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头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40&run=13

概况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孙姓先人自门楼村(现属福山区)迁来建村。因村处
一片楸树林的东头,故命村名楸林头。后来易“楸”为“秋”,成为秋林头。飞地湾
沟底东坡的新自然村(在道南东南方0.2公里处),是秋林头村的组成部分。
秋林头村位于海阳市政府驻地东北约4公里、垛山(旧称垛崮山)前约3公里处
,地处东经121°11′,北纬36°48′。隶属方圆街道办事处。本村东、东南隔东村
-盘石公路分别与北石河、它山泊二村毗邻,西与地北头、羊角沟、北八里庄三个村
相连,南与道南村相望,北与牟家村接壤。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其中村庄占地约0.3平方公里,耕地约180公
顷,余者为山峦、河谷等。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地瓜、苹果、栗
子等。
2002年,全村498户,1406人,有刘、李、宋、杨、谭、姜、孙、程、高、
王、马、鞠、朱、周、郑、牛、骆、张、邵、修等姓。其中刘姓最多,李姓次之。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5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5万元。2
00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05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
为50%、10%、40%,人均纯收入2500元。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24万元,第一、
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为28%、55%、17%,人均纯收入3100元。

大事记

1942年9月16日盘踞城里和东村的国民党顽固派秦毓堂残部西窜投靠日军,本村
解放。
同年11月22日日军胶东大扫荡至本村,杀猪宰鸡,大肆抢掠,并掳去一人。
1958年9月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秋林头生产大队成立,下设8个生产小队。
1983年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6年太平洋保险公司烟台分公司资助20万元,将秋林头小学改建为太平洋希望
小学。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1955年,粮食产量很低,总产仅有18万公斤。1978年提高到42万公斤。
1983年虽遇干旱,产量仍然剧增,总产达78万公斤。2000年,又增加到93万公斤。2
002年,粮食亩产391公斤,总产44万公斤。
1982年冬,在原有果园的基础上,又在帐山前规划果园26.7公顷,共挖树穴
1.6万个。1983年春,栽植矮化小国光苹果。之后,部分嫁接了红富士新品种。2000
年,苹果总产30万公斤。
2000年,育成肉食鸡10万只,出栏生猪500多头,养牛30多头。
2002年,第一产业收入511.4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00万元,林业收入5万元
,畜牧业收入147.5万元,渔业收入1万元,其它收入157.9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初,村中仅有红炉、榨油等传统小手工业。20世纪50-60年代,陆
续建起磨面粉、弹棉花和编草制品等项目。1985年,将旧窑场改建,开始大量烧制粘
土砖。2000年,全村有窑场、织衣厂、皮鞋厂、石子厂、油坊和磨坊等个体企业10多
个。
改革开放前,村中仅有少数木瓦工,只能盖普通民房。改革开放后,剩余劳
动力多投身建筑业,并能进行楼房建设。
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20人,收入1002.6万元,其中工业收入778.6万
元,建筑业收入224万元。
第三产业建国初,运输仅有木轮小推车。20世纪60年代,始用马车运输。70年代
中期,物资运输开始由拖拉机兼营。2000年,除拖拉机外,全村有汽车、三轮车等专
用运输车辆20余台。
建国后,村办起了供销合作社代销店。1973年,建设了代销店大院。2000年
,有个体商店5家,有代办储蓄、理发等其它行业近20家。
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9人,收入310万元,其中运输业收入115万元,
服务业收入110万元,商饮业收入85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33年,废除私塾教育,成立秋林头小学。1968年,成立秋林头联办中
学,学制二年。1973-1977年,又在村东北角建起新校舍,1978年学制改为三年,19
88年停办,师生并入南城阳乡中学。1996年,太平洋保险公司烟台分公司资助20万元
,改建为太平洋希望小学。自建国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专院校者39人。村民中有
助理农艺师2人,农业技术员6人。每年春节,文艺爱好者争相演出海阳大秧歌。“文
革”以前,村民尚有演京剧的传统。
人民生活建国前,村民穿戴衣料多为自制的“小机布”。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
放以来,人们的衣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0年,村民银行存款总计320万元,人均
2200多元。青年人已经穿上了毛料衣服及皮衣等名牌服装。建国前,常年人均粮食仅
100多公斤,多数人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贫困生活。建国后,人均粮食由1954年的
220公斤,提高到2002年的630公斤。1983年后,白面成为人们的主食。2002年,全村
有自行车1000多辆,摩托车近300辆,12马力拖拉机40多台,手扶拖拉机200多台;彩
电300多台、冰箱100多台、洗衣机100多台、电脑12台、电话334部、太阳能400多个
;人均存款3000元。
村庄建设建国前,街道狭窄,房屋参差不齐,人均住房面积仅6.2平方米,且多
为低矮草房。1957年,建村大院北正房。建国后,村庄主要向东发展,规划了较为宽
畅整齐的街道。1993年冬,宅基地统一规划在飞地湾沟底东坡。2002年,人均住房面
积18.2平方米,多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集体福利20世纪50年代中期,成立保健站。1970年初,改为合作医疗站。1976年
,安装40千瓦发电机1台,自行发电照明。1979年,用上电网供电。1980年,成立幼
儿园。1982年,集体购进口24英寸彩电1台。1994年,吃上自来水。1995年,安装闭
路电视。1995年,幼儿园迁入原联中校舍。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11月,刘元田经其姐夫高殿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村中第一名党员。1943年6月,刘元田介绍刘元新、刘恒敬、刘恒泰等3人入党,
同时成立党支部,刘元田任党支部书记。之后,刘恒太、刘恒敬、刘太润、刘元新、
刘信云、刘恒朴、刘恒聚、刘恒竹、刘国云、刘述清、刘炳山等人相继担任党支部书
记。建国前,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减租减息,土改复查等一系列斗争,组织群众参加了
万第战斗及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支前工作,并向人民军队输送子弟兵30多人。194
9年10月,本村党组织公开。2002年,全村有党小组8个,党员64人。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1年4月,设村公所。1943年改称村政府。1958年9月,改称
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
员会。1984年初,始称村民委员会。曾任村主要行政负责人的有刘元迪、刘奎云、刘
恒学、刘信云、刘炳信、刘恒聚、刘本成、刘国云、刘恒朴、刘恒芹、刘正汉、刘述
清。
人物
人物简介刘太兴(1930-1993)中共党员。1947年参加人民解放军,从通讯员逐步
成为独立高炮师副师长。先后参加过凤城战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支
援印度支那三国反美战斗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多次立功受奖。
刘恒荣1923年生,中共党员。20世纪40年代参加工作,曾任国营煤矿党委书记、
宁夏自治区石嘴山市副市长等职。
刘素贞女,1926年生,中共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曾任辽宁省教育厅研究室主
任、书记等职。
刘作通1927年生,中共党员。20世纪40年代参加革命,1949年随军南下,1953年
转业南京。曾任中共海阳县十一区区委书记,解放军指导员、连长、参谋长,华东军
区印刷厂党委书记,江苏省轻工业厅副厅长等职。
刘秉金1943年12月生,中共党员。在担任海阳市统计局副局长时,被国务院工业
普查办公室评为先进个人。
烈士名录刘作民刘恒峰刘作历
李凤彬刘洪云刘江云刘恒太刘恒斋
刘元乐刘恒福李瑞喜刘奎振李树林
刘翠芳(女)杨同仕

撰稿:孙同杰审稿:刘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