余人。2002年,全村有4家商店,3家豆腐坊,1家油坊,进城经商6家;全村第二、
三产业从业人员240人,收入700万元。其中工业、建筑业收入198万元,运输业收入
105万元,商饮业收入145万元,服务业收入252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解放初期,本村只有1个班的复式小学,教师1名。建国后,扩展到4个
班,教师5名。1975年增到11个班,公、民办教师17名,学生入学率达到了100%,并
多次被评为地、县“教书育人”先进学校。上级领导曾多次进校视察指导工作。199
7年,村小学并入庶村学区小学,初中并入行村中心初中。到2002年,全村有100名学
生考入大中专院校。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粮食仅60公斤左右,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粮度日。有5
户人家,携儿带女去东北谋生。建国后,特别是1957年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常年人均粮食达到20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增到了400公斤,粮食吃不了,余粮
外售,增加了收入。2002年,全村有各种运输车100多辆,摩托车84辆,电话120部,
电冰箱60多台,洗衣机7台,彩电、黑白电视已普及全村,人均住房面积22平方米。
村庄建设本村有条穿街河,解放前没有桥。解放初期,修了两座仅能单人通行的
小石桥。1975年,党支部带领群众建起两座能通行各种车辆的大石桥。1980年,修山
路25公里,通行各种农用车辆。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1年,中共地下党员李作会秘密创建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
书记,时有党员4名。在党支部领导下,带领群众进行除奸、反霸、减租、减息等政
治斗争。1943年始,先后有李作会、陈德奎、陈德章、陈德金、陈经理、陈希善、陈
树柏、陈春明、陈树海、陈香村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993年起,陈树柏担任党支部
书记。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8个,党员54名。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2年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陈德章担任村长。1
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改称革命委员会。1984年,称村民委员会。
曾任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陈绅铭、陈德章、陈树梗、陈树林、陈德金、陈占清、陈乐
增、陈希忠、陈乐金、陈树国、陈树胜、邢正平、陈希南、陈树柏。1999年,陈树柏
当选为首届直选村民委员会主任。

人物

人物简介李作会1925年生,早年在香山小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以货郎身份作掩护
,从事党的地下秘密工作,活动在海阳、栖霞之间。后接头人被害,与组织失去联系
。1944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回村创建了党组织。1949年在金口盐务处任处长
。建国后,先后任青岛石油公司经理、国棉四厂党委书记、青岛自行车厂党委书记等
职。
陈金昌1925年生,15岁参加八路军。大渡河战役中立功提干,转战四川。后调北
京西郊机场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领队大队长(正师级)。在中印反击战中,中敌人毒
气,双目失明,调回单位离休。
陈树芬1925年生,1946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曾任中央民警干校校长、中国武警学
院院长。
陈香亭1925年生,16岁参加八路军。转到地方后,曾任五龙县武装部长、中共胶
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山东师范学院人事处长、山东省文化厅厅长。
姜孟义原名陈树盛。1927年2月生,1945年10月参加人民解放军,1946年4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曾任排长,学员队长、教员、主任教员、教研室主任、副参谋长、后勤
分部参谋长等职。曾参加辽阳、鞍山等战斗,先后荣立大功1次、三等功2次。1982年
参加“华北大演习”,并荣立二等功1次。
烈士名录陈树京陈树荣陈树芳
陈现铭陈熙魁陈熙信陈熙斌陈凤花
陈熙云陈熙青

撰稿:陈希国李作文

审稿:陈树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