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马家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64&A=2&rec=376&run=13

概况

明泰昌元年(1620年),马姓在此建村,故命名马家村。后因村北建一村称北马家
,遂改称南马家村。后有孙、赵、于等姓自外地迁来定居。
南马家村位于海阳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20°56′,北纬36°36′。东与陈
家村(1944年与南马家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接壤,西临黄海丁字湾,南与西赵家庄为邻
,北与卓格庄相望。原属大山所乡,2000年底随大山所乡撤并,隶属辛安镇。东北距
镇政府驻地6公里,距市政府驻地35公里。
全村辖区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1公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主
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等。有虾池87公顷,以养殖中国虾、车虾、北美
虾为主;海滩52.7公顷,主要养殖虫益蛏、花蛤等;有渔船19只,捕捞海产品主要有
鲅鱼、鲇鱼、鱼同鱼、鱿鱼、对虾、红毛虾等。
2002年,全村360户,1043人。有孙、赵、于、陈、迟等5姓,均为汉族。其
中孙姓人口较多。
195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万元。197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万元。2002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3050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5%
、2%、3%,人均纯收入3324元。
大事记

1944年4月八路军消灭了驻大山所的日伪军,本村随之解放。
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村集体投入资金18万元,建起能同时维修7只渔船的船坞;投资5万余元,
将荒滩改建成60公顷虾池。
1993年投资45万元,建日产10吨冰的制冰库。
1997年投资86万元,建起长150米、宽19米、高4米的渔业码头。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新中国建立初,常年粮食亩产140公斤左右。1978年,粮食亩产258公斤
,总产36万公斤。1983年全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亩产306公斤,比1978
年增长48公斤。2002年,粮食亩产424公斤,总产33万公斤。
1949年,全村有小型单桅木帆船30余只,以捕鱼、运盐为主,收入微薄。1
978年,村集体拥有12马力渔船8只,20马力渔船2只,60马力渔船2只,135马力渔船
2只,载重40吨的三桅木帆船2只,载重30吨的双桅木帆船2只,主要用于海上运输或
捕鱼。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集体和个人有12马力渔船12只,20马
力渔船4只,40马力渔船3只,60马力渔船8只,135马力渔船2只,185马力渔船2只。
2000年,全村有各类养殖小船30余只,40马力以上渔船19只,渔业总产值380万元,
上缴渔业特产税13.5万元。
1983年开发虾池以来,对虾养殖一直呈上升趋势,最高年份每亩产量达到1
20公斤。1993年后,由于受海水污染和病菌的影响,对虾养殖出现大面积死亡。200
0年,亩产仅有20公斤左右。全村87公顷虾池中,大多数虾池不盈利。村集体上缴虾
池特产税7.8万元。
解放后,贝类泥蚶、海蛎、海螺、虫益蛏等均为自然生长,泥蚶是集体经济
的主要来源。1983年后,海滩改建成养虾池,泥蚶基本绝迹。1992年,村委开发海滩
53公顷,承包到户,养殖虫益蛏。1996年前,虫益蛏养殖一直很好,曾经达到投一报
十的经济效益。20世纪末以来,由于赤潮和海水污染,贝类养殖时好时坏,经济效益
持续低迷。
2002年,全村第一产业总收入290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50万元,畜牧业收入
50万元,渔业收入2800万元。
第二产业1935年,迟兆年设立迟记烧锅、酒馆,资本300元,从业人员3人。另有
结渔网及晒盐等手工业。建国后,村集体拥有西大滩、柳树底、大庆家三个盐场,总
面积32公顷,盐民20人,常年产盐2300吨。盐业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197
4年,村集体将风车拉水改为机器抽水,小车运盐改为拖拉机运盐,经济效益迅速提
高。20世纪80年代,由于土法晒盐质量不合格,被依法停止生产。1984年,村集体将
盐滩改成虾池,结束了晒盐历史。
1984年,村集体投入资金18万元,建起一座能同时维修7条40马力以上渔船
的船坞。1993年,村集体投入资金45万元,建起一座日产10吨冰的制冰库。同年,投
入资金15万元,扩建船坞坞道,使之能同时维修14条40马力以上渔船。船厂固定资产
180万元,从业人员42人。
2002年,全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00人,收入70万元。其中工业收入50万元
,建筑业收入20万元。
第三产业1952年,本村办起了供销合作社代销店。1983年,先后发展起商饮、机
械维修等。1997年,村委投资86万元,新建长150米、宽19米、高4米的渔业码头后,
在码头以东先后建起了加油站、商店、制冰库、饭店等一条龙服务产业。从业人员2
1人。
2002年,全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0人,收入80万元。其中运输、商饮、服务
业收入30万元,其它收入50万元。

社会进步

文教科技1945年,成立南马家小学。1990年,成立南马家学区小学,教师14人,
学生290余人。当年,学区小学被烟台市政府评为花园式学校。到2002年,由原籍考
入大中专院校者3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粮食120公斤左右,靠添补糠、菜、海菜维持生
活。1957年,人均粮食160公斤。1975年,人均粮食220公斤,全村收入6.8万元。20
02年,全村人均存款4000元,有各种运输车15辆,摩托车80辆,彩电300台,电冰箱
60台,洗衣机50台。电话260部,手机50部。
村庄建设解放前,村内街道不整,村民住房拥挤,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
且全是草房。1990年,建起了两栋二层小楼,95%以上的人家住上了瓦房。1992年,
村委投入资金9万元,整修村内主街道,总长820米,安装路灯20盏。1998年,本村被
山东省建设委员会、山东省人事厅评为村镇建设明星村。2002年,人均住房面积26平
方米。
集体福利1978年以来,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1年,购买电影放映机1台;投
资1.2万元,购进1台柴油发电机,晚上供村民照明。1982年投资4万元,全村用上电
网供电。1986年投资7.8万元,安装了自来水。1990年投资6.3万元,安装了闭路电视

组织建设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1944年11月28日,孙吉坤、孙吉芳经王寿礼、徐希明介绍,加
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本村最早的党员。1945年1月5日成立党支部,孙兆樟任第一任党
支部书记。在党支部领导下,成立了互助组6个,先后开展了反奸、反特、反霸斗争
,组织民兵参军参战。1949年12月,村党员身份公开,全村有党员25名。2002年,全
村有党小组5个,党员55名。自成立党支部以来,曾有孙兆樟、孙吉坤、孙吉芳、于
云龙、孙吉昌、于云龙、孙兆玖、孙吉贵、孙世义、孙世荣任党支部书记。1991年1
2月起,孙吉贵任党支部书记。自孙吉贵任职以来,村党支部多次被中共烟台市委、
海阳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村党支部。
基层行政组织建设1944年设村政府。1958年,改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68年6月
,大队管委会改称大队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复称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始
称村民委员会,下设民政、调解、民兵、治安、妇女等组织。曾担任村行政主要负责
人的有孙兆义、于云风、孙兆胜、孙吉芬、于云龙、孙吉坤、于振家、赵玉炎、孙吉
彦、孙吉洪、赵学玉、孙吉贵。1999年4月,党支部书记孙吉贵当选为首任直选村委
会主任。1996年,村委被中共海阳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和模范村民委员会。

人物

烈士名录陈德忠孙世高孙吉高
孙兆绪孙兆书孙吉淑赵玉璞

撰稿:于振北审稿:孙吉贵