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379&run=13

概况

清初,纪姓由庶村来此建村定居。因村东南有一寺院--洪海院,故命村名洪海庄
。后有迟姓由卓格庄、隋姓由南赵家庄、戴姓由平度县古现镇南朱毛村迁来定居。因
村人认为原村名不吉,各姓协商更村名为辛庄。一说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
辛姓在洪海院之北建村,命名洪海庄,后成为辛姓地主佃户庄,故改名辛庄。
辛庄位于海阳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0°57′,北纬36°38′。东与辛安村
为邻,西同鲁岛村隔海相望,南与埠后村以小溪为界,北与前黄塘村以山为屏。隶属
辛安镇。东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距市政府驻地28公里。全村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60公顷,滩涂73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花
生、苹果、桑等。滩涂主要养殖对虾,种植芦苇。
2002年,全村126户,430人,有戴、迟、隋、赵、高、纪、叶等姓,均为汉
族,其中戴姓人口较多。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2万元。20
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09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95%、1%、4%,人均纯收入3315元。
大事记

1944年3月本村民兵隋克宪、隋连、戴杰等在桃林村西埋设地雷,炸死日军2人。
同年4月23日八路军十六团攻克日伪大山所据点,全歼日伪军,辛庄解放。
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9年同辛安村合并为一个大队,1961年分开。
1978年在省供销合作社、烟台供销合作社指导下,高桂新研制成功编苇席的破苇
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山东省和烟台地区科技发明奖。
1980年村集体投资20万元,建对虾养殖池67公顷。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新中国成立初期,常年粮食亩产100公斤左右。1978年,粮食亩产349公
斤,总产20.8万公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507公斤,总产30
万公斤。2002年,亩产536公斤,总产22万公斤。
1980年,村建对虾养殖池67公顷。1990年以来,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栽红富士
苹果6.7公顷。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577万元,其中农业收入470万元,畜牧业收入
5万元,渔业收入102万元。
第二产业建国前,村中无工业项目。农业合作化后,建起盐场33公顷,盐农13人
,常年收入10多万元。1978年,发展起芦苇生产,常年加工苇席3000余张。2000年以
来,村发展羊毛衫加工厂3户,从业职工30余人;另建洗衣膏厂1处。
2002年,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0余人,收入17万元。其中工业收入6万元
,建筑业收入11万元。
第三产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后,村办起了代销店。1978年后,建起了农机修配组,
办起零售商店2处。200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余人,收入15万元。其中运输业收
入6万元,商饮、服务业收入9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51年,村成立了小学,有学生20余人。1965年后,曾三次改建学校。
1989年,建新校舍8间,被评为烟台市花园式学校。1974年、l985年、1995年,三次
投资5万余元,与辛安村、大山所村建联中、小学。至2002年,全村考入大中专院校
者16人,村民获中级职称1人,1人获省科技发明奖。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100公斤左右,要饭者10多户。建国后,人
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61年,人均粮食175公斤,人均收入53元。1978年,人均粮
食250公斤,人均收入13l元。2002年,人均存款3800元,全村有摩托车40辆,各种运
输车55辆,电话73部,电视机150台,洗衣机l5台,电冰箱20台。
村庄建设解放前街道破烂不堪,居住以草泥房为主,人均不足6平方米。1988年
,村进行规划,旧房拆迁,建起新房74栋。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24平方米。县乡公
路直通到村。
集体福利1965年,成立了卫生室。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合作医疗站,社员药费
享受半价。1974年,自发电用上了电灯。1980年,用上电网供电。1982年,投资1.8
万元,建起自来水。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2年,本村中共党员张志鹏以道士身份,组织青壮年练习武
术,开展革命活动。后被国民党秦毓堂部抓到海阳城,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从容就
义。1944年,戴柱被上级党组织发展入党,后又发展迟敬善、隋连等11名党员。194
6年成立辛庄党支部,迟敬善任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领导下,组织了互助组,并先
后开展反奸、反特、土改复查运动。组织民兵参加子弟兵团3人,担架队6人,支援淮
海战役。先后动员23人参加人民解放军。
1949年党员身份公开。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有迟敬善、戴柱、纪殿国、迟
绪传、戴金敏、戴金智、戴金福、戴金珠、戴金华。2002年,全村有党员25人。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4年设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改
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称村民委员会,
下设青年、民兵、治安、妇女、调解等群众组织。先后担任村行政主要负责人的有戴
玉琛、隋连、迟敬顺、戴金敏、戴玉聪、迟振福、隋镇。1999年,隋镇当选为首任村
民直选村委会主任。1993年,本村被评为海阳县文明村。

人物

人物简介迟继传(?-1945)1943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牺牲于即墨,时任连指导
员。
戴玉风1920年生,1943年参加八路军。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全国解放后在广
州部队、昆明部队工作,享受副军级待遇。
戴永卿女,1957年生,中共党员。1993年10月在辛安乡计生办工作时,被评为山
东省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
烈士名录迟继传戴玉洪

撰稿:戴金华审稿:戴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